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公历纪年法,说起来是上个世纪的事了。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书画之类的展览会有个时髦的做法:展览开幕之际,主办者召集一些人士开一个“座谈会”,听听各方的意见。到了九十年代,这样的“神仙”聚会改称“研讨会”,大约是为了追求“学术”品位,便于吸引注意力——近几年就有了“注意力经济”这个概念。研讨会泛滥之后,内容就变成了邀约熟人或者熟人的熟人聚在一起的郑重闲聊,呈祝贺之辞,献鼓舞之意,互相搔痒挠耳,有时还弄一台摄像机拍拍,说是保存珍贵资料。
后来,研讨会的阵容也发生丁变化,出席者不外展览的评委和展览的获奖者,那“研”与“讨”,一面是居高临下的鼓励, 一面是百感交集的致谢。在这种场合,主持会议者也就是展览的操持者喜好谈什么主流书风,好像一个几天的展览就是一个时段主流书风的亮相。试想,展览的作品是这群人评出来的,再由这群人给以定位的说词,就和“卖瓜”的“王婆”一个样了。
其实,主流书风的话题,没有多少人愿意深究。评委大多关心如何继续做评委,获奖者喜欢考虑怎样蝉联奖牌,各念各的拳经。反而是局外人注意“主流”、“主流书风”的说词,不过旁观者与局内人的看法常常不会一样:展览人好谈的“主流”全是眼花缭乱不着边际的空话,局外人多是质疑。
稍微明白的人都知道,开放了二十多年,今天艺术界的景观完全可以用“多元”来概括,而且这流那派无不处于“平等”的状态,书法的写作正是在这一“文化语境”中展开。因此,要确定主流就十分麻烦:说碑派书法是主流,好尚“二王”雅调的反对;大谈精致笔法的自诩主流,打造乱头粗服的一族岂能同意;玩形式一派自称主流,讲究意韵的不答应。
那么,是否可以按“多数原则”来确定呢?也不好办!因为,展览人的说法都建立在“感觉”上,从来没有做过规范的统计工作,即使有一点投稿、参展人数之类,也无法用作立论的证据。试看近十年的某一展览,同样的评委班底,同样的个别人把持,同是某人的类似作品,上届荣登榜首,此届沦为入选。又如,同在一年,某人作品在A展是废纸,在B展却是金奖佳作。评委的见异思迁,和时装一样爱“变脸”,看看他们评出的展览就知道,若以展览来确定主流所在,哪有准头。
什么是主流书风?评委们也心无底数。但是,有些人士的字,不管进步退步,却是“长盛”不衰地出现于各种展览会上,既然这群人士具有如此的稳定性,可不可以拿他们的字迹来判定主流书风呢?好像也难办。第一,此类人士数量少,个人的实际影响力十分有限,弄不好会以偏概全。第二,他们的字,各有渊薮又各不相同,你凭什么说此是主流、彼是非主流?
我认为,当下的书法潮流,如同决堤后的江河洪水,处于“漫流”状态。说一说某类正在“时髦”,还有人相信,奢谈哪一种是主流书风,没有几个人买帐。如果有人以为,老子主持展览,主流书风是我说了算,甚至要为自己树一座牌坊,恐怕是生错了时代。
忽然想到,是否可以拿书画拍卖的排行榜作为主流书风的参数?好像也不行。因为行情往往被=集体无意识=左右,也是一张风云变幻的脸。即使如此,卖价高的都是故去的书家,总不能为了荣登榜首而主动地作古罢。有人采取了类似既能吃肉又能做信士的办法:一是不断地雇“托”炒作哄抬;二是多方“外交”,获取一个有卖点的名位。在光荣和梦想的旌幡下,许多书家都用力于此,虽然远不如画家,也算得上是精通“字外功夫”了。倘若成功,或许能够加入“名流”的行列。偌大的社会少不了种种“名流”的装点,然而,各色书法名流汇在一起就是主流书风?天知道!
——摘自《书法》杂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