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最有趣的特征之一,在于它是多种因素的综合体,一个因素总是影响另一因素。例如就影象清楚度来说,曝光组合的选择就能影响清楚度,当提到影象清楚度时,许多摄影者首先想到的是聚焦。然而,照片之所以不清楚,除了聚焦这一因素外,还有一系列的因素,如被摄体的移动,相机的震动,镜头的污染,景深不够,曝光过度,光渗,显影过度,胶片或镜头上有潮气等等。
这里我们要讨论的是选择曝光组合时,对摄影清楚度有影响的三个因素,即景深、被摄体的运动和相机的震动。对一个具体拍摄对象决定曝光组合时,这三个因素有时会互相矛盾,满足了一个因素,另一个因素会产生问题,这就需要再三考虑选择怎样的曝光组合最适合你的表现意图。下面就这三个因素分别加以分析。
景深
从理论上说,当镜头聚焦于某一点时,只有这一点的物体能在胶片上清楚地结象。但是实际上,在焦点前后的一定范围内的景物,在胶片上的结象也是较为清楚的。这个范围称为“景深”。请注重这里使用“较为清楚的”修饰词来形容清楚度,是很有道理的。我们举个例子来说明,假如你用135胶卷拍摄一个人物的头部特写,焦点是聚在眼睛上。假如是接触印相,那么,在这张135照片上,从被摄者的鼻尖到嘴以及耳朵很可能是全部清楚的。假如是小倍率放大,则在放大照片上,被摄者的鼻尖和耳朵就不是你想象的那样清楚。当你用这张135负片放大为12X15时的照片时,又会发现真正清楚的只有被摄者眼睛前后的一小部分。然而,假如你把这张12X15时的大照片放在一个架子上,并后退十英尺远观看,这时,你又会发觉照片上影象的清楚部分增加了。如再后退一些,则会感到照片上的影象全部都清楚了。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必须用“较为清楚的”修饰词来形容由景深产生的清楚度。这种“较为清楚的”意思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制作照片的大小和观看距离这两个因素。
为了从理论上真正弄懂景深的含义,有必要先弄懂一个概念,这就是模糊圈。
一幅画面,看起来是清楚或不清楚,在于眼睛对画面上各个细部的分辨能力如何。能分辨则感到清楚;不能分辨则感到不清楚。
当镜头聚焦于某一光点(影象是由无数光点组成),在胶片上产生的影象并非真正是一个点,而是一个圆圈。不管这个圆圈多么小。直径都是可以测量的。这种在视觉上是一个点的最大圆圈称之为“模糊圈”。由此可见,对于放大为同样大小的照片,较小的底片比起较大的底片来说,模糊圈应该更小些。相机上的景深刻度也就是根据模糊圈来确定的。
假如,制作大幅照片,或者用高倍率放大负片中的一小部分画面,便会发觉预定的模糊圈太大了。这样,即使是在相机景深刻度范围内的景物也会令人感到不清楚了。同样的道理,对于放大为相同大小的照片,小底片比大底片的模糊圈应该小些,才能取得清楚的效果。因为小底片的实际放大倍率来得大。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要想取得较为清楚的影象,就不能死板地应用相机上的景深表了。而应该自己确定更为实际的标准。最简单的方法是使用大一档光圈的景深刻度。也就是说,假如实际使用f/8拍摄,景深范围则按f/5.6的最深来把握。
除了上述因素,在一张照片上,景深的大小取决于三个方面:镜头的焦距、光圈的大小、相机到被摄体的距离。
镜头的焦距:镜头焦距越短,景深越大;镜头焦距越长,景深越小。
光圈的大小:光圈越小。景深越大;光圈越大,景深越小。对于一只具体的镜头来说,当聚焦在某一距离,景深与光圈大小直接有关。然而,实际上对任何镜头来说,都有某种最佳光圈,比最佳光圈小的光圈,尽管能产生更大的景深,但从艺术的效果来看;将是使影象的清楚度降低而不是提局。
相机到被摄体的距离:一般地说,相机离被摄体越远,景深就越大。反之,景深就越小。
把以上这些因素综合起来考虑,可以清楚地看出,假如想尽可能得到最大的景深,那么就应采用短焦距镜头,小光圈和较远的距离。假如想尽可能缩小景深,那么就应采用长焦镜头、大光圈和近距离。应当根据画面的实际需要适当地使用这些技术。
被摄体的运动
被摄对象并非都是静止的,大量的被摄对象都是在运动之中。拍摄动体有两种方法:或者用足够快的快门速度把动作拍摄下来,使之产生非常清楚的影象,或者用较慢的快门速度使之产生一定程度的模糊影家。模糊的程度取决于所用快门速度的高低。根据照片的具体情况,模糊的影象可以表示运动的速度,也可以表示某种幻想或说明拍摄技术不高。
通常,拍摄动体时,可以预先决定要怎样拍摄这个动作。是用高速度把动作拍摄清楚呢?还是用慢速度追随拍摄?是要使影象极度模糊呢?还是使影象中的主要部分清楚而次要部分模糊?让我们来看一下如何取得这些效果。
清楚的动作。只要能有足够快的快门速度,就能把任何动体拍摄清楚(当然拍摄者的反应也要相当快)。然而,大部分镜间快门的最快速度仅限于1/500秒;大多数焦点焦面快门也只能快到1/1000秒。当时速为30英里的动体在25英尺以内,从相机前面横飞而过时,即使1/1000秒仍然会导致影象模糊。因此,要在照片上把动体拍清楚,就必须注重三点:一是动体的速度不是太快;二是假如动体的速度很快,那么不要使运动成为相机前的横向运动,三是假如动体是快速横向运动,那么就用最快的快门速度,拍摄距离要尽可能远一些。对于这三种情况,第三种,可能用途最小,因为胶片上的影象可能太小。第二种,也许既能产生清楚的影象,又能表现动感。第一种,要取得好的效果,大概不会有问题。
影象模糊。从图片欣赏的观点来看,影象模糊的动体照片能使人联想到运动,与影象清楚的动体照片相比,显得有趣得多,或者说更吸引人。动体影象应该有多大的模糊程度?这个问题主要取决于各人的爱好。但是,当你要使动体在照片上略有细部层次时,模糊程度就应尽可能小些。当然,这往往取决于影象各部分的实际运动情况。例如,拍摄一辆横向运动的汽车,可能是整辆汽车稍有模糊;而拍摄一个按同样方向行走的人,双脚可能非常模糊而身体却很清楚。
当动体是前后运动(如步行人的手臂)或上下运动(如撑竿跳高)时,有一种用慢速度表现动态或动感的方法。这类动体朝一个方向运动到达极限,开始向反方向运动时,有一个静止点,假如在这个静止点出现时按快门,那么,用较慢的快门速度也能将动态抓住,这种方法有时对动态的表现还是相当强烈的。
拍摄动体的另一种方法是追随拍摄法。追随拍摄法能让你用较慢的快门速度来“抓住”快速动体。这种方法用于对镜头作横向运动的动体,非凡是运动方式单一的动体,往往是相当有效的。例如,用慢速度能把一个骑摩托车的人记录得相当清楚,即便时速达120英里也能纪录得很清楚,因为这种拍摄对象的运动方式是单一的。相反,对一个赛跑者来说,他的脚是上下运动而手臂是前后运动的,用追随法拍摄的效果将是身体部分相当清楚而四肢则非常模糊,因为赛跑者的运动方式并非纯粹单一。
以上就是拍摄动体的几种技术。无论用的是那一种,在选择快门速度时,必须结合光圈一起考虑,以达到正确的曝光。
相机的震动
运用的快门速度越慢,相机的无意识的震动的可能性就越大。大多数人在用1/60秒的快门速度时能把相机拿稳。用比1/60秒慢的快门速度时就轻易导致震动。假如你想找出自己持稳相机的最慢速度,可进行这样的试验。找一个轮廓清楚或细部影纹丰富的被摄体,拍摄时确保被摄体静止,然后手持相机用一系列快门速度拍摄,如从1/8秒到1/250秒。冲洗后,检查胶卷上各种速度拍摄的效果。要用高倍放大镜或把胶片放映在屏幕上检查(不要检查印放的照片),从中可检查出持稳相机的能力。比如你发现曝光时间慢于亚剧秒的效果都显示出相机在震动,这就告诉你,不能手持相机使用1/60秒以下的速度。使用慢于1/60秒的快门速度时,应使用三脚架或者通过某种支持物来稳定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