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简历张金玲1951年,生于河北沧州。1970年,考取湖北省话剧团任话剧演员。1973年,在《渡江侦察记》中饰“刘四姐”。先后出演了《大河奔流》、《瞧这一家子》、《从奴隶到将军》、《许茂和他的女儿们》等多部影片。曾荣获文化部优秀演员奖、金鸡提名奖、山东电影节最佳女演员奖。1990年,拜国画大师娄师白先生为师学习书画至今,书画作品曾参加中国电影基金会在日本、伊朗、韩国举办的展览,先后在山东、辽宁、广东等城市举办个展。出版发行由范曾先生题写书名的《张金玲影画集》和娄师白先生题写书名的《张金玲百花集》。2005年,为庆祝中国电影百年华诞,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办“张金玲书画展”。2008年3月,在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举办的“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日本东京展览”及文化艺术交流活动中,其作品《姐妹花》、《观世音菩萨》荣获国际金奖,被授予“中日文化交流使者”荣誉称号。2008年11月,在世界华人艺术家协会举办的“2008世界华人艺术精品大展”、“印尼雅加达展览”及文化艺术交流活动评选中荣获“国际友谊金奖”,被授予“突出贡献华人艺术家”荣誉称号。2009年4月,在江苏无锡博物院举办“张金玲书画艺术品展”。2009年7月,被中国艺术家协会授予“德艺双馨艺术家”荣誉称号。2009年10月,在加拿大多伦多举办“美丽人生画·华彩枫叶情”个人书画展。2009年11月,在北京参加由“东方元素”举办的书画展,与范曾及其弟子朱军、徐斗等艺术界挚友联展。□张致墉 陈建明银幕和宣纸,写下同一个美丽的名字很早就熟悉张金玲,在银幕上。上世纪七十年代的《渡江侦察记》中的刘四姐,《瞧这一家子》的嘉英,《从奴隶到将军》的索玛(后两部获文化部优秀演员奖)。1979年北京电影制片厂的故事片《许茂和他的女儿们》,获金鸡奖提名奖,张金玲塑造的“三辣子”的艺术形象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正如中国电影家协会原主席谢铁骊所说:“我很喜欢张金玲的表演风格,除了天生丽质,她身上那种质朴无华,感情真挚,善良厚道,是表演艺术中很难得的天赋。”今天,作为她三十年前的粉丝,能面对面地聆听她在银幕前后的故事,我心蔚然。不施脂粉的她,一脸自信的笑容,依然透露出银幕上的气韵,美丽得更真实、更自然。当我问到她在银幕上的辉煌之谜时,她回答说:“皆是源于喜欢,太喜欢了。我在艺术的海洋里畅游,以苦为荣、以苦为乐,塑造了一个个银幕形象,为此,有许多观众朋友一直关心我,我太喜欢电影了,我曾想,如果我再活一次的话,我还要去演电影。”画画,起于缘。艺术是青睐金玲的,在她银幕生涯走向高峰时,命运悄然招手引她迈进另一个艺术之门。1990年,张金玲拜著名国画大师娄师白为师,学习国画。起初,她本是陪同儿子学习书画,让儿子感受中华传统文化的熏陶,没想到,她自己竟身心相许,爱上了书画,且孜孜不倦。1995年—1996年,张金玲的书画作品先后参加韩国、伊朗、日本的电影人书画展览,2000年又参加国家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书画展。2005年,张金玲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举办了“纪念中国电影百年华诞——— 张金玲书画展暨《张金玲百花集》首发式”。艺术,用另一双热情的手拥抱了张金玲。我很纳闷,在这么短的时间内,能够画出让书画界认同的灿烂花朵,张金玲女士莫非真有天使的翅膀,那么自如地飞翔在影视和翰墨的天空下?我很想揭开她从影及学画的神秘面纱,而她的回答竟然是这样质朴简单:“一切成功的必然,无非是很多很多的偶然积攒起来的,十七载的光阴,纸短情长。这期间我仍然像投入地拍电影一样,将精力倾注在宣纸上,墨色流云,笔中风情,我在宣纸上看到春天的绿芽,让最美的花含苞待放,让我喜欢的人物在宣纸上定格——— 哪怕是虾、蟹、鱼、蛙、禾草、老枝,也要赋予它们艺术的活力和灵性。”气象与风华,每一幅书画作品都像她好的、美的艺术,真的有一种扬善的力量,如果金玲不是从影而只是从画的话,真不敢想象她的画要美到哪一级了。细观金玲的每一幅画作都是她的眼睛在说话,在述说她博爱之心,向上之意,唯美之宗。她敬写的多幅《观世音菩萨》,其神韵其精神,让凡人在敬而远之的佛面前,有一种仿佛能以言语交流的亲近平和,身心澄澈,万念由善。她的仕女系列,也眉眼传情,红袖香动,秀外慧中,言笑绝佳。她的荷花,无论墨色和线条,结构和意境,都细致而空逸,一笔一画,如诉如歌,墨淡墨浓,亦情亦爱。那《墨荷》、《香远溢清》、《洁情根似玉》、《无声》、《听雨》、《荷塘清趣》、《清凉世界》等作品,让人走进清妙纯美的辽阔,身不由己地被卷进她的艺术氛围之中:“思想当随情致生,枝叶张风响金铃。节婷高远半生愿,花噙暗香渡众人。”她的《蝶恋花》,那孜孜不倦地追求艺术之美的“蝶”,正是勤奋、刻苦、辛劳的金玲啊。那丰硕艳红的花树,正是金玲一步一阶向艺术殿堂耕耘出的一树又一树的花朵啊。至于《声出山泉之间》呼之欲出的青蛙,《一片芙蓉引鱼来》、《细雨鱼儿出》等作品的小鱼、虾、蟹等小灵物,众人皆称秉白石大师的仙风遗韵。她的代表作之一《虾》,著名国画大师范曾为其所题的是“白石遗韵”,娄师白先生题跋是“颇得白石老人之笔意”。白石先生若有知,应为弟子的弟子开怀一笑的。艺术是厚爱张金玲的,景德镇的陶瓷艺术,也永远记住了“张金玲”三个明丽的汉字。在景德镇的“悟泥斋”,陶艺工艺大师余效团先生竟然那么信任她,鼓励她大胆地在瓷器上绘画。她第一次竟也轻松自如地在瓷器上绘画,好比在宣纸上绘画的感觉一样自如,第一次将齐派的虾,永久地画在了瓷器上。当地的民俗,每一次烧窑是要祭窑的,祈愿每一件陶瓷都烧得完美无缺。她说:“是上天太厚爱于我,是景德镇太厚爱于我,后来开窑,开了个满堂彩,我在陶瓷器具画的每一件作品,没有一件是次品,成了景德镇的又一佳话和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