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系先生在2007年第1期《宜兴紫砂》上发表了“紫砂陶早期发现之辨说”一文,对本人33年前执笔起草的《宜兴羊角山古窑址调查简报》一文提出了质疑。对此,我觉得有必要把该文的起草过程向读者如实汇报一下,或许对我们正确评价羊角山古窑址发掘工作,正确看待该文的历史意义,将有所裨益。
本人原是一名陶瓷科技工作者,1975年下半年至1978年间,经组织安排,抽调到宜兴陶瓷公司参加《宜兴陶瓷史》编写工作组工作。由原宜陶公司副经理蒋蕃分管,原生技科刘勉之科长任组长,南京大学历史系杨振亚副教授(现教授)和我任副组长。
记得宜兴羊角山古窑址刚发现时,正是建国二十七周年之际的1976年9月30日。我们接到宜兴红旗陶瓷厂来人反映:该厂在新建隧道窑基建工程挖土方时,挖到不少早期紫砂残器堆积。当即引起我们的高度重视,刘科长、我和吴永某等同志迅速赶到该厂,由政工组、生产科两同志陪同深入基建工地现场进行调研。10月4日~5日又去现场反复观察,收集了一些实物标本。并于6月带部分标本赶到南京,向南京博物院、南大历史系考古专家罗宗真、蒋赞初教授等请教。经初步鉴定,一致认为其年代可早到北宋,当即约请他们到现场考察。鉴于当时古窑址残存堆积已所剩无几,无法进行系统而科学的文物发掘,只能根据专家意见,建议现场暂停再挖,予以封存;另写一份详细的古窑址调查简报,以向文物部门汇报,供后人研究。编写组当即安排本人起草,到11月9日~12日完成初稿后又赶到南京,请我省文博考古专家审稿。因此,该简报是在我省文博专家的指导下共同写作而成的。尤其是关于年代的结论还是比较慎重的,是我们集体智慧的结晶。文中第一部分对古窑址的堆积断层的剖面作了详细描述,还在现场测量,绘制了古窑址断层剖面示意图及其分布示意图。可惜在文物出版社出版时删去了。现将重新整理附于文后,以供参考。
该窑址发现后,还立即通知紫砂界的老艺人顾景州辅导员(后为大师)及其高足高海庚、李昌鸿、徐秀棠等。他们也多次到现场考察。1979年10月底,本人奉命专门接待并全程陪同香港首次来宜访问的罗桂祥、叶荣枝先生,深入现场考察、摄影等。1989年8月,上海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的《中国陶瓷·宜兴紫砂》画册,在组织编撰该书时也派了摄影记者丁国兴同志到羊角山古窑址现场拍摄了彩色照片。
羊角山古紫砂窑址的发现,引起了国内陶瓷考古界的强烈反响。1977年3月17日在北京香山召开的《中国陶瓷史》编写工作会议上,刘勉之同志作了“近年宜兴地区古遗址、古窑址普查工作成果汇报”的交流发言,引起了国内广大陶瓷科技与文博专家的广泛关注。文物出版社立即约稿,将该文收编入《中国古代窑址调查发掘报告集》,该文经故宫博物院陶瓷考古部主任冯先铭先生审定后于1984年10月出版发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