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春拍,曾经在金融危机阴影中遭受重挫的当代艺术表现抢眼,对此,堪称当代艺术市场专家的《Hi艺术》执行主编武劲认为,当前的当代艺术市场人气聚集,买家的信心已经恢复,虽然还不能说是牛市,但“牛市的魅影”已然显现。
两成拍品超越07年
武劲指出了今年春拍当代艺术转热的现象:仅以佳士得香港为例,不仅其夜场取得罕见的100%成交,其日场也一直拍过了午夜。从成交结果看,F4中的岳敏君《在湖上》拍到1290余万,张晓刚《血缘》系列拍到840万元,王广义《艺术与权力》拍到633余万元;曾梵志的《面具》系列拍到1729余万元,刘野的《金光大道》拍到1684余万元;此外,余友涵的《毛主席》拍到370余万元,丁乙《十示》拍到360万元;年轻艺术家也纷纷跨越百万元台阶。
不过他指出,如果以上一轮牛市巅峰时期的2007年的价格水准来比较,这一轮春拍的成交价超过2007年的仅达到20%。余友涵、丁乙的拍品是创新高了,成交价是当时牛市顶点都未达到的价格;刘野也创新高了;年轻一代也创新高了,成交价上百万元的阵容已有十几人;但F4还未创新高。因此目前还不是真正的牛市,只能说是看到了“牛市的魅影”。
买家挑剔一如既往
他谈到了艺术品的有效期问题。与上一轮牛市比,现在的拍卖场上有人出局了,他们的作品在牛市最热的二三年里有效,过了这一阶段就没影了;有的如丁乙、余友涵,过了10年还被买家追捧。同一个艺术家的不同作品也是这样,如尹朝阳的早期作品如“神话”、“青春残酷”等系列就有别于他那些画圈的天安门,至今还受到追捧。
他认为市场看好三类作品:最顶尖的艺术家的作品;知名艺术家的代表作品;最顶尖的青年艺术家的作品。这三类作品中,后二者行情走强的态势已经很清晰了,如70后的韦嘉,成交总额与单件成交均价与07年比都没有明显缩水。但最顶尖艺术家作品的成交却并非如此。如张晓刚的成交结果与牛市时还没法比:成交总额缩水至一成多,单件均价则缩水4成;曾梵志的成交总额为牛市时的1/3,均价则只打了7折。这些数据说明高单价的板块离牛市还远,大盘短期内很难修复,会被搁置一段时间。买家对作品的苛刻程度还会一如既往。
谁买了那些作品?
追寻那些指标性作品的去向,包括观察在拍卖场上与那些最后的买家竞争的对手是谁,看看那些人靠不靠谱,这是武劲观察当代艺术市场动向的独到之处。他坦承,那些指标性作品的去向有的知道,有的不方便说,也有的根本就不知道。但从已知的情况看,今年春拍场上,去年秋拍书画拍卖中的四大推手中有三个已经转战油画拍卖,加上活跃的“民生系”、“泰康系”,可谓“大佬”之间的博弈。
他还指出,“大佬”中刘益谦、王薇夫妇与“民生系”、“泰康系”都有自己的美术馆,有的已经开张,有的还在建设,因此他们的竞逐可谓机构买家的较量。这种较量以美术馆收藏为诉求,不是短期投机,而是有目标有预算。结果给市场一个很大的信心:资金面上没有大的问题。不过他认为买方的气势还在凝聚中。有的大佬如“泰康系”因事先准备不足而在春拍中无功而返,还会在秋拍时卷土重来。他还相信,秋拍涉及的面还会再开阔一些,不会像春拍只局限在狭窄的领域里混战,导致两败俱伤的后果。
清点新世纪(25.17,0.80,3.28%)第一个10年
他认为,今后的市场热点就是美术史概念。上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的美术史,经过前5年的拍卖,真金已经浮出水面。现在是清点2000年以来的作品、沉淀21世纪第一个10年的美术史经典的时候了。但这不是一蹴而就的。上一轮的沉淀花了5年时间。清点2000年以来的事也是要逐渐完成的,也得有5年的时间。这也是未来市场的主要方向,用人民币投票,选择谁的作品最重要。
他还认为,中国当代艺术这30年,是千年一遇的历史机遇,至少是500年一遇的,会在历史上变得非常重要。因此也会通过艺术市场的选择体系,把其中的经典作品不断选择出来。未来中国的主流市场的使命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