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艺术是造型艺术之一,它与雕刻有着密切的关系。早在公元前14、15世纪,我国古代的建筑已有相当的成就了。到了周朝;尤其是春秋的后期和战国时代,建筑有了进一步发展,京邑的台榭、宫室相当宏大,宫室内外的梁柱斗拱上面都有了装饰,墙壁也有壁画。如河北易县发掘出的文物有双龙纹瓦当、兽面半瓦当、双鸟纹半瓦当、蝉纹瓦当、山形纹砖等,说明当时的建筑已经运用雕塑来装饰了。
中国建筑在世界建筑中独树一帜。我国是多民族的国家,各民族的建筑随着各自的生活风俗习惯以及不同地区的材料和技术,创造了具有不同特点和不同形式的建筑。如伊斯兰教的建筑喜欢用斗拱或文字作装饰;藏族善于建造规模宏伟的高建筑;蒙族为适应游牧生活的需要,帐篷或住屋——蒙古包和另一种形式的喇嘛寺庙都有独具的民族形式及鲜明的民族风格。由于几千年长期的文化交流,各民族间的建筑仍有许多共同的特点。通常我们对住宅、寺庙、宫殿、坛、塔、陵墓等等的概念,总是指一个由若干个体建筑物组成的组群而言。规模较大的建筑群,往往在建筑的正面大门前布置石狮、牌坊等装饰性的雕刻建筑物。如北京故宫这样举世闻名的大建筑群,在天安门前布置着由白色大理石建成的七座拱桥,上面装饰着雕刻;两旁还有石狮和华表,在华表上刻着生动的云龙浮雕。在故宫内部太和殿、中和殿及保和殿前二侧布置着铜狮等动物雕刻,重檐歇山屋顶上也有龙、凤、鱼、兽、神等装饰雕刻。有了这些雕塑,使这些宫殿显得更加宏伟富丽、气概不凡。
我国古代的建筑,善于利用自然环境创造气氛,使建筑与周围的环境及自然景色巧妙地有机地结合在一起。一种办法是在寺庙前建造石塔,如南京栖霞山上有一座五代时的五层石塔,建立在一个精美的大石台座上,周围绕以石栏;塔下须弥座束腰部分的浮雕是释迦八相图,每块浮雕构图生动、体形概括;上下枋上雕刻着莲瓣浮雕和彩画图案,塔身第一层有四大天王浮雕,各层的四周布满千佛雕塑,全塔可以说是一个精致雕刻的艺术品,也是我国古代雕刻与建筑结合精美的代表作品。
雕刻运用在庭园建筑和一般住宅上也是很普遍的,如北京的颐和园和苏州、无锡、扬州一带的庭院建筑,梁、柱、窗格、栏杆等上面都有极精巧的圆雕、浮雕和镂空雕,有的与建筑结合得非常巧妙,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平。
在外国,雕刻与建筑相结合更为普遍,如举世闻名的希腊巴底隆神庙(公元前447~438)是奉祀保护神雅典娜的一座大理石建筑,装饰着125.08米长的饰带浮雕,回檐的90块高浮雕和东西两面三角墙的二组雕刻,与建筑结合成一个整体,无论构图、内容、形式和作品艺术处理,都是世界美术史上的伟大典范。
中世纪的哥德式建筑也是著名于世的,它的特点是:整个建筑造型向上向高向尖塔形发展;正堂有尖弓形的穹窿与大量粗大的支柱,窗多墙少;在正门洞内外上下装饰着无数雕塑,在建筑外表雕着细巧的装饰雕花纹以及五颜六色的花玻璃窗。这些建筑如此富丽豪华,都与雕刻装饰分不开的。
文艺复兴时期伟大的雕刻家米开朗基罗也是一位建筑家。他晚年设计的建筑,如圣罗伦佐教堂、美第奇小礼拜堂、圣彼得教堂和加必多利广场行政建筑群等,根据不同的建筑造型来设计雕刻,有的放在壁龛上,有的布置在大厅中,有的竖立在建筑正面。他所设计的雕刻都是建筑的统一体。从以上这些例子说明:不论中外,建筑与雕塑二者的关系是非常密切的,一般是雕刻从属于建筑,是建筑的组成部分;但有的建筑是为雕塑而存在的,所以两者是一个统一体。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