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日,苏富比2017秋季拍卖会中,传世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以2.94亿港元成交。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10月3日,苏富比2017秋季拍卖会中,传世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以2.94亿港元成交。中新社记者 杨可佳 摄
上海匡时拍卖有限公司董事、总经理陶珂6日在“匡时秋拍全国巡展”南京站活动中表示,中国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呈现两级分化态势。
在今年10月3日的香港苏富比(微博)拍卖会上,一件焦点拍品“北宋汝窑天青釉洗”以超过2.94亿港元的价格拍出。该价大幅超越此前逾1亿港元的估值,刷新了中国瓷器的世界拍卖纪录。
“这很正常”,在陶珂看来,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分化,恰恰体现了“理性之光”而非“疯狂再现”:独一无二的孤品会愈发精贵;而一般艺术品、哪怕是名家的普通作品,再“上演”被盲目追捧、价格高到离谱的状况的可能性小,市场日趋发展成熟。
在中国拍卖市场火爆的2010年,“没有最贵,只有更贵”是不少人对拍品的印象,然而近几年拍卖市场跌宕起伏。陶珂的体会是,自2011年市场回调6年来,文物艺术品拍卖市场基本完成了一轮淘汰,各方参与者更加务实理性。“挤泡沫”“祛虚火”“提质量”“走国际”成为市场变化的关键词。
据中国拍卖行业协会、商务部流通业发展司发布的《2016年中国拍卖行业经营状况分析及2017年展望》,2016年,在中国宏观经济的稳健背景下,全国文物艺术品拍卖稳步发展,全国共举行文物艺术品拍卖1857场,成交额317.33亿元,较2015年增长13.33%。“稳中提质”是文物艺术品拍卖领域的主旋律。
从业多年的陶珂感觉到,伴随市场分化,行业整合步伐也在加快,集中度越来越高。“中国拍卖公司太多了,光北京市大小拍卖行就有几百家,全国每年拍卖会不胜枚举;而国内标杆看嘉德、保利,国际标杆看苏富比、佳士得等行业惯例,也就是这十年才形成的。”
陶珂认为,未来行业格局将出现“两端”分化。高端文物艺术精品仍将牢牢“攒”在龙头拍卖公司“手中”,大量中低端艺术品、美术品的拍卖交易,将以“网拍”面貌出现在大众面前。艺术品交易网络化尚处于初期阶段,但为大势所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