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当代书画作品“创作精神”鉴赏
通过以上对作品创作的构图、笔法、墨法、设色这四个方面 “实质内容”的初步了解后,紧接着需要对作品的“创作精神”进行深入的了解,作品的“创作精神”是建立于作品创作的“实质内容”基础上的一种“无形再现”。这个“无形再现”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神密性”,称其“模糊性”因为它是一种看不见的无形东西,而称其“神密性”其却是实际存在的一种神密的内涵。而在书画鉴赏中起着致关重要的艺术欣赏作用。所谓“创作精神”是作者在创作中反应在作品中的精神状态。这种“精神状态”大体需具备三个方面,却深思、动情、大胆。
“深思”的重点在独创性,作者在创作题材、构图、笔墨技法、设色方法上具有与众不同的个人面貌。
“动情”的重点在感情因素,作者在创作时忆想自然美景和染毫创作的快感中升腾出饱满的激情,创作出“以情入画”、“情景交融”的艺术佳作。
“大胆”的重点在运笔,书画创作贵在“胆大”,“胆大”就有施笔流畅;“胆大”就有痛快淋漓;“胆大”就有率真自然。
以上三个方面是体现中国书画作品的完美性的重点。作者的“创作精神”是书画理论分析研究中提出的“无形之理”,这种“无形之理”应当是反应在作品中的“气韵”的体现。在欣赏中最容易被人忽视的重要方面,也是在鉴定作品真伪时最关健的一个方面。
中国画最讲究的是“气韵生动”,南齐谢赫在“绘画六法”中把“气韵生动”放在六法中的第一法。中国书画是有“气韵的艺术形式”,从理论上讲“气韵”属于“无形之理”。“气韵”是一幅作品笔墨艺术质量灵魂的再现,是体现作品艺术“生动效果”的关健。在欣赏时要特别重视这一“无形之理”的存在,要静心感受作品的“气韵”所在。而一幅“气韵生动”的作品,必然是纵笔挥洒自然、施笔流畅、笔墨淋漓、的好作品。通常一幅好的书画作品都具有“气韵”灵动这一特点,一幅作品的“气韵”体现,大致有三个要素构成,即格调、情趣、气势。
格调、
“气韵”的构成因素,当推“格调”为首。格调是书画作品的文化艺术内涵体现。它直接显示出作者的全面文化艺术修养。作品格调的高底,说到底就是作者自身文化艺术修养的高底。有事实证明,历代任何一位有成就的大画家,都有“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紧密接触生活的切身经历。肯定都是博览群书,知识渊深的学者。其这方面的功夫越深,创作的格调也就越高,创作的格调越高其艺术性也就越高。
情趣、
一幅书画作品,无论是繁至千笔万笔,还是简到寥寥数笔,都要透溢出耐人寻味的“情趣”,方为佳作。这种情趣既有来自题材的、构图的,也有来自笔法的、墨法的。“情趣”是作者一种智慧、修养、技能的显示。“情趣”的核心是在于趣。趣,既有诙谐、俏皮的一面,又有美感、文气的一面。作品中的“情趣”好似谈话中的“幽默”,是表现者渊深文化、艺术修养的表现,表现者的修养不够,靠装腔作势是很难达到的。
气势、
“气势”,是作品中震撼人心的感观效果,自然也是“气韵”构成的一个重要部份。从“气势”上讲,山水画要比花鸟画、人物画有着更高的要求。如山水画的“气势”体现,就具体形象而言,一靠山体的倾向,二靠广阔的场景,三靠众多的树石,四靠飘动的烟云。来增加画面的“气势”,作品中的浩大“气势”是作者广阔胸怀的表现。
格调、情趣、气势这三大要素是构成一幅书画作品的实质内涵,这个实质内涵便是创作精神 “神韵”的体现,我们在鉴赏中首先要“看得懂”作品中的“神韵”这个实质内涵是十分重要的。要看懂书画神韵这实质内涵,并非易事。这就要求我们在鉴赏中国书画时,需要精神充沛,心定神安,在集中精力的情况下进行鉴赏,而且在鉴赏时要反复观摩,不能带有其他杂念,更不能在急操的心情时去鉴赏,一幅高深的书画作品,只有在心定神安的情况下,才能看得到他精妙之处的。
下面这例故事正说明了这一点,“唐朝画家闫立本,他到荆州,第一次看到了南朝梁张僧繇壁画,看后他说道:定是浪得虚名。第二天他又去看,觉得画得很好,又说道:尤似近代佳手。第三天再去,觉得越看越好,越看越想看,便说道:名下无虚士。坐卧观之,越看越妙,留宿其下,十日不能去”。从这例故事中可以看出,唐朝画家闫立本用二种心情,去鉴赏南朝梁张僧繇壁画,第一天闫立本是带着杂念和急操的心情,去鉴赏南朝梁张僧繇的壁画,当时看后觉得画得很一般,是浪得虚名。而第二天在心情平静后再去看,又觉得画得很好,笔墨功力很高,称赞南朝梁张僧繇尤似近代佳手的肯定。到了第三天闫立本带着充沛的精力,在心定神安的情况下再去看,就鉴赏出了南朝梁张僧繇壁画的精妙之处,让他看到了壁面的“神韵”,而且越看越妙,一看就是十天还不想离开。
可见闫立本用二种不同的心境去鉴赏壁画,因此,所得出的鉴赏结果是载然不同的。这类故事,不仅古代有近代也有。这就要求我们在鉴赏一幅好的书画作品时,不能带有任何杂念,心情不能浮操,要心定神安,静心仔细,由表及里地观赏其笔墨风格、用笔习惯变化特点,要用心感悟反应在作品中的“气韵”所在,并要深刻领会其“气韵”的实质内涵。由于“气韵”是个很玄妙的问题,具有一定的“模糊性”和“神密性”,它虽然是无形的,但却又是实际存在的,在观赏时,必须要用心用情去感受去领悟。
作者:阮肖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