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评网 > 书法评论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著名人物画家孔紫

——画家孔紫印象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

这句话肯定不是画家孔紫发明的,但从她的短文《心絮》里读到这句话时,我不但没有矫情的感觉,反而觉得很真诚实在,甚至有些感动。

孔紫是当代中国画界一位很有实力的女画家,她不事张扬默默耕耘的作风,在浮躁风盛行的当今艺术界就显得难能可贵。比她年轻的同道大多称她为"孔大姐",这既是对她艺术成就的肯定,更是对她人品的尊敬。初识孔紫的人,第一印象或许是她谦虚的近乎腼腆的形象,在接下来的交往中,她的细心和周到会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但外表的"弱"并不能掩盖她艺术上的"强",当你与她讨论创作问题时,就会发现,她是一个极有主见的人。虽然她从不慷慨激昂,然而那不紧不慢的话语里娓娓道出的是棱角分明的观点和深思熟虑的思考,她的执著乃至倔强在这时会显露无疑。当然,这一点从她的画中更可以一目了然。现实生活中的温顺与平常化解为艺术上的桀骜与非凡,这看似矛盾的两个方面却顺理成章地统一在孔紫身上,你会感觉她离你很近又离你很远。

《高粱青青》是孔紫的一幅重要作品,画面表现了战争年代女游击队员救护伤员的场景,主题与情节并无新意。但作品从造型到笔墨所洋溢的质朴气息和历史的厚重感,却蕴涵着鲜活的生命力。画面给人传递的信息是平凡而诚实的,正是这分真挚,是画面最打动人的地方,它甚至超越了技巧的完美,在人的心灵深处引起共鸣。它不仅标志着孔紫在艺术创作上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而且也标志着她在绘画语言的探索上达到了一个新的境界。此后,她的《青玉米》、《苞谷熟了》、《微风》以及《秋风》系列、《有云的田野》系列等作品中,玉米高粱成为画面重要的组成因素,并凝聚成一个有意味的"形象",与画中的乡民构成相互照应的有机体,这些与人类生存相联系的植物,不仅给画面带来了丰富多变的用笔,获得了组织画面的自由,而且增加了作品的乡土气息,提升了作品的精神内涵。"玉米高粱"所具有的独特样式和符号价值,使孔紫的艺术面貌逐渐确立、清晰起来。

虽然很早就开始关注孔紫的画,但我们真正相识是在1997年3月。那年,我所在的《军营文化天地》杂志拟办女兵专号,于是我向她约稿。孔紫很守时地送来了文章。但出乎我意料的是,已经在国画界很有名气的孔紫,给我的文字稿并不是名家对她的评论,而是一篇圈外朋友的短文。文中几乎没有对她艺术的评价,但有一段文字至今仍印在我的记忆里。那段文字的大意是:一间既是卧室又是画室的房间里,在床与沙发之间摆放着一块比单人床略短些的白茬大木板,近前放着一把半旧的帆布小马扎。孔紫的许多优秀作品就是在这样的条件和环境中诞生的。其实,大凡画有所成的人,都有一番刻苦的历史和不平坦的经历。作为女性,孔紫的付出自然要更多些。儿时与小伙伴们背筐搂草,中学课外美术小组"红画笔"那间堆满画报、颜料、弥漫着油彩的小屋,插队岁月中的辛劳与体验……这一切在艺术的求索之路上并非"苦"与"难"两字可以概括的。但是,仅止于对苦难的忍耐或克服是不全面的,源于内心的对艺术的追求与爱,使许多的不如意化为乌有,使许多的不可能变成现实。

孔紫的军旅生活与部队大部分美术工作者一样,在满怀热望的新生活中,黑板报、幻灯片是她常做的作业。她兢兢业业地画刊头、办墙报、画幻灯,其热诚和认真不亚于现在的创作。一个偶然的机会,孔紫赶上了师创作班的末班车,在两个星期里创作了油画《采药》,作品入选河北省军区美术作品展。那年,孔紫还是个19岁的女兵。从此,她开始了业余美术创作生涯。虽然后来她参加过数不清的学习班、创作班,也曾在中国美术学院国画系和解放军艺术学院美术系接受过严格、全面的专业训练,但从职业或工作性质来说,她仍然是个"业余"画家,可是她在业余状态下达到了许多专业画家也达不到的成就与水平。她的业绩是骄人的,近十多年全国重要展览的获奖名单中,几乎她都榜上有名。1991年《青玉米》获《中国当代工笔画学会第二届大展》铜奖,1993年《微风》获《首届全国中国画大展》银奖,1997年《秋风》获《97中国画坛百杰》奖,1999年《青春华彩》获全国九届美展银奖,2002年《儿子》获第十届全军美展金奖、文化部群星奖金奖,2004年《三伏》获全国十届美展银奖,她的创作面貌日臻成熟。但她的嬗变也是艰难而痛苦的。每一次的创作对于孔紫来说,往往都是呕心沥血。1999年京郊的创作班,近三个月的时间里,孔紫大部分时间是在想,处在一种殚精竭虑的状态。其他的画家进度都很快,她却为找不到满意的创作切入点寝食难安……,直到交稿前的个把星期,她才"匆匆"落笔,这大约就是《青春华彩》的创作过程。或许有的人会在心里对她的能力产生怀疑,但我不这样认为。

孔紫创作中的焦灼状态,一方面反映出对自己能力的担心,更重要的一方面反映出她对自己作品状况的不满意,渴望变化、寻求出路的紧迫心情。孔紫的画不概念,每一张画都有新的追求和想法。她的画中没有驾轻就熟的自我重复,那种生涩感却给人别样的视觉感受,我想这主要归功于她那种"痛苦"的创作经历。而大展前的"急就章",更显示了她文弱外表下倔强、大气的一面,看准方向就孤注一掷,全身心的投入往往换来的是令人耳目一新的超越。

近年来,孔紫的写意人物画呈现了一个稳定的发展趋势,她的作品既有南方画风钟奇灵秀的韵味,又有北方画风雄浑坚实的气势,并初步形成了自己的独特风格。她在主题性绘画与军事题材绘画创作领域倾注了全部的精力,受到艺术界的高度评价和关注。作为和平时期的军旅画家,如何把握新军事题材作品的品格,把现代军人的精神气质和人生追求表现出来是一个永恒的主题。孔紫在这方面的努力和成就是突出的。如反映女兵生活的《青春华彩》,通过军营文化生活中的一个小细节,把女兵的精神面貌与心理状态刻画的准确生动。遒劲而略带方折的中锋线条质量很高,再加上短笔皴擦,扩张了线的容量,使其坚实而不直露。画面的整体效果简洁、泼辣却不失厚度,充满清新自然的青春活力。孔紫以1998年抗洪救灾为背景的创作《儿子》在艺术上更上了一个台阶。她在酝酿构思阶段的反思很发人深省:"我过去的主题性创作多基于一种'歌颂'的思维模式与心态让人总能从中嗅出多多少少'号召什么'或'企图引导什么'的味道,有一种俯视的张扬和霸气。"应该说孔紫是清醒和敏锐的,那种装腔作势的话语方式是主题性绘画流失观众的主要原因,也是阻碍主题性创作发展的最大绊脚石。

孔紫的这种自我反省与调整,使她的作品更具有人文内涵,在精神指向上更加丰富。这幅1998年想画而没能完成的作品,在孕育了近四年后,以一种更加深刻的面貌呈现在观众面前。渐入佳境的笔墨表现力,从结构、用线、施墨、辅彩都充满力度感和连惯性,突出了"强悍"、"率意"与"厚重"的视觉效果。在刻画人民子弟兵的形象时,那种坚实敦厚的造型特征,既使画面充满张力,又比较真实地反映了他们吃苦耐劳的高尚境界,视觉感受十分强烈。用自己的目光和感情来画画,这既是孔紫朴素而真诚的体会,也是这幅画令人怦然心动的原由。

永不满足是孔紫在艺术上不断前进的原始动力。在人们普遍将个人风格看作一种成熟标志或个人"商标"的时代里,突破与出新往往只会停留在画家的口头上或愿望里,真正关注、研究并在实践中有所作为的人并不多见,因为这需要具备诚实的精神,淡定的心态和清醒的认识。而孔紫显然是具备上述三方面素质的,她的作品也为她的追求与探索提供了有力的注脚。孔紫的每一幅新作都能带给人欣喜和亮点,她具有一双发现的眼睛和心有灵犀的悟性,善于在常态的生活景象中捕捉动人的细节并转换成颇具意味的图像,同时在技术上不断挑战新的难点,在创作中提出问题,并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创造的快感、积累突破的心得。《三伏》与《都市阳光一花围裙》是孔紫近期的代表作,前者表现的是训练间隙的女兵群像,后者塑造了一个从事家政服务的打工妹形象。虽然两者题材的跨度较大,人物身份相去甚远,但均是她周遭熟悉的人和事,她用一种平视的眼光与交流的态度,与她笔下的人物对话,达到了一种"将熟悉的事物陌生化"境界。花季女兵是她笔下常见的题材,这幅画的视点与以往同类题材相比,显得更加自然和亲切。烈日下女兵们坦然而放松的姿态,既是真实景象的再现又超越了训练中苦与累的简单描述和视觉惯性,它使人们在质朴的形象中体会到人物美的内心。缘于自家小保姆的《都市阳光》,角度更加个人化些,同一形象的三种不同姿态以及空间的并置与错位,在视觉上产生了别样的感觉,在强化人物状态,拓宽人物心理空间方面做了有益的尝试,打工妹那种勤勉与自足的情态把握的准确传神。强烈的光感效果,使这两幅作品具有了不同反响的魅力。引入光感既是国画创作技法的一种新尝试,也有力的提升了画面视觉的感染力,同时成为构成了作品主旨不可分割的有机部分。表现光感显然不是国画的强项,也少有现成的技巧技法可资借鉴,谨小慎微地依据素描关系去描画或借助油画技法去渲染,也是当代中国人物画的惯常用法,但它谨毛失貌缺憾十分明显,缺乏或遗失了国画笔墨的精髓和提炼的智慧。而孔紫的这两幅画却比较成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如《三伏》中女兵脸部的明暗交界线、迷彩服的暗部、地面阴影的处理,用精彩的笔墨将线与面准确地"写"出来,从容肯定,不燥不腻。《都市阳光》画中的一缕光线,斜贯画面的主体,不同层次的墨色和富有节奏的笔痕,和谐地构成了一个光线充足的温煦空间。这些具体而到位的表达方式,显然得意于她的笔墨功力和扎实造型,但光有这些是不够的,这只是一个必备的条件和基础,反复实践,融会贯通,有胆有识,才是问题的关键。其实,对于艺术实践来说,脱胎换骨的"新"即使不是奢望,也是可遇而不可求的。针对一个方面或某一点去思考、去探索,专注踏实地研究解决问题,就会有所收获。孔紫的创作轨迹就是一个具有典型意义的个案和例证。

孔紫是勤奋的,孔紫又是淡泊的。她说:"画画支撑起我有些胆怯的自信,一隅生存的空间。"她曾把画画比作"种庄稼",并说:"我对待我的'庄稼'就像对待我自己的孩子,将心血赐予他,只希望看见他长得翠绿,长得茁壮,长得饱满。"当谈到她屡次在全国性大型美展中获奖的履历时,她总是说那是运气,是专家们给予的鼓励。是的,评奖是存在机遇的,但机遇永远只会向有准备的人敞开大门。这些沉甸甸的奖项既是对孔紫多年创作探索的肯定和褒奖,又是对她长期辛勤耕耘的一种回报。

太阳每天都是新的。孔紫朴实真诚的艺术劳动还在继续,我们有理由充满期待地与孔紫一起享受她艺术田地里的丰收。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2/2019-09-17/50190.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书法评论最新 艺评网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