连环画是我国传统的艺术形式,历史悠久。最早的、具有代表性的连环画当属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漆棺上的《土伯吃蛇》和《羊骑鹤》两组时属西汉的故事画,虽然情节简单,但具连续性和故事性,为连环画的雏形。
到了清末民初,有了石版印刷,连环画艺术趋于成熟和巩固,刘伯良绘制的《薛仁贵征东》是第一部加文字说明的连环画。1925年,上海世界书局出版了《连环图画三国志》、《连环图画水浒》等之后,现代流行的连环图画模式和名称才全面应用和确立起来。至于连环画在画面上“开口”讲话,是受1929年在上海上映的我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歌女红牡丹》的影响之后才普遍采用的。
1932年以后连环画才真正红火起来,一批声誉很高的连环画名家如连环画界的“四大名旦”—— 绘画作者朱润斋、周云舫、沈曼云、赵宏本受到广大的欢迎。到了40年代,钱笑呆、陈光镒二位后起之秀又加入其中。如沈曼云绘制的《伏虎女侠》、《豹儿》和周云舫绘制的《二十八宿》、《夜半歌声》等,因书盒上标有“保证亲笔绘画”的字样,曾成为畅销的连环图画。
新中国成立以后的1949年~1966年,为连环画的繁荣期。
这时的连环画主要以土地改革、镇压反革命、爱国增产运动、三反五反、抗美援朝、中苏友好和合作化高潮、总路线、大跃进、人民公社、三年自然灾害以及人民代表的选举、宪法和婚姻法的公布等国家大事、以及政治战线和生产战线上涌现出来的众多新人新事等为题材,注重写实。如《山乡巨变》、《穷棒子扭转乾坤》、《朝阳沟》等都极具时代特征,是连环画收藏的一个最重要历史时期。
而反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的作品,更被读者和收藏者所看中。如丁斌曾和韩和平绘制的《铁道游击队》、罗兴和王亦秋的《林海雪原》、顾炳鑫的《渡江侦察记》等,一再印刷。
至于那些经典名著、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宫廷轶事等古典题材的连环画,更是量大质优,其传统的绘画技法和鲜明的艺术特色,为众多读者和收藏者所喜爱。其中《三国演义》、《红楼梦》、《水浒》、《西游记》四大名著连环画和《西厢记》、《白蛇传》、《木兰从军》、《桃花扇》等精品佳作,成为收藏者求之若渴的目标。在这个时期,不仅连环画在国内的销量不断上升,同时在国外的声誉也不断扩大。
“文革”期间的遭劫期。
十年文革,连环画同其它行业一样受到冲击。在1966年5月到1969年的三年半时间里,几乎成了连环画创作的空白期,上海人美出版社于1966年4月出版了最后一批系列连环画《毛主席的战士——廖初江》、《毛主席的战士——丰福生》、《毛主席的战士——黄祖示》之后、只有几部作品问世,如《无产阶级硬骨头麦贤得》、《公字的凯歌》、《无限忠于毛主席路线的好干部门合》。而连环画的再次复苏是自1970年初至“文革”结束,甚至在1975年四届人大之后还出现了一个不小的创作高潮。
这一时期的连环画基本总结和反映了“文革”各个发展阶段的每一件大事,对连环画的延续和繁荣,应该说是功不可没,为后人了解这段历史留下了比较形象的文字和画面。对于今天的收藏来说,也是一个相当重要的时期。
值得一提的是,“文革”题材连环画为读者所赞赏的也不在少数,董辰生的《黄继光》、赵宏本、王亦秋的《小刀会》、刘大为的《小骑手》、刘继卣的《鸡毛信》和《东郭先生》等,都博得连迷们的青睐。
“文革”以后的鼎盛期。
“文革”以后的1977年至1985年为连环画创作的鼎盛期。在1981年和1986年的全国连环画创作评奖中,展现了一大批图文并茂的连环画作品。
1976年以后,大量揭批、声讨林彪、四人帮罪行的题材连环画大行其道,受到读者的喜爱,如《张志新》、《于无声处》、《三个法庭》等。十一届三中全会后,连环画题材大多以改革开放、“四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题材,如《人到中年》、《开市大吉》、《蒋铸英》等,人物塑造神采各异。
除现代题材外,还有不少反映革命斗争的作品和外国名著,特别是古典作品居多,诸如文学名著、历史故事、民间传说、奇闻轶事、传统神话、名人传记等。其中脍炙人口的有雷德祖的《斯巴达克斯》、贺友直的《十五贯》、黄全昌的《海瑞罢官》等。
这一时期的出版发行数量也创下了历史纪录。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再版重印的五六十年代精品佳作,如《夺印》、《战上海》、《屈原》、《杨家将》、《杨门女将》、《东郭先生》等受到广大连迷的青睐。
八五开始的“波谷”期。
1985年以后直至今日,为连环画的“波谷”期,当1984年末连环画发展到一定的高峰时,由于出版发行量过大,导致大量积压,而创作主题的集中和重复,造成版本过多过滥,导致连环画走向其反面,失去了读者,使连环画的兴旺局面,逐渐变得冷落萧条。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