岁在壬午,时值中秋,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山西晋中民间艺术界人士和西苑出版社同仁,共聚北京金台饭店,隆重举行《晋中双宝———常家庄园、王家大院》大型画集首发式,同贺这项深具意义的文化工程取得圆满成功。
《晋中双宝》大型画集,是由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冯骥才创意,北京西苑出版社精心编辑和制作的艺术精品。画集运用高超精湛的镜头语言和优美清新的文字,对我国最大的古民居建筑群———晋中常家庄园和王家大院进行了全景式的展示,深入开掘了这两座地面文物的文化内涵,充分揭示了蕴含其中的历史、艺术、科学价值。画集在为读者提供高质量的精神食粮,使人获得美感享受的同时,也唤起大众抢救与保护民间文化遗产的意识。
晋商文化的经典
晋商文化是山西在历史长河中创造的灿烂文化中最绚丽、最优美的乐章。三晋商人以敢为天下先的雄才大略,财取天下的胸襟抱负,将中国明清时期的商业、金融业推向高峰。富甲天下的晋商不惜工本营造自己的生活家园和精神家园,创造了中国民居建筑史上的鸿篇巨制,也留下了一笔丰厚的精神文化遗产。常家庄园和王家大院便是其中的杰出代表。
榆次常氏家族,是明清时期晋商中的佼佼者,中国外贸的第一世家。他们不畏艰辛,艰苦创业,开创了可与汉唐“丝绸之路”并称的中俄茶叶贸易之路,常氏子孙奔走闽南沿海至欧洲腹地的万里商旅凡150余年;他们提出“学而优则商”的家训,以独特的治家理念,造就了数代儒商奇才,打破了“富不过三代”的历史定律,使家业延续近200年,获得“中国儒商第一家”的美誉。常家庄园兴建于1768年,占地60万平方米,至清末民初,随着常氏家业的凋零而衰败。
灵石县王家大院,原为晋中儒、官、商大族王家的宅第,占地15万平方米,始建于1726年。王家大院依山就势,负阴抱阳,层楼叠院,错落有致,布局与结构蕴含十足的理性与法度,反映了独特的“儒、官、商”合一的文化思想,是中国建筑史上少有的杰作。王家大院内的砖、木、石雕,题材繁多,内容精彩,刀法娴熟,技艺精湛,为清代建筑装饰“纤细繁密”的典范,堪称“一粒粟中藏世界,半升档里煮山川”,因此有“华夏民居第一宅”之称。然而,历经岁月的风雨、历史的风尘,王家大院也已残损。
到了上个世纪八十年代,这两处历经沧桑的古宅大院,都已湮没在数百户居民的烟熏火燎之中。
沉甸甸的历史责任
“两处遗产留给后人的,不仅仅是美学的享受,而且是精神与物质、经济与文化方面的传承与影响。对历史文化的钩沉和对文化遗产的继承,绝对不能忽略创造历史文化的精神力量。我们在赞美其艺术魅力的同时,还应该感到一种沉甸甸的责任,那就是要在守护好历史基业,创造新的辉煌。”榆次区委书记耿彦波看出了这两处荒芜倾圯的古宅院的巨大价值。他说,“一个失去传统文化根基的民族,是一个肤浅的民族;一个失去历史遗存和记忆的城市,是一个令人悲哀的城市。在处理文化保护与发展的关系上,必须坚持开放与守护并重,传统与现代兼容,开发与保护并存,经济与文化互动。在晋中这样一个民间文化遗产比较丰富的地方,保护工作更是任重道远。”
这种对中华历史文化的挚爱,渐渐地从一种文化修养、文化情怀升华为文化责任感。正是有了强烈的责任感,从担任灵石县县长到担任现任职务,耿彦波带动群众,在开发浪潮此起彼伏、“旧城改造”遍及城乡之际,却能守住心灵的“净土”、看住先辈的基业,没有将这两处古宅大院改造成高楼大厦,而是遵循“整旧如旧,保持原貌”的原则,以对待文物的方式精心整修,将散落在民间的同时代建筑构件、文化碎片,集中起来,对残破的古宅民居修补、复原,力求原汁原味、原模原样地光复旧物,达到复古如初的效果。古物重光,再放异彩,在《晋中双宝》画集中得到充分展现。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副主席冯骥才认为,这为其它地方保护古民居、古村落、历史街区等历史文化遗存,提供了一种范本,一种着眼于本来的价值观,一些具有创造性的可操作的方法以及一些必须遵循的准则,实在可喜可贺、可钦可佩。
保持民族的特性
我国民间文化历史久远、形态丰富。但由于历史原因,民间文化从未得到系统整理,人们对民间文化的珍贵价值认识不足。在现代化大潮中,民间文化正面临困境:民间艺人急剧消失,民间文化形态迅速消亡,民间艺术日渐衰落。祖先留下的千姿百态的民间文化和历经万千年的乡土艺术、民俗器物,没有得到完整记录和保存,一旦毁灭,就无法再生。就像物种灭绝影响自然生态环境一样,民间文化形态的消亡必将影响文化生态的平衡,进而削弱民族的创造力,影响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晋中双宝的修复和开发,不仅促进了当地经济、文化的发展,同时也为中国民间文化抢救工程提供了经验,发挥了示范作用。以出版物的形式浓缩其历史形象、提炼其文化内涵、升华其人文精神、扩展其社会功效、最大地实现其存在的价值,西苑出版社策划出版这本画集,做了件功在当代、利在后世的好事。
《晋中双宝》出版发行之际,正值党中央、国务院大力扶持的中国民间文化遗产抢救工程启动之时。这次对民间文化进行国家级抢救、普查和整理的巨大工程,填补了历史空白。同时也是进行文化寻根、唤醒民众文化意识、普及优秀文化遗产的文化行动。作为这项工程的发起者,冯骥才深感责任重大。他在《晋中双宝》画集首发式上意味深长地说道:“中国民间文化就是中国老百姓情感的载体,它是中国民族文化的重要部分,永远是民族文化的源头与根基。应当好好地去认识它、保护它。在经济全球化的时代,我们更应守护好传统文化的根基,保持民族的特性。”
无以计数的中华文化遗存、民间文化遗产,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财富。将它们完好地继承下来、传承下去,是我们这代人的历史责任。这也是我们应当从《晋中双宝》画集中获取的教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