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为什么 我感觉大多数中国画家画的油画都很二,除了极个别的(徐悲鸿 靳尚谊) 包括罗中立的(父亲)罗中立的其他油画我都不喜欢 。感觉中国人画出来的就是没有西方人的狂放 ,我们总是想用油画表现中国的韵律 但是画出来的画使得油画远不及西方的油画 也达不到我们国画的意境。
徐悲鸿是个伟大的历史 他的人格魅力是不可阻挡的 ,对于绘画 他对于脏颜色的使用可以说是十分得当 虽然没有鲜亮的色彩 但他对西方古典艺术的理解是非常深刻的。
油画的厚度和肌理有三种主要制作方法,一种是先做肌理后处理色彩整理造型,一种是边画边做,越到后来越厚,还有一种是一步到位的直接画法。
前者的代表人物是伦勃朗,第二种则用得很普遍,从提香就开始这么画了,印象派也是比较典型的例子,最后一种画法可以看弗洛伊德的后期作品。
不论哪种方法,都是从油画基本技法衍生出来的,要符合技法原理,即肥压瘦。底层如果直接用含油量大的颜料堆过,上层只能含油量更大,如果反过来还加松节油,会出现严重后果,尤其是底层颜料厚的情况下,要等干透才能继续画,否则吸油,瘦压肥则会造成保存过程中色层剥落。厚色层干透等半年也不为过。你这张画就只能成为失败的试验品。
用丙烯做油画底子也行不通,丙烯颜料时间耐受性差,老化后根本无法修复,所以国外早就禁止用丙烯做油画底子了,丙烯画也禁止当作油画卖。而且丙烯做底会形成完全不吸油的色层,上层附着油画色手感和附着力都极差。
中国一向不讲究诚信,所以很多画家用丙烯做假油画,而且是纯丙烯,个人认为是很可耻的。但是三天时间,不可能做你说的这么厚的油画,要么你就昧着良心用纯丙烯对付一张给人家。
真正想做肌理,技法要讲究,尤其是先做肌理那种,通常是用乳液调色,乳液含水,油较少,可以保证颜料的速干和瘦,适宜短时间内堆出厚重且层次丰富的肌理,伦勃朗通常是用乳液和白按照造型需要做肌理,等干后再设色。乳液配方很多,制作也不容易,要自学比较困难,最好别乱做试验,基本少有不失败的。
后做肌理较简单,底层颜色薄而瘦,干燥速度也较快,上层颜色随造型堆笔触,练就一套讲究的笔法,自然无往而不利。但这种方法往往需要堆积多层颜色,时间上并无优势。
也有像弗洛伊德那种直接画法,根本不做底子,不起素描稿,所有颜色一步到位,每一笔都把色彩、明暗、造型、肌理因素充分考虑周到,一气呵成,这对画家能力要求更高。
不管那种方法,从开始画到色层表面干燥,都得至少一周时间,要完全干透就更久(半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