盛世兴收藏。随着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收藏业渐渐红火起来,有收藏书画邮票的,有收藏古钱铜镜的,有收藏陶器瓷器的,有收藏旧书报纸的,种类之多让人眼花缭乱。临沭县郑山街道沙店村的杜树茂携带旧书旧物赶四集,摊位上总会引来一些淘宝者,让他每月有千把元的赚头。
据了解,杜树茂临沂技校毕业后分配到临沂运输公司工作,1962年应征入伍,在徐州68军军部当通信员,1968年转业又回到临沂运输公司,退休后叶落归根回到老家沙店村,和一直在家务农的老伴团圆了。他年轻时就爱收集报纸、图书、连环画和各种材料,经过日积月累,家里的藏品相当可观。他那地摊上镶嵌在相框里的《红色火车头报》(1967年12月1日出版)和《大众日报》(1968年9月9日出版),每份价值100多元,就是他在部队时收集到的。
退休后每月1600元的养老金让他和老伴衣食无忧。为让晚年生活充实一些,他便拿出早年的藏品赶集摆摊卖,招徕好古者说说拉拉,既挣了钱还看了景。随着他名气的增长,家里有旧书、旧画册和古物的就联系他处理或代卖,他摊铺上的物品渐渐丰富起来。上个世纪80年代出版的文学名著《封神演义》、《聊斋志异选》、《镜花缘》及《西游记》等四大名著,老画册《爱情啊,你姓什么》、《还珠洞》、《火红的战旗》、《灯伢儿》,伟人著作《马克思。恩格斯选集》、《毛泽东选集》都能在他的地摊上找到。遥想当年,备受艰难困苦的伟丈夫马克思,处在西方欧洲式资本主义的社会,感受贫富悬殊的痛苦,为写《资本论》读了1500多本书,呕心沥血40年,为共产主义运动和人类的解放点亮了一盏明灯。恩格斯在弥留人世的最后几天,还常常忆起友人马克思的那句话:“我们的事业并不是显赫一时,但将永远存在;而面对我们的骨灰,高尚的人们将洒下热泪。”受时代的局限,他没有看到今天的合作制度与社会福利思想的发展,如果他老人家还健在,也许“当惊世界殊”了。
“这是50年代的花生油灯和民国时期的泥壶,那是练武术用的铁鞭,还有装粮食的老式口袋。”杜树茂如数家珍地向笔者介绍。看上去锈迹斑斑的花生油灯可不一般,它和铁盆在过去是闺女出嫁必须陪送的物品,有钱的人家则把铁盆换成铜盆。那老式口袋在清朝末期、民国初期出现,一直使用到解放前后,曾为革命立下了功勋。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期间,我沂蒙人民踊跃支前,参加支前的队伍有上百万人,装满粮食和衣物的老式口袋被放在成千上万的毛驴背上和独轮车上,在枪林弹雨中穿行,为革命胜利立下了不可磨灭的功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