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振德作品欣赏
近来,国家“八五”重点科技项目10卷巨帙《齐白石全集》再版,国内外再度涌起购藏热潮。本人有幸担任百万字规模的第十卷“诗文卷”主编,分担编撰此书前后的艰辛与欢乐,深切感受白石老人人品与艺术的崇高与伟大。此次重新捧读白石老人万余件诗文书画印雕作品,心潮难以平静,情不自禁地吟出一首小诗:“白石本色属农家,一生为艺苦生涯。甘心耐得长寂寞,遂使书画大光华。”
1943年齐白石篆制“画道寂寞”印章时,告诫弟子云:“夫画道者,本寂寞之道。其人要心境清逸,不慕名利,方可从事于画。”白石老人言行一致,表里如一。他从青年时代学画,专心致志,一直画到近百岁,“不使一日闲过”,每天至少画三至五张。即使遇到祖母病逝或染病卧床而无法挥毫的特殊情况,也要在事后设法补上,真是勤奋至极了。齐白石一生没有主动办过画展,没有花钱出过画集,也没有主动要求参加各种画会及画家集会,而是“长夜镌印忘迟睡,晨起临池当早朝”。如印文所示,甘心当“木居士”、“湘上老农”、“江南布衣”。他“少小挥毫到老时,功夫辛苦自家知”,自信“画得好,不求人知而人自知”,甚至感到“越无人识越安闲”。在挚友陈师曾的激励与帮助下,已过天命之年的齐白石决心“衰年变法”,他在题画中写道:“余作画数十年,未称己意,从此决心大变,不欲人知,即饿死京华,公等勿怜,乃余或可自问快心时也。”这是何等的甘于寂寞啊!白石老人一生淡泊宁静,痴心书画,心无旁骛,甘守清贫,不为富贵所动。中年时期,他毅然放弃了到皇宫当内廷供奉直接为慈禧作画和赴江西候补县丞的机会,认为“浮名堪一笑”、“世誉不足慕”、“功名一破甑”。抗战时期,他在宅门贴出“画不卖与官家”的告白。旧中国时代,他多次画不倒翁痛斥腐败官宦祸国殃民的丑恶行径。齐白石专心艺术的精神足以感动千秋,楷模万世。
热爱人民的艺术家,才能为人民所热爱。齐白石作为人民的艺术家,在垂暮之年,在人民翻身做主的新中国,终于以不朽的艺术伟业获得了至高无上的历史荣誉。当年那些鄙视齐白石的汲汲于一己功名富贵的时髦画匠书吏们渐渐被历史被后人淡忘了,而从不争画名、从不抬画价的平民画家齐白石则稳稳高踞于20世纪世界顶级大师的宝座,成为全人类学习和研讨的书画巨人,生前的大寂寞赢来身后的大繁华,为中华艺术的再度辉煌增添了新的亘久不衰的乐章。
齐白石书画艺术看似简单而随意,其实笔简意丰,文化内涵博大精深,每一种艺术形象的创造都是呕心沥血、苦心孤诣的结晶。如其所言:“余画小鸡二十年,十年能得形似,十年能得神似。”“人家都喜欢我画的虾。可是,这几笔虾也是经过几十年长期工夫才能得其精神的。”他为了画出理想中的鱼虾,几乎用了一辈子的心血。白石老人在题画诗中深有感慨:“苦把流光换画禅,工夫深处渐天然。等闲我被鱼虾误,负却龙泉五百年。”可见,齐白石的艺术成就,全是以辛劳血汗和持久不懈的智慧求索而获得的。
新中国成立后,中国画的发展几起几落。与其他艺术品种相比,当代不少人对其丰厚的文化内涵往往缺乏足够的认识,大多满足于中国画技术层面上的东西,陶醉于形式上的速成或宣泄,使许多非驴非马的时髦之作招摇过世。目前,中国书画正面临严峻的挑战,这不是孤立的艺术现象,其他艺术也同样面临着新旧交错、西学东渐所带来的挑战。究其实,这种挑战早在20世纪初便开始了。新世纪面临的挑战是20世纪挑战的延续,也是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后在西方美术思潮冲击下引起新旧中国画论争的继续。无可否认,当前中国画界出现许多新问题,如劣质商品画的泛滥、大量伪作赝品的行世、一些书画家逐渐变异为庸俗的商人、中国画丰富的民族文化内涵正在大幅度地消退、冒牌大师凭仗某种威势欺行霸市、一些所谓中国画已经不带有传统国画必须具备的笔墨气韵,如此种种,造成理论上的混乱、实践里的错位和创作中的盲目,使一些国画家陷于迷茫、震恐和惆怅的境地。其实,中国画永远要表现中华民族悠久而现实的文化精神,表现中国人民的感情志趣,表现中国文房法宝的永恒魅力,洋为中用,古为今用,坚持百家争鸣、百花齐放,使中国画更好地为当代及后代中国人民服务,为世界人民开拓眼界,齐白石老人依然是我们的榜样。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