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10多年来,观念艺术和采用新科技媒介和综合手段、集视觉、听觉、触觉于一身、使观者或参与其中的活动创作的"装置艺术"(installation),取得了一些成绩,有人据此认为,传统的绘画和雕塑形式己处于边缘地位,并最终会被淘汰。其实绘画和雕塑还应该有生存的广阔空间和充分的发展余地。绘画、雕塑这种形式己经有上万年的历史,它之所以经久不衰和有生命力,是因为它们形象地反映着人们的思想、感情,记录着人们的喜怒哀乐,铭刻着人们对现实的期望和对未来的憧憬。社会生活和大自然培育和滋养着艺术家们,是艺术家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创作源泉。源于表达感情和交流感情需求的绘画与雕刻,与人性、人的内在需要密切相连。只要有人存在,绘画与雕塑就必然有存在的价值,它是不会消失的。
艺术的当代性与人们当代的生存问题有密切的联系,离开人们生存现实的艺术很难有真正的当代性,当今世界各国人民遇到的现实生存问题有共同的一面,也有不同的一面,各民族的传统也不尽相同。在这种情况下,不能用一把标尺去衡量和要求各民族、各地区的艺术,而要尊重他们的创造。艺术中的“地域性”不是“落后”的代名词,它意味着艺术的地方特色,是可以和“当代性”同时存在、相互兼容的。
随着西方现代主义艺术的兴起,有人鼓吹艺术风格的所谓“国际化”、“全球化”。
在东西方历史上都有过对重要的、影响很大的艺术思潮,但从来没有过统一的“国际潮流”。当今世界经济一体化的进程在加速,高科技迅猛发展,信息沟通日益快捷频繁,文化艺术上的相互交流和影响也更为明显,在这种情况下经济发达的国家依靠“强势”地位推行自己的社会和文化价值观,给人造成错觉,似乎他们的文化艺术代表着国际大趋势,这当然是不符合实际也是得不到其他民族认可的。世界上的艺术历来是多样的,各民族、各地区富有特色的艺术创造使世界艺坛百花齐放,异彩纷呈。强势国家推行的充其量是一种时尚文化和摩登思潮,而不是放之四海皆准的模式。在这种情况下文化艺术上的民族特色和地域特征更显重要。当然,这决不意味着要搞文化艺术上的自我保守和自我隔绝,而是在知己知彼和注意广泛吸收营养的情况下,坚持从现实生活出发、做富有本土特色的创造。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