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 :《信息时报》
2008年12月21日,“空间生产考察报告·北京——曾力摄影展”在深圳OCT当代艺术中心举行。这个由顾铮策展的摄影展,从更广阔的角度呈现了摄影对生活所带来的记录能力和表现力。曾力是中国最重要的舞台美术设计师之一,而他的摄影记录则以全景式的观察方式,深刻地记录了中国城市的演变。
“曾力以北京为他的空间考察的视觉取样,以开阔的景象和细腻的描写相结合的手法,把北京这个经过历史与权力的反复”捏/造“——”捏“合、制 ”造“出各种建筑与空间形态的缠绕纠结的形态呈现了出来。”——策展人顾铮
12月21日,OCT当代艺术中心的展厅内开始展示“曾力摄影展”,摄影照片简简单单地挂在白色的墙壁上,每一幅都很大,画面都是阴天,光线柔和、细节清晰,记录了一幅幅生活的场景:北京的巷子、护城河、高楼、天安门、鸟巢、建设的城市以及街道,除此之外,还有北方的土地,冬天的十三陵等等。这些照片初看象风景照、风光照,但被放大之后,又会被其中的细节所吸引,那些极为贴近的生活场景仿佛都不是偶然出现,象被一个处心积虑地导演精心策划,每一个细节、每一处的样子都记载着我们时代中的特征,于是,一张照片就像一个剧场,你总觉得这些萧瑟的风景、高大伟岸的建筑、丢着大白菜的街道和某个家庭的院子里面还有更多的事情。
单从照片来看,曾力摄影展的布展看似非常简单,空间被白墙切割后,放置了不同类型的照片。在过去的一年里,这个展厅曾作为剧场,迎来过汪建伟看似电影,又似戏剧,象装置作品又象行为艺术的作品《征兆》;也曾化身为一个落满灰尘的废弃制衣厂,被淘汰的缝纫机被完整的从西湖边上复制到了深圳,这是录像艺术家张培力一次有目的的复制行为。因此,简单的摄影展出现时,在照片背后,你会提出更多的问题,这些大幅的照片仅仅是照片本身吗?摄影仅仅是摄影吗?
12月22日上午,在OCT当代艺术中心举行的作品研讨会,热烈并富有成效,每个人从对曾力工作的了解、摄影的认识、以及自身的经验出发,有效地揭示了这份所谓“空间生产考察报告”从何而来。
曾力,北京人艺舞美设计师,十年来,一直用大画幅摄像机拍摄城市。曾力的拍摄,跟其他摄影师不同,他更像用一种社会调查的方式,忠实记录一种城市、街道的生态演变。建筑师史建在研讨会上谈到和曾力一起去水城钢铁厂拍摄的情景,“曾力的拍摄方式是一个星期只选几个点,今天、明天都这个点不厌其烦地去拍。通过持续的关注,呈现的就是城市空间演化的逻辑,把这个逻辑呈现出来。”
水城钢铁厂,曾力在三年中,拍摄了多次,这种拍摄方式,正是曾力的工作方式,持续不断地观察,冷静平实地记录,不刻意在照片中制造冲突,而让时间自然形成记录的力量。
在研讨会上,曾力谈到自己拍摄的起源:“我最早是开始拍十三陵,用了两三年的时间来回跑,。当时沿途看到很多城市的变化,感到应该有一个纪录,后来我开始从北京拍起。”此次展览所展出的曾力作品像是他长期工作的一个横向切片,分别把他关注的不同项目用一两张照片进行展示,而下一步,曾力将寻求一个更大的空间,去集中展示他一个项目下的照片,从而显现出沿着时间前行,我们的生存空间所发生的演变。曾力希望这些项目(30多个全景式的项目),最终能够汇成一个关于城市影像的文献,沿着时间,把城市的变化纪录下来。对他来说,摄影不仅仅是一项爱好或者技术,而是一项需要几十年来完成的持久工作。而对于观众来说,在目睹这些大幅照片的同时,我们所获得不仅仅是欣赏摄影美,而是真切地进入了自身的生存空间,产生真切的生存体验。
相关评论:
往哪里放?
●王军:
有一次我们两个聊天,他说我拍了那么多片子往哪摆?我说,以后那些被拆除的社区里,每一个社区都应该有一个小小的博物馆,把你的片子摆在那里去。
所以非常感谢他,拍了这些东西,使很多东西还可以被看到。我相信历史过去的越久,现在发生的事情和做的事情会看得更清楚。
大炮去打蚊子
●史建:
他前一段时间又去了水城钢铁厂,一共拍摄了很多次水城钢铁厂,好像是用大炮去打蚊子,用这么先进的表达方式去表达这么细小的东西。通过持续的关注,呈现的就是城市空间演化的逻辑,把这个逻辑呈现出来。
他是一个不喜欢说的摄影师,包括连照片的名字都不愿意说,不愿意用任何诗意的东西附加在作品上。但是通过持续的观察、拍摄,一个城市一个区域空间的演化逻辑慢慢的就呈现出来了。比如说像水城钢铁厂那样的三线城市,是中国人自己比较异化的城市发展历史,一步步生动的呈现出来。
视觉文献的保存
●顾铮:
我们现在的档案馆制度、图书馆制度、包括美术馆都开始有这种意识,把视觉文献用什么样的方式完整的保留下来。视觉文献怎么样在我们制度化的空间里面得到重视、保存。我们怎样可以去接触这些城市的视觉文献。这是非常重要的问题。
不厌其烦的记录
●隋建国:
我们有时候私下聊曾力为什么会这样去想问题、这样去看问题,我觉得和他在戏剧学院的求学有关系。他不是纯粹的视觉美术,他总是要读剧本,把剧本字里行间的精神用视觉体现出来,这方面训练出他对文学的理解力、对历史的理解力。
他很早的时候画油画,写剧本,这和他现在做摄影是一个脉络。我觉得他做摄影真是找到了很好的载体,但摄影也和他对梁思成的理解有关系。梁思成对中国古代建筑的研究和纪录现在看来特别珍贵,曾力想把我们所生活的奇迹的时代纪录下来,而且也是不厌其烦的从细节到宏观场面都在纪录。
总在现场
●渠岩:
因为曾力是多功能的艺术家,是做舞台设计的,我感觉到照片特别像舞台,既真实又荒诞,有很多不同时空的东西在一起。他所有的工作,包括建筑方面的思考都有联系,而不是割裂开的。
我认识曾力也好几年,有时候一年当中见过几次面、打过几次电话,打电话的时候,他总是说在现场拍摄。有时候在贵州,在水城钢铁厂,在广西,在上海。给我印象最深的就是,在急速的社会变动当中,曾力用社会普查的方式,这么多年积累了这么多的东西,抢救了这么多的东西。
●陈卫星:
刚刚曾力也讲了,他是从十三陵到市中心的中轴线穿越了不同的时空。从明朝的皇陵到最全球化的标志性建筑,国家大剧院和央视新楼和鸟巢。这是一个漫游者,在这么丰富的城市建筑文本当中,找身份、找认同、找权力、找关系,找一种空间的定位感和人的心灵感知,表达你心灵的经验。
●汪建伟:
曾力拍的都是肖像,他拍的是我们每个人在这样意识形态的系统当中,和你想象的现实关系的一种关系,而且这种关系是和每个人有关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