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说公务的繁忙乱杂影响了他对艺术的关注,但这也成就了他的大气厚重、沉凝深邃。他整天和各种类型、各种嘴脸的人打交道,对于“以表察里”观察人物,画出人物的内心世界,人物的立体感,透明度、大有益处。这也是很多一心只管画画,闭门不闻窗外事的人难以企及的。当然杨晓阳把作品集命名为《告别过去》其中肯定也有他心中汹涌的创作激情需要一个更加宁静的环境,全身心投入,以嬗变升华的渴望。
《告别过去》这本画集中,我最看重的是杨晓阳的壁画了,尤其是他的《丝绸之路》,长64米的鸿篇巨制,这是为中国长城博物馆那环形大厅而作的宽银幕巨型壁画。
这是一幅纵深感强,大气魄的作品、画面浑厚而真气弥漫,难以数计的建筑、车船、动植物,服饰道具布置其中,400多个人物姿态炯异,各有神采,绝不雷同,有特写、有穿插、真幻虚实,参差叠加,繁茂之极而不觉拥塞滞抑,体重而气清,犹如一曲雄浑壮丽的交响诗在轰鸣在同旋在轻盈地流动。让你荡气回肠,让你如醉如痴。
这幅作品拉洋片似地展开从长安到罗马一路上的瑰丽风景,有古典乐舞的典雅,民族舞蹈的热烈,飞天的飘逸,西市商贸交易的喧闹,中国民间传说的神奇,龙虎图腾文化的诡谲,有沿途异域风情的奇丽变幻,宗教文化的神奥,田园耕耘狩猎的安憩,还有海上丝绸之路船队与雁阵的穿行……史诗性、全景式的描写,中西结合与时代印记,画面充溢着西方绘画的浪漫情调,印象派的绚丽,写实派的凝重与悲壮,以及中国传统绘画的意境、趣味、诗意、气韵。让你站在这幅画前,油然而从心底生出敬穆之感,显示了画家驾驭大题材的能力。
再就是全长80米长的巨型壁画《生命之歌》,这是一首生命的赞歌、生命的辉煌与生命的绝对不可重复、张扬着一种人性的光芒,不息地奋斗抗争,在天与人、物与我的融合默契之中,提升生命意识。《生命之歌》也是一首和平生活的赞美诗,整幅画面上一派祥和恬静充满着童话的真趣,爱情、劳作、音乐、舞蹈、民俗、传说,你能看到这是一幅理想之国的乌托邦,有着现代感的西方伊甸园与东方桃花源融合的韵味。杨晓阳立足于古典与现代的交叉点上,进行着深度的精神探求和对生命主题沉重的思索。你可以感到这位壮硕魁伟的画家的身躯里,蕴藏着的是一团炽热情感的火焰。还有山水壁画《阿房宫赋》,也给我深刻的印象,飞檐斗拱体现出民族特色的精雅,楼台亭阁隐匿在青绿山水之中的含蓄隽永,画面工整庄严,森然玉立,造型舒展而得张力、而得翩然苍秀之天机。
他的一幅山水画《终南竞秀》,尤其让我感动莫明。杨晓阳是以人物画为主的画家,想不到他除精通工笔、写意、壁画装饰外,山水画还有如此之精深功力。他继承北宗大师关仝,范宽之传统,画得峻赠有骨,简括毫放,笔势沉凝,墨气深郁,尽显苍率荒逸高古之风。
杨晓阳这本画册《告别过去》在给我不断惊异刺激的新鲜。知道他家学渊源,天纵奇才,美院学习期间,更是突飞猛进,艺术日臻成熟,他大学毕业时的国画《黄河艄公》就出手不凡,深得行家赞叹。这幅画反映黄河船工搏击风浪、激流奋进的精神气概,如强弓劲弩之发,威势逼人,给人耳目一新,强烈的视觉冲击。
这是他经过在黄河之畔体验生活两个月,艰苦劳作的收获,与黄河船工同吃同住同拉纤,从精神气质上与船工们融为一体。他创作了大量的速写和素描。上大学时他就以素描见长,深得刘文西老师的赞赏,曾被评为班上素描第一。
还有同时期的《黄河的歌》以及组图《黄河之源》可谓他的黄河三部曲。
《黄河之源》以黄河夜泊的船舱为主图,集中反映船工休息之时的生活片段,富含生活之韵味,以静衬动,给人惆怅之遐思,美妙之憧憬。但见月影浮动,大河涌流,悲切而欢快的唢呐,含着风声水声,在静夜的河面上回荡,那流畅的节奏气息,给人安详静寂,十余个船工,神态自然,仿佛沉入一种诗意的氛围之中。
组图《大河之源》一共七幅,浑然见恬淡,平远显深悠,是一首从容舒缓,充满深切温润,淳厚朴素的抒情曲,母性河流的博大悠远,浩瀚静寂,民族河流的雍容壮美,雄阔深沉,每一幅画中都蕴藏着一种圆转挺括的内力柔韧弥坚的弹性,饱满而内敛的激情跌宕,给人深入骨髓的感动。杨晓阳对黄河的描绘,是投注了极大的热情的,这是他的黄河情绪,是他对祖国对民族的一种至深至爱的自然流露。
纵观杨晓阳创造的自我一格的绘画世界,告别过去的他,站在新世纪的起跑线上,这时,我已不必太多关注他过去的辉煌与成就,他将从零开始,开始了又一轮的冲刺。艺无止境,成功属于苦心孤谐,锲而不舍,勇于创新,永远攀登的艺术家,我们期待着艺术家的杨晓阳,直接云帆济沧海,取得事业上的大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