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评网 > 书法评论

平实的魅力——读马海方北京风情画

作者:徐恩存  
  
  作为一位成长于北京,并受惠于“京味文化”陶冶的中国画家——马海方,近年来,以一系列北京风情水墨画,享誉当代画坛。他以《北京风情》、《旧京风情》、《古都风情》、《旧京人物画卷》、《老天桥人物》等作品,展示了他独特的艺术视角与人文情怀,并进而创造性的形成了极其个人化的艺术形式、语言与风格特色。
  
  马海方在绘画题材上所涉及的领域,既是司空见惯的市井风情、世俗人物,又是被许多当代画家疏漏或不屑一顾的凡人琐事;我想,这大概是因为画家置身于社会的“转型期”,在从农业文明向科技文明的过渡中,产生的“不适应”与“陌生感”的心境中,在一种怅然若失的体验中捕获到的即将逝去或已不复存在的生活意象和思绪,这种萌生与孕育在新旧交替时空中的复杂与怀旧的体悟,构成了马海方充满怀旧与平实朴素,而又色彩异样的画面。
  
  怀旧所体现出的忧郁情结与绵长的意绪,是艺术美感中的骄子。马海方水墨画创作,是把目光与笔触聚焦在老北京风情的百姓市井的世态之中,并从中追寻沉淀深厚的“京味文化”的。因此,画家笔下的平民百姓,市井人物都在同一主题下获得了生命与尊严,他们诙谐、幽默、智慧、乐天、达观、栩栩如生地展示出历史文化意味的醇厚与绵长。因此在马海方富有节律、韵律的点、线、色中,不难体会出一种对逝而不复的生活图景与文化遗韵的怀念与追忆。
  
  看得出来,画家的怀旧意绪是“发于情性,出乎自然”的,因而,画面中的人物处理及相互关系,都极其自然平实,也许是由于马海方始终坚持这样的艺术观与艺术方法,所以,他的作品在今日画坛上,以不惨淡经营、不刻意求工、质朴无华而显得独树一帜。
  
  就此而言,画家对题材的世俗化与艺术化的处理中,强调的是外部表象与内部本质的谐调与一,因此,他的不取震撼与轰动的重大题材,不做取悦时尚的效果,在看似平淡与朴实之中,透示出生活本色与人性本色的美感。譬如《磨剪子菜刀》、《进城》、《清秋》、《溜早》、《乐在棋中》、《知音图》、《旧京庙会》与《鸟趣》等,都在平实、散淡之中体现出生活的原汁原味与老北京京味文化的醇厚绵长,北京风情与旧京人物被画家给予笔墨化、形式化、意趣化的处理,即灵动,又质朴,是令人啧啧称赞的。
  
  上述种种,完全是马海方的个人发现、个人记忆与个人话语的表达。
  
  显然,北京风情的种种世相,在马海方那里,做为绘画题材是用来表意的载体的,并时时洋溢着“当下”个人的情趣,尽管如此,它仍然是当代视角与现实美学情调的落脚地。
  
  与同时代的许多画家相比,马海方作品中体现的平民意识也是有目共睹的。画家从平民的角度出发,在众多的平民百姓之中提取创作素材,他不追求人为的起伏跌宕,大起大落,而是去体察,领悟低层“小人物”的喜、怒、哀、乐,去发现“性相近、习相远”的规律,在摒弃深度、高度的同时突出广度,在广度中去展示众生相的复杂、丰富,并进而集中为一个题旨——各有各的活法,怎么着都能自得其乐。这里,艺术的平民视角把生活的丰富性简化为日常世俗的表面意义,而在细细咀嚼中,不难发现表面意义中是深含意味的。
  
  艺术真正价值不仅是要展示出人和他的世界是怎样的,而且还要向我们展示出他所经历的、曾经拥有过的是怎样的。优秀的作品几乎在有一点上是极为相似的,那就是对生活的关注、对人的同情、对善的肯定、对恶的抵抗、对整个文化历史的重视、对本色的守望…
  
  我们在马海方北京风情中的市井人物中,解读到的正是这些;《磨刀图》中辛苦而又乐天的老人,《烤白薯》中善良慈祥的卖白薯老人,《卖鸡毛掸子图》中的平凡而又自信的老人,《早春图》中一群知足长乐的老人…,等等,他们是平民百姓的缩影与典型的概括,虽然不是举足轻重的人物,也没有运筹帷幄的才干风范,但在他们自得其乐,天真平实的心态中,却内在地包含着生活的真谛与价值意义;就此而言,只要细读作品,便不难发现这一点。
  
  可见,艺术不仅仅是一种表现形式,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人生认识与发现。马海方笔下的平民百姓、市井人物都是普通的生命存在、凡夫俗子、业绩平平,形象也并不高大伟岸,然而,他们都脚踏实地的生活着,平凡而本分,从未沉溺于某些荒谬而虚假的境遇不可自拔与无病呻吟。在当下的许多绘画中,我们曾遭遇到此类现象,但马海方对此是不以为然的,对艺术、对生活,他坚持自己的看法,走着一条平实的守望之路;他的艺术姿态与表现形式,不可避免地要落在所谓“轻描淡写”、“无关痛痒”的无深度、无高度的境地上,这倒反而说明了画家对流行的时尚与虚、大、空的“宏大叙事”的背离与瓦解。
  
  “北京风情”、“旧京风情”等作品,无疑是当代绘画中“豪情”淡出的文本。画家以写实加表现的双重手法表达的是一种文化感受,而对“逝去不再”的往昔生活风情的复员。在这里,一个明显的事实是,豪情被淡化,平凡本色取代了雄心壮志,一切都在从容自然与平心静气中得到传达,并由此延伸出特定的形式、语言与风格。
  
  拒绝“豪情”的虚假介入,而采用平静如水的心态与笔调去表现市井人物与世俗生活,它本身就体现出京味文化中特有的精气神;画家笔下各具形态的人们,都自觉而从容地连接着京味文化的气脉,在调皮、幽默、诙谐、智慧、乐天、达观之中又时时显现出温和、亲切、疏淡、泰然自若的文化风范。
  
  马海方的绘画风格与绘画美学思想,无疑是我们时代一个引人瞩目的艺术现象,他与同时代人的作品有一种不相与谋的淡泊感。马海方的作品是纯粹个人化的,他以他的作品,圆满地实现了他对绘画的深思熟虑。在作品中,他不刻意去塑造人物与典型形象,而是减去思想意识的重压,减缓情感的波动,一切都在有条有理与分寸之中,这是他不同于别人的艺术处理,而把一种闲适、散淡、自然、平实的风气流露出来,制造了完全不同于古典文人画与今日主流绘画的别致情调来,让人们看到更接近绘画本体与人性本身的绘画。
  
  多元化的艺术时代,同样需要平实、本色的艺术,马海方因此很合时宜地走上当代画坛。
  
  马海方的北京风情系列作品,价值与意义首先在于他关注的是平民百姓的世俗生活、凡夫俗子的精神状态,营造了贴近平民的现实语境,尽管有些情景已经“逝而不再”了,但它仍能在记忆中留给人们一种因怀恋而生的亲切感,并透出一丝怅惘;针对新与旧的时代交替与社会转型,确定自己的话语与文本,自觉地进行语话实践,说明马海方是一位独僻蹊径的、关注现实与关注文化的画家。
  
  在这个意义上,马海方是以双重的价值取向去构筑自己的水墨文本的,即现实与表现,传统与当代,本土与外来等综合方式、点、线、色、形等来诠释京味文化,使之形象化、当代化、趣味化,并且这种富于现实语境的实践本身,真正体现的是绘画与现实、绘画与大众相联系的关系,为已经麻木、僵化了的绘画现实带来清新与鲜活的生命力。马海方将他的笔墨凝聚在众生象恒定的人文精神上,超越了平庸的描述层面,进入不易过时的境界——朴素、平实,并成为他作品的基本特点,而那种怀旧的忧郁、人文的关怀、人性的重视,以及从容自然的风范,正是一切优秀作品不可缺少的品质。
  
  (作品来源:艺术家马海方提供)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2/2019-09-17/48568.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书法评论最新 艺评网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