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一片低迷的情况下,香港以骄人的拍卖业绩,超越了纽约、伦敦,成为了国际艺术品拍卖行业的焦点。在过去的2009年, 香港的艺术品拍卖不仅迅速扭转了金融危机后的市场颓势,更在全球艺术品拍卖市场上夺得了举足轻重的市场份额。
中国藏家的崛起 推动亚洲市场复苏
2009年,因美国的次贷危机,使得西方国家的经济遭到严重萎缩。相比之下,中国的经济不跌反升,以8.7%的增长速度引领国际。在抵制金融危机的同时,也出现了少有的经济繁荣。在去年的香港国际艺术品拍卖会上,中国藏家的活跃度尤为明显。
2009年秋拍,仅佳士得一家,中国的买家就占总数的20%,在举行的各类排场中,许多拍场榜首的拍品也均由中国买家夺得。有中国买家支撑的亚洲市场,以强劲的购买力使得香港佳士得越过了金融危机带来的困境和阴影。这也使得佳士得高层很乐意派他们的“王牌”——原欧洲区总裁Francois Curiel先生到香港,这位佳士得元老级人物的来意很明显,就是为了开发中国内地这块远东最大的新市场,同时也是目前佳士得最大的目标市场。
刚闭幕的香港苏富比春季拍卖会中,二十亿港元的成交额刷新了香港苏富比历年来的成交记录。在中国书画、中国瓷器工艺品、名贵腕表、珠宝翡翠专场,均创香港苏富比拍卖历年最高成交额,并在多项拍品中刷新世界拍卖记录。
在苏富比的拍卖现场,来自中国内地的竞买人竞争非常激烈,傅抱石的《对奕图》高出估价的五倍成交;清乾隆御制《九如灵芝》图如意以200万美元,刷新竹雕世界拍卖纪录;清乾隆帝御宝题诗《太上皇帝》白玉圆玺以1,229万美元,刷新御制玉玺和白玉两项世界拍卖纪录;清十八世纪御制朝珠以870万美元,高出估价五倍刷新御制珠宝世界拍卖纪录等。一位来自中国的收藏家道出了其中的缘由:严重的次贷危机,使得拍卖行更加看重拍品的质量,国外中国稀世藏品的回流,吸引了大量的中国藏家。
据香港苏富比提供的数据,近年来内地买家的成交额迅速增长,2008年春拍和秋拍分别占总成交额的14%和18%。2009年春拍和秋拍则跃升到了21%和37%,首次超过香港本地买家,位居总成交额首位。据文汇报的报道,香港佳士得在去年秋拍的买家中,内地买家占去了60%,在珠宝、古董、中国书画等专场买走了21%的拍品,在中国古董拍卖方面,超越欧美买家位居首位。苏富比亚洲区行政总裁程寿康告诉我们,过去内地买家主要偏好古董工艺品和文房用品。近两年,他们开始大量购买中国书画和红色题材的油画,并开始尝试大钻石和名酒、手表的拍卖。程寿康强调将向中国买家大力推荐西方艺术品和海外珠宝,以唤起他们新的兴趣和口味。
去年严重的信贷危机中,香港苏富比艺术品拍卖近40%的成交额,来自中国内地的买家,他们几乎包揽了各大拍卖门类价格最高的艺术品,成为苏富比最大的客户群体。苏富比内部的分析也确认了亚洲市场的复苏主要是因为中国市场,香港作为苏富比的亚洲总部,中国的重要性越来越明显,而苏富比在纽约的全球总部挂起五星红旗,也正表明了内地藏家对于亚洲或者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的重要性。然而究其深层原因,中国内地藏家的崛起与中国富人消费习惯的转变和国内拍卖行业的发展是分不开的。
中国富人消费习惯转变 帮助亚洲拍卖业抵御危机
近年来,中国经济的飞速发展,使得许多的中国富人成了世界顶级奢侈品的消费者。波士顿咨询公司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中,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占全球消费总额的近30%,仅次于排名世界首位的日本。
而近两年经济的衰退,使得国际奢侈品消费的热潮有所减缓。中国的富人也开始从豪华汽车、游艇、私人飞机、豪宅、顶级品牌等转移至有利于长期投资的艺术品和古董。如此的选择不仅是谋求投资回报和抵御金融风险,更是他们追求精神满足和尊贵地位的举措。中国富人消费习惯的改变,使得亚洲的艺术拍卖市场不仅没有因金融危机而衰退,反而更加的兴盛起来。不仅是中国的艺术品拍卖行业进入了“亿元时代”,也帮助了亚洲艺术品拍卖市场抵御住了“美国次贷危机”的寒风。
当大多数老牌欧洲经济强国陷入衰退之时,一些新的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正在形成。2009年,中国和印度的经济增长分别达到了8.7%和6%。也使得来自中国和印度等亚洲国家的藏家超越欧美,成为佳士得、苏富比、宝龙等国际知名拍卖公司的主要客户群体。对于这些刚刚富裕起来的人们,金融投资对他们来说是比较陌生的,再加上“次贷危机”的影响,使得他们对金融方面的投资环境更加的谨慎和小心,具有长期稳定和分散风险的投资方式将更加吸引他们。而艺术品与古董投资在抵御通货膨胀方面,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而且比房地产市场具有更广泛的流通性,而艺术品的审美、装饰、历史等价值也极大地吸引着他们的兴趣。
中国成为全球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
艺术品和古董在全球的销售被国际拍卖行和经销商所分持,他们所占的市场份额分别是45%和55%。美国一直是国际艺术市场的领先者,英国则在古董市场领跑全球。据artprice的数据显示,2008年,全球古董和艺术市场销售额为约42.2亿欧元,比2007年高峰期的48.1亿欧元下降了12%。其中美国占全球的市场份额下降至35%,英国则上升至34%。到了2009年,美国和英国的联合市场占有率下降为59%(英国为29%,美国为30%),双方近乎持平。而中国,在2007年已经超越法国,成为世界第三大艺术市场。2008年,继续以9%的国际市场份额占据第三位。2009年中国艺术市场销售额为4.2亿欧元,占国际艺术品与古董市场份额的14%。
从1992年10月30日,深圳敲响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第一槌开始,中国的拍卖行业至今已有十八个年头了。在这十八年中,中国的拍卖行业从萌芽走到了快速发展,又在金融危机中走向了市场整合和分化阶段。据AAMI对近十年来的中国艺术品春拍、秋拍现状数据分析来看,从2000年春拍的66.4万元到2009年春拍的688.5万元,十年内中国春拍的成交额翻了十倍有余。从2000年秋拍的58.6万元到2009年秋拍的1564.6万元,十年内中国秋拍的成交额竟增长了近27倍。正如中国拍卖行业协会会长张延华女士在《2009中国文物与艺术品拍卖国际论坛宣言》中所述:中国市场已经成为全球艺术品交易中心之一,并在国际艺术品市场占据举足轻重的地位。
究其本源,也正是中国拍卖行业的发展和强大,才使得中国的藏家更加的专业化和国际化。他们正逐渐走出国门,在国际艺术品拍卖市场,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