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评网 > 个人文论

浅谈传统文化元素在当代中国平面设计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作者:许海

【提要】 在当代中国的平面设计中,传统文化元素被不恰当的应用,这种现象屡见不鲜,它不仅使传统文化元素形的设计形式与设计本质之间产生了矛盾,造成大量的视觉垃圾,误导了受众的审美观,更重要的是,错误的观念对在当代中国的平面艺术设计中宏扬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严重地阻碍作用。本文将从问题的表象至问题的核心进行逐层分析,揭示问题的根源,阐明国内设计工作者应当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遵循平面设计的法则和基本要求,认真研究传统文化元素的发展沿革和特性,合理的、科学的将这些元素应用到平面设计当中。

【关键词】传统文化元素 设计本质 科学态度

创造具有本民族文化特征的平面设计,一直以来都是国内平面设计界关注探讨的热门话题。现代平面艺术设计及其理论自上世纪八十年代进入中国大陆已近三十年,随着国力的不断增强,在物质生活得到相对满足的情况下,人们对社会文化生活的精神需求显得愈发的强烈,这一切都推动了社会文化不断向前发展,同时使得国内平面艺术设计与理论也在不断地革新。在这种大背景环境下,如何继承和发扬本民族传统文化,已经成为平面设计艺术界的重要课题。中华五千年的悠久历史为炎黄子孙留下了丰厚的文化遗产,能运用到平面设计中的传统文化元素可谓举不胜举,因此,如何在平面艺术设计中合理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是当代中国平面艺术设计工作者需要重点关注的内容。
在多元文化相互碰撞、交融和提倡个性化的今天,为了凸显作品的个性化与品味,民族传统文化元素在设计中的广泛应用,已成为当下平面设计界的一种重要表现形式。国内有许多设计工作者在设计实践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方面作了诸多尝试,创造出纷繁多样的形式与风格,众多的“新平面”设计一时间铺天盖地而来,大有类如春秋时代百家争鸣之势,然而,在这纷繁热闹的场景背后却存在着许多不足之处。本文将从问题的表象至问题的核心进行逐层分析。
首先,问题的表象体现在部分优秀的传统文化元素被不恰当地应用,如中国书画中的笔墨元素的滥用。毛笔是中华文明中最具特色的代表,通过其质地柔软、塑造能力强的特性,与墨色、宣纸相结合,创造出璀璨的东方文化,古人将其归为文房四宝之首。中国书画中笔墨运用的技巧繁多、考究,表现力极为丰富,从表现技艺看,国画中就有工笔、小写意、大写意和兼工带写之分;书法中则有篆、隶、楷、行、草多种字体书写方式,此外,笔墨除了善于塑造多种形式的作品之外,其真正的精髓在于透过形式,艺术性地表现出内在精神气质和传统哲学思想。中国古代的艺术家们特别强调艺术作品要“气韵生动”、强调“学画者先贵立品”。衡量中国书画艺术的优劣并不在于作品说了什么,而是欣赏者透过抽象的墨痕品味出创作者的内在涵养和超凡脱俗的气质。故此,抽象性有时便成为笔墨艺术的代名词。香港的平面设计大师靳埭强先生大胆地将笔墨元素运用到平面设计当中,通过笔墨独特气质与现代设计元素进行合理的构成,创造出一种兼具西方理性与东方感性于一体的新设计风格,由于风格新颖独特,一时间被众人竞相追捧和效仿,笔墨元素开始在平面设计中大行其道,很多作品看上去颇得大师之神韵,如出嫡系,仿佛设计中不加上点墨痕、不扫上两笔,就算不上民族化了。客观地说,对一个人作品最好的欣赏来自于他的模仿者,但是,真正的好作品是无法被模仿的,复制品除了对原作的赞美歌颂之外,要想模仿一种设计观念却是难上加难。书画中笔墨文化博大精深,要想掌握其脉络,非短时间之内所能及,靳先生曾从事过中国书画的创作工作,对于笔墨的研究有着相当的心得体会,但模仿者们大多缺乏对笔墨元素历史发展、自身特性以及运用法则的深入研究和了解,更不清楚靳先生运用笔墨元素在其不同作品中的不同处理手法与特定含义,仅仅只是一味的依葫芦画瓢,在表面形态上做文章,从而造成自身作品的形式与内容脱节。“内容决定形式,形式反作用于内容”,如果形式表现能够准确的传达主题信息,升华主题内涵,这样的设计,我们就必须充分肯定,相反,形式与内容的脱离必然使得设计作品看起来词不达意,就算有再多的传统文化元素罗列其中,其形式感依旧是苍白无力、空洞乏味的。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诸如灯笼、中国结、脸谱之类元素,都出现了滥用现象,在这里就不一一阐述了。
其次,上述问题使国内许多设计工作者在设计实践中过分追求传统文化元素的形式感,从而忽略了设计本质。近两年来平面设计界中使用率最高的词汇非“新平面”莫属,这个词汇颇有些耐人寻味,有“新”必有“旧”,相对于以往的“旧平面”,“新平面”的新具体体现在哪里呢?当下有许多专业性刊物常常刊登些“新平面”作品,这些作品的特点大多是以传统文化元素为表现主体,附以绚烂多彩的装饰性手法加以表现,或简约或繁复,形式感很强,乍一看作品极具视觉审美和视觉冲击力,但再望下看去则让人感到云里雾里,不知其所云为何物,让观者产生一种想立刻见到作者并请说其详的愿望。在这里我绝无讥讽挖苦之意,公正的讲,这些作品从纯艺术的角度来看,堪称上乘之作,作品本身的视觉语言表达,充分显示出创作者具有很高的审美品味与艺术造诣,其中有相当一部分作品具有强烈的“新文人画”风格,看起来很抽象且意境深远。不可否认,现在国内有许多从事传统绘画的工作人员最后选择了平面设计为职业,按理说其在平面设计中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方面具有很强的优势,然而,许多人却没有恰倒好处地发挥这种优势,往往是在设计中过份夸大了绘画装饰性,而忽略了设计的本质,让作品看上去更象是一件纯艺术作品。
纯粹的艺术与平面艺术设计虽有共性,但也有着很大的区别,因为两者承担的社会使命不同。相对艺术设计而言,纯艺术所面对的受众群体相对有限,就拿作品中的“新文人画”风格来说,新文人画源于上世纪八十年代,属中国画流派的一种,它是基于明代文人画基础上革新发展而来,明代的文人画具有以下特点:从严格意义上说,文人画的创作者与受众是一个相对统一的整体,即文人士大夫,在这个群体以外的群体不但不是文人艺术创作的实施者,同时也不被邀请为作品欣赏的实施者,因此文人与非文人相对而言是两个相互隔绝的群体,作为在此基础上演变而来的新文人画也具有这种曲高和寡的特性,它的创作者与欣赏者都是具有相当艺术修养的阶层,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受到传统精英文化的影响,从而形成受众面相对过窄的现象,大部分的中国传统绘画对于普通大众,可读性难度较大,故不能成为方便进入大众的视觉语言,所以,中国传统绘画艺术具有内向性;而平面艺术设计则具有面对的受众范围宽、层次多的特性,这就决定了它的信息内容必须被大部分群体所认同和接受。信息传达明确成为平面艺术设计的首要功能,平面设计作品所具有的可读性和可传达性是一件成功作品最起码的条件。因为这种衡量尺度在纯艺术实践当中并不一定成立,这点也许就是平面艺术设计与纯艺术之间最大的差别之一。由此可见,平面艺术设计具有着外向性特点。从设计的角度出发,如果一件设计作品不能够准确地将信息传达出去并被受众所接受,哪怕其形式感和视觉冲击力再强烈,也只是一件失败的作品,原因归咎于设计者一味追求形式感,以及过分沉溺于个人的审美取向,而使作品偏离了设计的根本目的。
再次,这些问题的核心归根结底是我们在研究平面设计中如何继承传统文化、宏扬民族优秀传统方面缺乏严谨的科学态度,没有真正作到去伪存真。国内设计界一直有学术与非学术之分,这种泾渭分明的划分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一大特色,中国古代艺术学习强调师从关系,在艺术领域中又有流派之分,师傅带徒弟是传统艺术教学的基本模式。这种形式依旧存在于当前的平面设计领域之中,特别是在艺术设计的高等教育中表现尤为明显;由于教育体制的问题,大部分艺术院校的教学依旧沿用建国初期的模式,专业分类过细,学习范围划分较为固定,再加上很多学院内部近亲繁殖现象严重,造成教师队伍专业水平有所下降,必然造成专业教学上思路不开阔,教学手法不灵活,存在很大的局限性、片面性,尤其在设计实践中研究传统文化元素方面,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这种现象造成抄袭模仿之风盛行。从教学规律上来看,模仿是艺术教学中的必经过程,但模仿的目的不在于复制某种风格,而是要利用被模仿的视角和观点来看待问题,从而让模仿者通过多方比较逐渐地形成自己的观点与表现风格。而现状是,由于我们没有科学辨证的对待“师承”这一传统问题,仅仅简单地套用了这种教学模式,导致许多作品无论是表现题材、风格形式还是媒介应用往往都带有很深的师承痕迹,使设计教学和设计实践产生了只谋其表、不求其里,泛于形式、脱离实际的不良后果,这也是造成前面所述问题的原因之一。
此外,学术与非学术之分还造成所谓的学术性设计往往与商业生产活动相脱节。当下平面设计比赛有很多,有国家级的、地区性的、省级的……项目繁多、蔚为壮观,而参赛和获奖的设计作品却以公益类题材居多,公益类设计只是平面设计题材当中的一种,这类题材功能需求约束小,发挥空间较广,善于形式表现和突出视觉冲击力,容易获得评委的青睐,所以有很多参赛者乐于从事这方面题材的创作。而当问及为何不多作些商业设计时,得到的回答却是“客户要求过多,限制发挥空间,无法表现创意思想”诸如此类的声音。难道商业设计真的那么难吗?或是传统文化元素在商业设计中,其表现力就一定不如公益类题材吗?非也,设计是一门目的性很强的学科,平面设计的根本目的在于协助产品销售和企业运作。在实践中,通过对消费群体的调研分类,针对受众、企业和产品的特点,以艺术性的手法将企业或产品的信息视觉化,并在设计中针对性地运用传统视觉元素,促进信息准确传达,与受众产生共鸣,提高企业、产品的知名度,达成消费者与企业或产品的交流沟通,从而引发消费受众的自觉购买欲望,帮助企业行为和商业产品销售的顺利进行,这样的平面设计才是真正具有价值的成功设计,这样将传统视觉元素结合到设计当中,才能避免设计形式走入闭门造车的迷途。在我看来,一个国产罐头的广告设计绝不比一张公益广告设计来得更简单。
2004年,何建平先生曾在南京艺术学院举办了名为“德国‘百分百设计展’”的讲座,期间展示了大量获奖的优秀作品,这些设计多为商业广告设计,风格简洁明了,信息传达准确,让在场的所有人员都惊讶不已。事实证明,在西方的平面设计领域中,学术与非学术的划分界限很模糊,设计就是服务于商业活动的,这已经成为西方平面设计界评判设计优劣的标准。而在国内,只有那些所谓抽象的、形式感强的“学术性”设计才能够进入神圣的艺术殿堂,供人顶礼膜拜,而那些具有实际价值的商业设计则被划为非主流设计,结果造成设计目的与商业行为相脱节,这样的平面设计已经失去了其原本价值,转而成为一个个高深莫测的艺术品。任教于英国伯明翰艺术设计学院的姜节泓博士,曾对平面设计目的性有过一段精彩的评论:“有学术价值的设计作品正应该是为受众创作的可传达的设计作品,正应该是时时出现在我们生活当中的,而不仅仅是得花了钱才能看的展览馆里的作品”。
生搬硬套、不加区分地继承传统,或在实践中脱离实际来研究传统文化元素与现代设计相结合,只会对在当代中国的平面艺术设计中宏扬民族传统文化产生严重地阻碍作用。
总而言之,在如何合理的将传统文化元素运用到设计当中的问题上,我们应当本着严谨的科学态度,遵循平面设计的法则和基本要求来进行研究;在应用传统文化元素之前,应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历程进行深入研究和了解,通过研究,掌握传统文化元素的特性,另外还要分析辨别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优劣因素,找到符合当前时代要求的传统文化元素;在研究和实践中要看清问题、理清思路、去伪存真、结合实际,进行有目的的设计。此外,所谈上述出现的问题都是众多设计工作者通过大量的实验与探索所得来的,这些探索为今后研究平面设计与传统文化相结合积累了宝贵的经验,也应当引起我们的关注。
中国当代的平面设计中如何合理地运用传统文化元素,是一个永恒的课题,我们还有很多工作要做,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个人简介
许海,男,1978年8月出生。2002年7月毕业于南京艺术学院艺术设计专业,毕业设计作品——书籍装帧设计《字体设计4人》于2002年获得南艺首届“学院杯”优秀毕业作品二等奖,并于同年底获得“华东大奖”的“优秀奖”。主要设计作品有东方红太阳能标志设计、九众科技电脑公司标志设计、高格米亚沙发保养手册设计、专业期刊《中国电厂设备》书籍设计、插页广告设计、专题专栏设计、专业期刊《中国电厂设备》期刊标志设计等。原书籍设计作品——《字体设计4人》于2004年度入选全国第十届美术作品展。2008年6月,考入南京艺术学院,攻读设计学院视觉传达专业的在职硕士。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7/2019-09-17/36648.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个人文论最新 艺评网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