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陈忱是很久以前的事,而坐下来采访是最近的事。即就是知道他坚持十年所做的中国书画名家影像工程正在受着广泛关注,也仍然没有将之与一个传统文化产业的概念联系起来。前一阵子,陈忱的片子在电视台播出,节目开头,总有三个语汇经由陈忱说出:传统、现代、传承文明,知道这三个词代表了一种陈忱式的做事理念,但是依旧认为做产业是另一范畴的事情,这中间并不具有必然的通道。
只是在最近,在进一步目睹他的诺亚产业越滚越大时,才知道他在趟一条文化与文化产业之路,尽管做得并不热闹,但却显得稳健而扎实。
要做中国的巨匠系列
记者:一份产业要起步,所选的项目很关键。现在我们都知道你的产业是以中国书画名家影像工程作为基础的。我一直奇怪你会选它做你的事业起步。就你个人的资历而言(电影学院毕业,还拍过一些电视剧),你完全可以有另一种选择。
陈忱:一个人做事,总会有一些说不清的机缘。像你所说,也许我可以继续拍电视剧,或者投资娱乐圈,大概会比今天风光很多。但是当有些事情突然出现在面前,并且激起你最大的生命冲动时,那些虚的东西反而不重要了。
大约是1990年左右,我在电视上看到一部专题片,到现在我也忘不了它带给我的冲击力。那是一部日本人拍的纪录片,名字就叫《巨匠系列》,记录的都是日本国画家的事情。那种画面、那种用光与剪辑手段,你只能说无可挑剔。你能看出那种精致里面不仅是技术上的因素,同时还有他们的人对待传统的虔敬。而回过头来想想,那些东西的源头是在中国啊,但我们自己却没有这么一部巨匠系列。从那时起,我就知道我陈忱要做的事情了。
记者:那时你还是电影学院的一名学生,想来最初的起步阶段一定很艰难。
陈忱:那是当然。好在那时我还不算孤立无援。有许多书画名家都肯帮我,像刘炳森、欧阳中石等,资金是在别处赚一笔就投一笔进来。
记者:那时就很清楚自己在做—份传统文化产业吗?
陈忱:是在做的过程中慢慢悟出的。当然还有一些信念在里头。总之我不喜欢在做一件文化事情上总扮演一种悲壮角色,总在说服别人投资,总是赔得一塌糊涂。我觉得这不是一个当今的文化人应有的状态。做得多了,投资人也会心有余悸,反而对文化产生不信任感。所以我会在做事的过程中摸索一些规律。就我个人的体验来说,开发一项传统文化产业是有着别的产业所不能比拟的优势的。因为是长线投资,所以资金上可以一点点来,并不需要一下子拍一千万进去。
在事物的本身找感觉
记者:你现在不仅在拍中国书画名家,而且在拍中国宗教名山、中国名人故居系列,对于你所选定的传统文化产业项目,能给我一个相对的标准吗?
陈忱:我喜欢在事物本身找感觉。因为是一种记录工作,我当然希望把中国最本土的传统文化精华部分用最现代的传媒进行包装、经营。中国文化有五千年到七千年的历史,我认为越是深入,文化产业的商机才更大。文化产业化的目的是更好地进入良性轨道,重新去打造传统。就项目来说,我认为我选取的都是中国传统文化最基础的那一部分。它们都是立足在中国传统文化外延的有效区域的。它们值得被记录,属于可传之统,或者是值得记录下来的不变之统。
记者:刚才你说到了一个词:打造传统。我们眼下看到的许多标举着重塑经典的产业运作行
为,其实是在破坏经典。传统文化的产业化最使人疑虑的也就是这点。所以大家一看到哪部名著被改编了,都会忍不住说:得,又糟蹋了一部。有时候我觉得任何人做传统文化产业,都处在两难之中。你面对的是中国几千年文化中最博大精深的部分,你想创效益,到底应该怎么做?
陈忱:文化经营者当然要赚钱,但还得有对传统最基本的态度。南京中山陵你去过没有,那些台阶设计得是否非常科学而舒服,为什么会这样,因为设计者投入了自己的热情。他是真正把崇拜融在设计中了。这种态度很关键,因为它会奠定一件事情最基本的品质。我所做的纪录无论是书画名家也好,宗教名山也好,我都尽量使它接近于一种具有良心品质的记录。
记者:但是书画名家记录要达到这一点,我以为是最难的。死去的人有定论,而你要面对的是活着的艺术家。你如何为他们做判断,哪些是值得记录的,哪些不是呢?这其实已涉及到艺术的判断而非单纯良心品质的问题了。
陈忱:我有两个基本原则,一是看一个艺术家的原创性,另外就是看他能否为中国文化史上增加新因素。这当然不是靠我个人的直觉说了算,我会有真正的学者群来支撑,同时体现出记录的意义。一个人师出有名,我们尊重;师出无名,我们也尊重。传统是流动的,所以不能说,只有黄宾虹、李可染的山水是山水,再往下发展就不是。只有建立这样的认识,你才会在记录那些隐隐逝去的传统的同时,不漏掉一些新传统的萌芽。
记者:是作为未来的经典被纪录?
陈忱:不一定是,但它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轨迹,留下来可以等后人评判。黄胄先生画马,你可以说它有激情,有生活的炽热气息,而没有徐悲鸿先生笔下之马的文人马的感觉。但这就是美术史发展的轨迹。当然也应该记录下来。
记者:你所做的记录都是历史性的,我注意到它们的时间跨度很长。像中国书画名家影像记录工程,一做就是十年,目前还在继续。中国宗教名山,一座一座地拍,也非一时半会儿就能拍完。现在是个瞬息万变的社会,市场的商机也是稍纵即逝的,不知道这样的做事方法针对一个传
统文化产业来说,是不是有效?陈忱:我所做的项目都是长线投资。
你可能会觉得它的回报太慢。其实有些回报是在过程中就得到了。比如我们可以一边拍书画名家一边制作相关VCD、DVD,我们还出画册,像《董寿平影像艺术集》、《黄胄影像艺术集》等,再就是办展。我们在美国及东南亚所做的《中国书画名家》影像艺术展是美国《世界日报》连续报道的中国画展。它让我看到了这项工作在海外的前景。当然我们还有画家作品的积累。诺亚现在的项目当然不止这些,还有演出部分。但是它们仍是建立在书画基础上的运作。我们现在正在筹划的歌剧《武则天》,就是想把它做成商业一体化的东西。我会把书画名家中的大部分内容以及收藏部收藏的靠近唐以来的作品运用到舞台上来,还会让我们所拥有的画家去临摹盛唐时期皇宫里的绘画。
书画一直是诺亚产业最基础的部分,而它的长线操作构成了诺亚产业最可贵的东西———非盗版性。在我记录的传统文化中,有一些传统正在逝去,还有一些正在新生,它是流动的,很多情况就发生在历史的一瞬间,而我把它定格。这种记录是被赋予了时空意义的,也就不具有盗版性。别人不能替代,也就抢占不了你的市场。
记者:我听说你做歌剧《武则天》演出,还要开发相关产品,这当然是国际上通行的商业一体化的运作。只是不知为什么,美国人可以把《泰坦尼克号》做得很成功,中国却不见谁把孙悟空做得成功。我不知道这中间的症结出在哪里?而且很担心你会不会成功?
陈忱:美国人进行商业化运作,其中盛载的是美国精神。而中国人只看到了方式,而忽略了对自己本民族经典的内在把握。于是就偏离了本质,因为你都不知道经典好在哪里,哪里谈得上让别人买账。
我选择做《武则天》,而不是做《文成公主》,是因为我认为武则天这样的人物题材最可以在舞台上展现出盛唐气象。而梦回唐朝,不仅仅是中国人最心底的梦,也是韩国人、日本人的梦,因为他们的文化与这里是一脉相承的。如果运作得好,我不担心它没有观众。
当然,现在说成功不成功还为时过早,但我一直认为,中国人这方面做不好不只是一个钱的问题。中国的文化产业与西方文化产业最大的区别在于环境的不同,大家消费也不同。它做一件事花1000万美金,到了国内未必真需要那么多。这时候有一份人文情怀反而更重要一些。
海外资金与海外市场
记者:现在大家做事都注意到了海外市场,于是都在寻找一种东西方都兼顾到的点。人人都觉得李安的电影是成功的范例。而你是强调本土化的东西的,你认为这会限制你的海外市场吗?
陈忱:就我所做的项目而言,我都是面向国内与海外市场的,但如果因为它的局限让我改变做事的角度,我大概不会。
记者:那有一份外国资金投给你呢?
陈忱:我得选择。就拿拍中国书画名家影像记录来说,它介入后期的剪辑拿去做海外的版本,可以。但告诉我必须怎样拍,那不行。我不是说拍一部美国式的《花木兰》有多不好,人家也很赚钱,只是因为我是做中国传统文化产业的,如果我们的后代只认这样的《花木兰》,那是我们这些从业人员的耻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