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泥塑训练的目的
泥作为一种在雕塑艺术的基础教学中最容易上手,并可反复使用的可塑性材料,在我们的教学方法中和理念上,是有很大的可进一步发掘的潜力,我们在以往的教学中,对于“形”的概念的理解和强调,基本上是到位的,对学生的要求也是明确的,既以雕塑家的眼光来看“形”以及对基本形、整体观念的强调,特别是在人体写生训练中所贯彻的大的动态、重心、比例、模特的形体特征等方面,形成了一个较为完整,旨在训练学生掌握基本写生能力方面的教学体系。但是在培养学生对泥塑语言有个性探索的要求不够重视,没有看到学生做为一个个感受自然的个体,对模特的形体感觉是多样性的,对泥这种可塑性材料的体验也不相同,从而形成在观察、感受、造形表现多种可能。我们以往对学生的要求是一种单一的观察、理解“形”的方法及评判标准,以致塑造手法(中央美院雕塑系的泥塑传统)从而形成一种误导,认为只有附合我们所提倡的这观察、理解表现模式的,并达到一定力度的学生作品才是附合教学要求的。其实这种要求(或模式),只附合一部分学生(有时甚至是个别学生)的形体感觉的特点,使其在这单一的模式中表现得如鱼得水,得到教员肯定,从而形成榜样作用,对其他同学产生影响,特别是对有另类形体感受及材料感觉(往往是很有艺术天才的个体)造成强大的心理压力,使其被迫放弃自己的个性感受,(往往是很可贵的,有个性的雕塑语言的萌芽)去追赶老师提倡的那种陌生感受,当然,人的感觉也是有共性的,通过一定的强迫训练是可以使学生(至少是大部分学生)理解并掌握一种强加于个性之上的统一样式。只是由于适应性的不同,而在这一统一标准面前显出不同表现力度,而其中那一小部分具有鲜明的另类形体及材料感受性的个体,则会在这种统一标准面前显出极度的不适应,甚至被淘汰出这一体系。我们知道艺术是人类对自然包括人自身的存在的感受、知觉的结晶。现代艺术是建立在对人类感受、知觉的个体性的维护和发觉的理念上的,使艺术家(做为“人”)通过艺术的创造的过程,开掘自身创造潜能,从而达到美学意义上的自我完善,同时影响其他个体,激发其自我的完美的欲望。如果我们对以上的理念有所认同,那我们自然应该考虑将我们艺术教学的理念做一些调整,具体到泥塑教学方面,我自然不会将在雕塑发展史的某一阶段所形成的艺术样式和训练方法做为我们今天培养艺术家的唯一的教条,我们前面提到人对自然的感受的个性特征,及人类感觉的共同性,对两者之间关系的理解,决定了我们的教学理念,另外我们应该在当代人类艺术发展的平台上找到自己的位置。我们不但要把古代、古典艺术的成就看做艺术教育的内容,更应该把现代及当代艺术理念做为人类艺术成就的结晶提供给学生以此作为前提,来思考泥塑训练的方法,我们要找到一种多元的,因人而异的鼓励方式引导学生对自己的雕塑语言进行探索。泥塑训练是雕塑系基础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所谓基础教学是为了培养学生,在以自己的雕塑语言说话时需要的“底气”,而不是一种强加给他的,一种曾经(或仍然是)被视为正统的“发声方法”。何为“底气”?它其实是艺术家在运用自己艺术语言时的自信,以及把自己的东西表现“到位”的力度水平和一个雕塑家在寻找自我艺术语言时所需要的顽强。
我们一直在教学中尽量避免学生对个人风格的过早追求,认为这种追求会阻碍学生基本能力的发展,我们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这种对自我风格(雕塑语言)追求的强烈愿望的限制,使学生对在学校里所学的东西产生逆反心理,大有“走了弯路”之感,我们现在知道学生在训练中表现出来的对自己的雕塑语言的个性追求是应该使教员感到兴奋的,因为它是我们在个性化教学中与学生沟通的切入点。从根本上来说,我们所提供的泥塑训练(人体写生)是为了使学生通过对人体这一自然界中较复杂,并且对我们来说,既熟悉又陌生的存在的观察和理解来了解并掌握自然界中形体的变化规律,至于感受的强度和内容,因人而异,表现出来的冲动也不同,我们知道人也是自然的一部分,既然赞美大自然的无限丰富,我们当然也欣赏人的感觉的多样性。因此我们对学生的要求应该在个性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教学互动。教员帮助学生发现自己本身具有的和将要产生的雕塑家的品质。其实雕塑发展到今天我们已经看得很清楚,从来就没有一个固定的单一的理念和样式来决定雕塑语言好坏。我们在为学生提供训练时所提出的建议,应该是具有包容性的、多元的、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理解力,在这里要特别强调的是,这种观察力和理解力的培养是个性化的引导,也就是建立每个学生自己对模特儿的感受,对材料的使用偏爱的基础上的,使学生将自己的感觉统一起来,加强整体观念,使学生明白怎么整理自己的感受,将观察与塑造手段统一于鲜明的整体观念之中。
二 训练方法
怎么才能把我们上面谈到的理念运用具体的日常教学当中呢?
我们首先要使课时的安排具有个性的,互动的特点,给学生更多的自由,既然我们的训练旨在培养学生观察、理解、塑造能力,那我就不必要求每个同学都在同一时间,做同样的数量的作品,每个人感受自然的方式,频率是不同的,接受和处理信息的速度和能力也不一样,这个学生需要的训练模式和周期不一定适合另外的学生。教员应该为学生安排(与学生商量)适合他本人的训练,至少教员在这个问题应该灵活掌握。
因为我们都不希望同学们在那里“磨”,也知道“磨”不出来,为什么不让同学们按照自己的节奏“走”呢?回到了我们前面谈到关于训练的目的上,是要学生们都按照一个模式走观察理解塑造,以至所有的学生的作业象一个模子扣出来的呢?还是根据每个同学不同的艺术个性,以他自己独特的感受,并按自己喜爱的手法塑造呢?如果是前者,那毫无疑问我们按照严格的课时,统一的要求来训练,因为我们要达到训练共性能力的目的,使学生具有一种固定的公认的“具象写实功夫”。但如果后者是我们教学特征,那么统一的要求显然是没有必要的,其实,经验告诉我们,课时的长短不能决定学生是否掌握整体观念的问题,看形的方法也磨不出来,学生是否“开窍”取决于学生主动的去思考,并保持注意力高度的集中的时间的长短如力度,每个学生所具有这种“定力”不一样,时间的长短不同,就像有人善短跑,有人善长跑,有人喜欢走路一样。
在课堂上我们发现在这种学生们注意力高度集中,感受特别活跃的时间里,如果教员点播适当学生最容易“开窍”,观察力理解力都会明显提高。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