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晓阳,1958年生,1979年考入西安美院国画系主攻人物画,1983年考入该院读研究生,1986年毕业并留校任教,没多久,便当上了国画系副主任、主任。然而,他并未就此抱住乌纱,顺顺当当地吃下去。尽管终年事务缠身,经常奔波在外,但专业没丢,在刘文西的指点和鼓励下,倾心书画,全力潜研,将学生时代积累的艺术造诣和恩师的教诲融为一体,流于毫端,挥洒在艺术旅途之中。他严谨的治学方略,倍受推崇。作品构图宏大,造型高雅,色彩浪漫瑰丽的绘画更加引起了画坛的广泛注目。1993年被破格评为副教授,1997年被任命为西安美院院长。
杨晓阳人物画笔墨功夫扎实,作品画寓诗情,神态栩栩。既有传统,又有新意;既有恩师风骨,又有自家面目,体现出广泛的文史修养和独特的美学感受,可谓别具一格,独树一帜。杨晓阳作品成为收藏新热点,是近几年开始的。其画价形成与其作品一样与众不同。研究生毕业时,作品不为所重,三五十元即可收购精品;28岁做国画系主任,画价跟着“水涨船高”,至少涨了两倍;35岁官至美院副院长,其作品平方尺标准价400元比较抢手;37岁坐上了院长交椅,作品立马又翻了两番;2003年12月,杨晓阳幸运地被推举为中国美协副主席,其作品顿时成为收藏界的紧俏商品。2004年11月,杨晓阳的《波斯迎亲》、《黄河艄公》先后在北京翰海秋拍场上以24.2万元和46.2万元成交,消息不胫而走,藏家纷纷跟风,原本民间交易平方尺标准价2000元左右的画价,竟像猴子翻筋斗似的达到平方尺1.5万元,画价飙升之高,速度上涨之快,令人咋舌。
有人说,杨晓阳作品突然拍出平方尺1.5万元的画价有炒作之嫌,笔者认为此拍卖价属偶然现象。拍卖场上出现的高价位往往因素很多,或许是竞买者对其作品推崇所致,杨晓阳不会拿此价作为其作品本身价值或出售作品的惟一标准。杨晓阳作为中国美协最年轻的副主席,美术学院的最高首长,他的作品是否存在以职论价,是否物有所值,还有待时间的检验。近几年书画圈官员在书画市场尤为吃香,职位越高的画家,其作品价位就越高。有些收藏者就是喜欢用画家的头衔、名气、交椅、价码等与艺术水平成正比,他们或是到官员画家的家里去购买作品,或是把他请到各地组织笔会,萝卜快了不洗泥,画价疯涨也就不难解释了。南方有位年轻的艺术学院院长,上任伊始,索画者可谓络绎不绝,其画价半年涨一倍,一年翻两番。后来画价竟比宋文治、亚明等艺术大师的作品还要贵出许多,而且时常出现供需失衡现象。没几年院长易人,该画家一月之内画价就跌了一半,如今已到了无人问津的地步。画家叹息凤凰落地,今不如昔;藏家抱怨,血本无归,何必当初。当然,此事在杨晓阳身上绝对不会出现,但此现象对那些钟爱收藏高官画家作品的人来说值得深思,至少不要步人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