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来源:《江苏画刊》
对于全世界很多艺术家和艺术画廊来说,进入了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就意味着进入了一个较为理想的平台。事实上位于瑞士北部美丽的小城,一年一度的艺术博览会的确对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廊艺术作品收藏的价位有着评估的作用,同时,它也总能为艺术家艺术创作找到理想栖身之地。正是因为上述这些原因和它在初创起就建立好了一套完整的市场策略和一定程度上的“诚信”,使它成为世界上最能吸引艺术收藏家、美术馆官员和基金会负责人的最佳场所,三十多年的艺术市场实践证明,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不但有着最佳的业绩,同时也是引领艺术市场的带头羊。这一切得归功于巴塞尔艺术博览会筹委会的相关人士的智慧和市政官员的通力协作,但最重要的是博览会每次策展时总能前瞻性和富有创新精神地而对未来的艺术市场,并不断地为当代艺术的呈现提供新的市场实验空间。
本届巴塞尔艺术博览会6月8日开幕以来共计有来自世界各国的二百六十多家画廊参展,它们是大展组委会从报名的九百多个画廊中认真筛选出来的,为了适应一千多个涵盖世界各个角落艺术家的各种艺术创作,组办者在建筑师斯泰曼和谢莱德的帮助下对建筑作了相应的改建和扩张,从而使展示空间更加科学化,紧密了艺术与建筑间的相互关系。具体地讲,为了呈现出艺术作品的高水准,组委会对建筑装修的内部细节投入了很大的关注,这样一来,不同媒材的作品有了一个相适合的展示空间。
为了使参观者能更好地感受这些展品,组委会也重新设计了“艺术收藏大厅”,科学而有意味地使每个通过这个位于圆形的厅院式的建筑,主体的参观者,产生一种与往年不同的感受,从而来构成艺术品的扩张力。今年,巴塞尔博览会为了实现其理想的目标,组委会首创了交流平台“艺术休闲厅”,这是一个交流聚会的网络中心。该中心设在“艺术无限”的大厅内,有一个咨询台,一个艺术书屋,视听空间(可直接观看艺术家创作的个人空间,同时也可以进入艺术家同上数字艺术作品的终端机)。这也是参观者可以在中午12点、下午3点和6点与参展艺术家、知名博物馆、画廊经纪者以及收藏家会面的地方,每天的这些时候,艺术博览会的主要参与者将在此有半小时的聚会。(艺术休闲厅,意在形成一个积极的以促进艺术家、艺术收藏家和普通大众之间的交流。)
在这种非正式的气氛中,观众可以与在座的专家交换意见,主持人有来自香港的约莱逊.纳泊克,来自马德里的国际知名人士伊莎贝拉·莫拉以及纽约的艺术家兼出版商安东·维克柯。设计艺术休闲厅的想法是一种实验,一种与传统的交流论坛、与座谈会相区别的另一种思路,因为在传统的座谈会中观众没有选择交流对象的自由,没有随意性的讨论,也没有相互接触的时间。巴塞尔博览会意在建构一种区别于过去艺博会的接触方式,其目的是为了消除等级,强调了质量胜于数量、不搞面向众多观众的大型讲座,而更加注重个体接触的讨论。这一种形式的推广无疑给巴塞尔艺术博览会带来了更多的机会。据悉,这种艺术休闲厅的创意的灵感是来自于宾馆的休息大厅。
另一方面,今年的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也就是第一展示区,又一次推出了一个由六十多位艺术家参加的“艺术无限”,这有点类似卡塞尔文献展和法兰克福欧洲艺术双年展的开放空间,其目的是为那些受到诸多限制而无法完整地实现自己创作构想的艺术家,通过与画廊互助的形式,租用非限制性空间来实现自己的愿望。这样不但可以延伸艺术博览会的内容,也为当下的艺术实验提供了一个新型的空间,在这里我们很容易看到卡塞尔文献展、威尼斯双年展、欧洲双年展的参展艺术家的作品,更有意思的是这个展区的作品,基本都是我国艺术博览会不敢问津的装置、行为、影像、多媒体艺术,其中很多作品还是专为这个设定的现场而创作的。值得引起注意的还有第二展示区很多的画廊,它们推出的作品,除厂部分画廊仍坚持维护过去的传统绘画外,其他大都是以当代艺术为主,强调实验性的作品的艺术样式也是涵盖了各个方面,其中很多都是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大家都很熟悉的艺术家和艺术大师的作品,从这点上看,画廊的转型和收藏家观念的变化已是在进行之中的事了。
很遗憾的是,通过巴塞尔艺术博览会我们看到这样一个事实,就是中国这次参加博览会的只有两家画廊,上海的香格纳画廊和香港的精艺轩画廊,而且这两家画廊不论从艺术家的选择上还是在展示空间的安排上都显得传统和缺乏视觉的冲击力,倒是栖身两方画廊的海外艺术家,如黄永**、陈箴、严培明、王怀庆、陈逸飞等给人以很深的印象。所以如何应对世界艺术市场的变化,找到适合于自身发展的空间,除了国内画廊在代理艺术家方面还需专业化外,还要建构起一种规范的对画廊和艺术家都有约束力的制度,并以诚信的态度对待艺术投资者,这样我们才能有更多的画廊搭上巴塞尔的国际列车。
在本届博览会的最后部分,是世界几十种艺术杂忐的展示和交易区,其中不少是欧洲和美国非常权威的艺术刊物。这类刊物不但有很强的学术性,它们对艺术家的艺术旅程也起着十分关键的作用,就连西方的艺术策展人和艺术批评家都会在这类杂志的监督中进行自我反省。所以,如果哪一位艺术家和艺术批评家能出现在这类权威性杂志上,无疑是对他工作努力的肯定,他也会在艺术界得到广泛的认可。这方面,我们国内的艺术杂志相应地就缺乏这样的魅力。这里面虽然原因很多,但也有一定的可能。如果国内有那么一两个艺术期刊能够做好整合工作,建构一套适合国情的文化策略,与艺术策展人、艺术批评家、艺术家一道产生互动的关系,确立好自己具有权威性的艺术形象,抛弃狭隘的地域观念,这样我们就会在整个世界格局中占有一定的地位。
总体来看,几天参观所获得的印象是巴塞尔艺术博览会不但改变了我对艺术博览会曾有过的看法,也使我想到在如烟建构艺术的销售理念中还存在着很多可能性的空间。如果我国艺术画廊能虚心地参照这些国际范例,主动地进入这一科学的运作体系,同时争取政府在政策方面的支持,那么,我们就能从根本上解决好艺术品在流通领域里的出路问题,同时能互动艺术家与大众之间的良性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