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7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
1968年7月7日,《人民日报》发表刘春华的文章《歌颂伟大领袖毛主席是我们最大的幸福》,介绍油画《毛主席去安源》的创作过程。
去年7月,首都、江西和安源的无产阶级革命派联合筹办"毛泽东思想光辉照亮了安源工人运动"的展览,我们北京院校的同学参加了这项筹备工作。分配给我的任务是画一幅毛主席在1921年秋天去安源的油画。我是学工艺美术的,过去没有学过油画,困难是很大的,真是又激动,又胆怯。但是当我一想到毛主席,想到广大工农兵群众渴望看到毛主席的光辉形象的心情时,我的胆子就壮了。有了忠于毛主席的感情,就增加了克服困难的决心和勇气。世界进入了以毛泽东思想为伟大旗帜的新时代,歌颂伟大领袖是亿万人民群众迫切的需要,我们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我是个贫农的儿子,解放后,能够上大学,这是毛主席给我们带来的幸福,是劳动人民用血汗把我养大的,我要听毛主席的话,做群众忠实的代言人,爱群众之所爱,画群众之所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为了完成这个光荣的战斗任务,我们到毛主席亲自点燃革命烈火的安源路矿去参观、访问,我们感到无比兴奋!在去安源以前,我们就学习了毛主席的有关著作和许多安源工人运动的史料。到安源以后,通过访问老工人,使我们更加具体地了解到安源工人斗争的史实。从1921年到1930年,毛主席跋山涉水,曾经多次来到安源,领导英雄的安源工人进行了轰轰烈烈的革命斗争。是毛主席亲手在安源撒下了革命的火种,向工人进行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教育,建立起党团组织。是毛主席亲自作出了安源大罢工的英明决策,号召工人进行坚决斗争。是毛主席在安源亲自部署了震惊世界的秋收暴动,创建第一支工农武装,奔向井冈山,开拓了以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光辉道路。毛主席在安源的伟大革命实践,是一部无比宏伟壮丽的史诗。我们能用画笔来表现这部史诗的一个片断,感到无比的光荣和幸福!可是,长期以来,中国赫鲁晓夫竟然贪天之功,把毛主席亲自领导的安源工人斗争,说成是他的功劳。他为了给自己树碑立传,妄图实现他篡党篡国的野心,不惜工本地绘制黑画,拍摄电影,炮制回忆录等等,硬把一个工贼和小丑,打扮成"领导"安源工人斗争的"英雄"。是可忍,孰不可忍!中国赫鲁晓夫在安源的滔天罪行,激起了我们无比的仇恨。我们是毛主席的红卫兵,我们一定要把中国赫鲁晓夫颠倒了的历史重新颠倒过来!
创作《毛主席去安源》这幅画,最最重要的是要表现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青年时代的光辉形象和伟大的思想,画面上一切都应该为表现毛主席的伟大思想服务。我们广泛地搜集了毛主席青年时代的文章和诗词,以及有关毛主席革命活动的回忆录和安源的有关历史资料。反复进行了学习和讨论。为了集中突出毛主席的光辉形象,在构图上我们把毛主席的形象安排在最突出的地位。毛主席高大的形象迎着我们,向我们走来了,像一轮光彩夺目的朝阳从我们面前升起,给人带来了无限的希望。毛主席的一举一动,都体现着伟大的毛泽东思想。在动态处理上,要让毛主席的每一微小动作都有一定的含义。
在创作过程中,我们感到最最困难的和重要的是如何刻画毛主席的面部表情。由于过去革命斗争的艰苦,毛主席青年时代留下来的照片很少,很难做充分的参考;由于党内一小撮走资派害怕毛主席光辉的形象深深的印在革命群众心中,他们控制或不发表毛主席青年时代的照片;也由于在反革命修正主义文艺黑线的控制下,在那些"权威专家"的垄断下,表现毛主席光辉形象的很多美术作品是粗制滥造的,甚至是歪曲的,造成革命群众对毛主席青年时代光辉形象认识的混乱。在这种情况下,要把毛主席面部表情刻画成功,必须找到适当的解决办法。我们找到了仅能找到的几张毛主席青年时代的照片,一遍一遍地临摹,努力记下毛主席青年时代的年龄特征和形象特征。我们又收集了以后各个时期一直到文化大革命运动中的毛主席的照片,把我们见到、想到的毛主席形象融汇到一起,我们伟大领袖毛主席青年时代的形象在我们心中越来越清晰了。
油画这个外来的艺术形式,长期以来是为资产阶级服务的,被视为"高级的艺术",它的内容不是风景静物就是牛鬼蛇神。广大工农兵群众根本不爱看,也看不懂。他们反映说:一块一块的,我们看不懂;一堆一堆的,难看又难受。芭蕾舞能够用来为工农兵服务,难道油画就不能很好地为工农兵服务吗?毛主席指示我们要:"洋为中用、古为今用。"江青同志也鼓励我们要敢于创造,要不怕失败,力争革命的内容和尽可能完美的艺术形式的统一。虽然我没学过油画,但是学过一些绘画的基本知识,我们根据主题的需要,根据群众欣赏的习惯,利用了油画表现力丰富的特长和中国传统绘画刻画细致的优点,尝试着把这二者的特点结合起来。在这个过程中,也遭到了一些所谓的"内行专家"的反对:"你这个没有色彩","这像月份牌画,没意思。"也有的见了摇摇头就走掉了。但是,广大的革命群众却给予了热情的肯定,也有些搞油画的同志们热情地帮助我画下去。毛主席教导我们要创造"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的作品,我们就是要努力创造这种新的形式新的风格。
《毛主席去安源》这幅油画能和全国人民见面,是毛主席的光辉思想和伟大革命实践教育和鼓舞我们的结果,是江青同志亲切关怀、热情支持我们的结果,是广大工农兵群众和红卫兵小将热情帮助我们的结果。我们深深懂得,我们的创作还仅仅是一个开端,这幅画还存在着一些缺点,离毛主席、党和人民对我们的要求还差的很远很远。还需要我们不屈不挠地继续奋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