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评网 > 展览评论

革命在继续:中国新艺术展(作者:简上闵)

  去年10月初在伦敦切尔西(Chelsea)高级地段重新开幕的沙奇画廊(Saatchi Gallery),是该馆创立以来第二次大搬家。综观沙奇画廊的历史,不难窥见其与英国当代艺术史重大事件之紧密连结。广告业起家的媒体大亨查尔斯.沙奇(Charles Saatchi),一直是英国艺术界的传奇人物,虽然作风经常惹来争议,但媒体对沙奇画廊的大小展览关心度不减,沙奇收购新兴艺术家作品的各类消息每每引领话题,足以证实他迄今仍扮演着英国当代艺术界动辄前驱的角色。

  搬迁始末

  第一代沙奇画廊座落于伦敦西北的圣约翰木(St. John's Wood)地区,从1985起,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沙奇成功地捧红了包含赫斯特(Damien Hirst)与艾敏(Tracey Emin)在内的一群「英国年轻艺术家」(yBa)。1999年沙奇并带领旗下艺术家前往纽约布鲁克林美术馆(Brooklyn Museum of Art),以一档「耸动展」(Sensation)引来纽约市民群情激愤,当时保守执政的共和党籍市长朱利安尼(Rudy Giuliani)为平息众怨,率先带头抵制。2003年,为能在更宽敞的展览空间展示沙奇的个人收藏,沙奇画廊搬迁到泰晤士河南岸(South Bank);这里紧邻伦敦市区核心地带,方便许多艺文爱好者前往观展。迁移至此不过两年半,沙奇的发言人于2005年底再度发表声明,指出画廊将于2008年底之前搬至伦敦西南的「约克公爵总部」(Duke of York's HQ)。

  约克公爵总部占地七万平方英尺,原本是一处隶属英国国防部的气派典雅建筑群,自千禧年售予英国房地产公司后,几经转手被沙奇相中;耗时三年大张旗鼓地装潢整修,将之做为画廊的新家。三度开幕的沙奇画廊,不到数日便被英国主要媒体之一的《观察家》(The Observer)喻为「伦敦最美的艺术展演空间」。崭新的沙奇画廊与以往最为不同的,是未来画廊所有展览一律免费入场;沙奇画廊的开场声明稿中强调:「我们希望当代艺术能够更深入人群」。而正值英伦经济状况陷入谷底之际,从收费画廊变成免费观赏,此一逆向操作的话题炒作全拜沙奇与伦敦知名当代艺术拍卖商菲利普斯(Phillips de Pury & Company)连手合作所赐。

  虽然北京奥运已结束月余,沙奇画廊以中国当代艺术家的群展做为开幕打头阵,显然是接续着2008年的中国话题而来。「革命在继续:中国新艺术」(The Revolution Continues: New Art from China)展出了刘韡、张洹、曾梵志张晓刚展望岳敏君等共24位艺术家的作品,从平面、雕塑、装置、到复合媒材与表演艺术,展览内容丰富多元。

  化政治为资产

  观看曾被华文媒体喻为「中国当代艺术拍卖圈四大天王」——张晓刚、王广义、岳敏君、曾梵志等人的作品,不难发现其创作内容多半与中国长久以来的政治氛围息息相关,加上此类作品屡屡受到国际收藏家青睐,政治议题彷佛成了当代中国艺术创作的关键资产。本次展览中可见到张晓刚的文革家庭肖像、岳敏君自1989年持续制作至今的「笑脸」系列,均为政治主题衍生之作;其2007年一幅以「六四」为主题的油画作品《处决》,在伦敦拍卖会创下中国当代艺术有史以来的最高价。评论家普遍认为这件作品是岳敏君最具政治指涉的尝试,但也因内容敏感,直至近年才于交易市场上亮相。另外,在国际艺坛上以政治图像作品著称的王广义,将中国1960年代末、1970年代初期的革命样版海报更换上当代用字,绘制成作品,企图以「新文化大革命」的态势来陈述中国当前的艺术现况。

  长期从中国报章杂志的政治新闻画面中挑选图片,将其改画成大幅油画的艺术家李松松,也是一个作品充满政治影像的典型例子。在沙奇展览中,李松松的四幅油画分别是:2004年中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开会场景、2006年为抑止通膨,中国政府决定自古巴进口糖品的决策画面、上个世纪初中日战争时,中国百姓扛着被击落的战机,欢欣鼓舞的奔跑模样,与一张标题为《我们就是这样谈论政治》(This is how we talk about politics)的创作。采用相似手法绘制作品的,还有李清与石心宁的油画系列;其中李清选用了英国王储查尔斯与已故韦尔斯王妃黛安娜于1981年结婚当天,在白金汉宫露台上亲吻的官方照片做为蓝本,总共制作两张,然两张作品里有六个不同之处有待观众发现。石心宁则以幽默手法,捏造一段不存在的历史画面,让毛泽东与英国皇室成员坐在同一台马车上,接受英国民众夹道欢呼。

  在政治这个热门主题之下,毛泽东肖像尤是不断被援引为作品内容的核心元素之一。不只石心宁的英国皇室游行想象图中出现了毛泽东图像,他的另外三幅展示作品,也把毛泽东作为主要描绘重点。像是艺术家杜撰毛泽东与著名收藏家古根汉夫人于威尼斯度假的假想、或毛泽东与1950年代初美国的反共参议员麦卡锡(Joseph McCarthy)坐在一起开会的场景、还有毛泽东与英国首相丘吉尔(Winston Churchill)以及美国总统罗斯福(Franklin D. Roosevelt)并置的油画作品。此外,邱节的《毛主席肖像》(The Portrait of Mao),用铅笔素描了一只穿着毛泽东招牌服饰的花脸猫。由于英文没有语调的四声之分,因此「毛」与「猫」的拼音法均为「Mao」。尽管画面没有直接出现毛泽东之影像,邱节取谐音之意在标题与内容上开了个小玩笑,让作品上的「毛主席」暂时成了「猫主席」。

  张宏图1989年的《毛主席万岁系列–第29》(Long Live Chairman Mao Series #29),将一个桂格燕麦片包装罐上之注册商标——英国探险家潘恩(Quaker William Penn)的肖像——替换成毛泽东头像。曾梵志一幅名为《天安门》的画作,把毛泽东的巨幅轮廓像重迭涂画、覆盖在天安门建筑上。沙奇画廊针对此件作品表示:「毛泽东的画像支配着整个构图,宛若幽灵般徘徊在此地、继续主宰当代中国人的意识。」

  雕塑与装置作品方面,张洹以一颗沾满香灰的大型偶头,阐述文革时期破除偶像崇拜的历史。刘韡制作了一坨巨大的粪便,题为《消化不良之二》,粪便表面尚有许多未消化掉的塑料玩具模型。行为艺术家苍鑫,自1996年以来持续发展「沟通」系列之作,现场展出的是2006年摹刻的一尊超真实人偶,其平趴在地上正以舌头舔着地板,进行艺术上的一种沟通行动。展望的《装饰之石第71号》,采阴阳五行的观点,隐喻正快速变迁的中国面貌。展场尽头的大型展览室内,张大力从高悬的天花板倒吊了数个裸体人像,企图向那些隐藏在中国社会底层、生活不安定又无法扭转自身命运的劳工阶级致意。最后一间展览室里,吸引不少观展者驻足的是孙原与彭禹的《老人之家》;13位丧失自理能力、与生命做最后搏斗的老者,或仰躺或垂靠地坐着电动轮椅缓慢地在场中四处推移,且不时须靠顾展员协助挪开彼此,以免数台轮椅卡在一起、动弹不得。

  革命仍须继续

  近年来,屡创天价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在让国际艺坛将目光转而关注中国艺术家的同时,对于中国当代艺术的未来抱持相反看法的舆论也接踵而至:不久前在英国泰德当代美术馆(Tate Modern)举行的国际当代艺术论坛上,与会来宾便对中国当代艺术市场可能即将泡沫化进行讨论。除此之外,本次随沙奇画廊「革命在继续:中国新艺术」开幕而发刊的《周日泰晤士报》(The Sunday Times),亦特别企画了一本探讨中国当代艺术的专刊,汇整了从毛泽东与文革以降的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知名英国艺评人杰努斯札克(Waldemar Januszczak)毫不客气地在专刊中撰文指出:「大部分的中国当代艺术作品都很糟糕」;不过,居住在北京的美国艺文作者杜夫(Stacey Duff)则表示:「新一代中国艺术家,在创作上比以往拥有较自由的表达度,这是我们从前无法想象到的。」

来源:网络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5/2019-09-17/38250.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展览评论最新 艺评网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