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9日的香港遭遇了8级警报的台风“纳沙”。听说一飞机从上海飞香港的旅客,从早上6点出发往机场,折腾到晚上6点才抵达香港酒店,其中不少都是上海知名的拍卖公司老总和业务骨干,数得出来的就不下4家公司,可见业内竞争的激烈。
10月2日晚上7点,“尤伦斯重要当代中国艺术收藏”如约而至。我一如既往地提前半小时进场,以便替熟识的客户或朋友占几个参加拍卖的好位置。拍品比起春拍当然落差还是相当大的。我看了看现场的客人,台湾和大陆落座的人员明显减少了一半。电话委托的数量和频次也比春拍差了不少。拍后大家交流,主要还是作品的精彩度远不如上期。但是这也是尤伦斯夫妇最后一次整体处理他们的藏品了。所以机会还是难得,最后91件拍品,除1件撤拍外,仅6件流标,其他悉数成交。有近半数的作品的落锤价超过了高估价。我想尤伦斯夫妇应该也算欣慰的,比较收官之拍还能打80分吧。但是没有春拍时那么多的疯狂的,如果春拍那场称得上“炫耀”的话,秋拍这场就只能算“平实”。没有过多炫目的成交价。好的超过低估价3倍就能竞标到了,很多也只要到了低估价也就能成交了。我委托的客户也是极为谨慎,超过他预期1-2口价格,就不标了。他告诉我,钱留着没有坏处,好东西还是有机会的,不要只盯着尤伦斯这一个招牌。我想他是对的,在大陆真的有比这更好的作品可能在秋拍还等着他去挑呢。但是历经几十年的收藏,如此整体地呈现,恐怕下次这样的拍卖还得等一段时间吧。我感到了一丝寒意。但对比开始的预期,已经算是很不错的收成了。
10月3日上午由于有重要客户的约见,我就放弃了观摩“现代及当代东南亚艺术”专场,直接看了下午2点半开拍的“二十世纪中国艺术”。这是我个人比较偏好的专场,也是目前中国和亚洲人比较关注的专场。在国际经济趋于混战的时间点,传统与保守的势力又一次当道,成为西画专场的佼佼者。虽然77%的成交率没有预期的好,但是赵无极大获全胜,打破了目前其在国际市场上的成交纪录。无论大小,无论材质,赵无极一路绿灯地拍过去。
紧接着拍的“当代亚洲艺术”明显地感受到欧洲经济和美债危机的影响,海外的客户都捂紧了口袋。没有非常满意的作品,他们就不轻易出手了。亚洲的藏家也变得理性了,很多看看没什么人追,气氛不够热烈,就放弃了竞标。很多作品在低估价处就停了下来。除了刘野、刘炜、周春芽(微博)、曾梵志比较坚挺外,其他你能想到的大腕都不幸地在这个专场出现了流标纪录。我边上的印尼客户,发现有件流标的作品,他想重拍一下买下来。没想到因为没有第二个人竞标,该作品虽然重拍了,却还是惨遭流标。他不得不委托我跟林家如主管联系,希望能杀个价再买。林主管客气地回复说:需要跟委托方沟通后再说。但到我发稿,仍未有任何回复。我想中国当代的作品这次是真的到了个转折的时候了。艺术家需要重新思考自己的方向,新人和新作也需要重新洗牌,建立一个新的版图了。我们需要创新的东西,需要东方人或者说目前能买单的人认可的作品了。由国外资本控制的所谓的话语权有了本质的变化。如果买单的人能决定这个市场的走向的话,现在也许到了中国人来拯救自己的当代艺术的时候了。我们比任何时候都需要更真诚的作品。那种能震撼人心的力量。
由于客户有托付,虽然我不是很懂字画的鉴定和行情,但我依旧看完了10月4日所有书画部分的拍卖。字画行情的兴旺在预展和入场时就有所感受。预展时,你几乎能听到所有区块的大陆行家和藏家的交流。香港的重要的行家也陆续全部赶来,陪着一批又一批的客户挑选作品。而拍卖当天,所有的座位在快开拍前半小时已经被全部占满。最后95%的成交率和6亿的总成交额让人振奋。
虽然大陆的行家都一致认为,这次苏富比上拍的字画作品是历年中最弱的一次。可见在行情大好的情况下,大牌公司也有他们的困顿之处。听说以前香港苏富比对书画作品非常之挑剔,相当的客户就这样慢慢流失掉了。而大陆拍卖公司的崛起,大陆市场的兴旺,现在想要再上一层楼也不是件很轻松的事。在晚上10点多结束全部书画的拍卖后,大陆的藏家感到了无比的轻松。因为字画的行情依然看涨,说明中国的经济并没有受欧洲等国际经济形势的明显影响。更多新客户新机构的介入,让字画这把火还有得烧。我们将拭目以待苏富比带来的好的预期是否能给大陆的拍卖行一个更加火爆的年景。
由于日程的紧迫,我在10月5日开拍的“玫茵堂珍藏——重要中国御瓷选萃之二”的现场驻足观望了10分钟,就不得不去见我约好的客户了。但该专场场面的热烈仍让人难忘。座无虚席,后面更是站了里三层外三层无法入座的办过牌的客户。后来的结果是一件明代的永乐瓷瓶以1.68亿港元成交,就瓷器而言,总场78%的成交率和4.5亿港元的成交额无疑好过春拍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