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大英博物馆举办了“秦始皇兵马俑”展览(2007年9月13日–2008年4月6日)。该展览成为大英展览的票房黑马,参观人数在大英历史上排位第二(85万人次),仅次于1972年的“图坦卡蒙宝藏”展览(165万人次)。“明:盛世皇朝50年”展览是大英第二次举办以中国为主题的大规模特展。两次有何相同和不同之处? 司美茵: 两个展览确有一些共性。其中重要的共同点在于,大英博物馆的一个使命就是让观众能够在博物馆里欣赏到来自中国的精美艺术品和文物。并通过展览内容,让那些之前不了解中国的观众借此了解中国;让那些熟知中国的观众,有机会看到新内容、学到新知识。两个展览基本的出发点是一致的,我们希望来自世界各地的、庞大的观众群体,能够分享到我们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另一个共同之处则是,我们都是和最出色的专家合作,我们建立了国际化的团队,其中既有植根于大英博物馆和英国的学者,也有来自中国、欧洲、美国等全世界范围的学者。来自不同地区的专家学者组成团队,共同阐释展览的主题。 在实际操作层面上,“秦始皇兵马俑”展览历时6个月,展期长于一般的展览,其中部分原因基于该展览的受欢迎程度。该展览是第一次使用被称作“圆形阅览室”改建的展厅,那曾是大英图书馆的阅览室。这次展览的美妙之处在于第一次使用这个展览空间,向世界各地的观众展示中国历史的辉煌。最有意思的是,此次明朝展,又将再次启用大英博物馆的一个新的大型展览空间(Sainsbury Exhibitions Gallery)。所以说,秦始皇兵马俑展和明朝展还是有相当的相似之处。 不同之处在于,从一开始我们就决定,此次明朝展将由中国多家博物馆提供展品,同时也有来自世界各地的藏品。我们与中国文物交流中心合作,协助我们促成从中国各个博物馆借来展品。而秦始皇兵马俑展的所有展品均来自西安以及周边地区。所以当时我们只和一个行政单位直接合作,但明朝展是与多家中国博物馆合作。 北青报:本次展览收费16.5英镑(约合人民币160元)。而对于多数中国观众而言,并没有支付如此价格观看展览的习惯。你将如何向中国观众推荐本次展览? 霍吉淑:把它想象成去电影院看一场电影。看展览的经历也是一种娱乐体验,但是你在展览上的见闻和感悟则会伴随你更长时间。该展览不会去其他地方巡展,能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看到如此展品,恐怕此生只有这一次机会。哪怕你仅仅想看到来自中国的藏品,你也不得不自己预订机票,耗时数周,奔波于中国各个城市之间才能看到。而这个展览则把那些中国珍品连同来自欧美的珍品一次性地展现在你面前。我想这与电影票类似的价位绝对物超所值。别忘了,这可比在英国看一场足球比赛便宜多了。 司美茵:我们坚信,这将是历史上唯一的一次,这些珍品同时出现在一个展览上。绝不会有第二次机会了。为什么值得为这个展览支付16.5英镑的门票呢?请想象,一个专家团队,他们从几乎所有中国明代1400年至1450年间的珍贵文物中挑选出最让人兴奋、最具代表性的展品,向我们叙述中国明朝这一时期的历史。没有任何个人,不论你是否出生在中国还是生活在中国,会花毕生的时间研究1400年至1450年间最具代表性的珍贵文物有哪些。而只要你来参观展览,支付门票,你就可以直接获得这个专家团队的研究精髓。我们还会把研究结果以一种在视觉上令人非常享受和愉悦的方式呈现在你面前。这也是博物馆存在的根本原因。 大英展出的中国文物是馆藏中“冰山的一大角” 北青报:除了我们提到的这两个关于中国的大型特殊展览,大英博物馆,特别是亚洲部,在中国的现当代艺术领域也非常活跃,请介绍一下目前的情况。 司美茵: 我们和中国的当代艺术家合作,也收藏中国现代、当代艺术,组办展览。2011年我们举办了徐冰的个展“背后的故事7”,我们还为他在大英博物馆网站做了特别的页面,介绍他和他的团队一起创作“背后的故事7”艺术装置的过程。我们选择徐冰,部分原因是在20世纪80年代我们收藏了他的作品《天书》。我们积极地收藏了一些当代版画艺术家的作品,他们中的很多人后来都发展成为装置艺术家。徐冰也是这部分中国艺术家此类转型的一个代表。 我们曾和雕塑家展望合作,他的代表作品是不锈钢“假山石”系列。我们举办的“秦始皇兵马俑”展,展示的是中国古老的文化艺术;展览期间,我们想到如果能同时向公众展示中国的当代艺术,会有特别意义,所以在兵马俑展时,我们还举办了一个小型的展览,其中展品就包括借来的一个展望的巨型作品。我们将作品摆放在大中庭,所有入场观众在去亚洲馆看“古代中国”的路上,首先看到的是“当代中国”。大英博物馆后来也收藏了展望的一个小型作品。 基于我们与展望之间以往的合作,我们和中国艺术基金会(The China Art Foundation)共同开始一个新项目,开展中国当代艺术家和西方当代艺术家之间的互动。我们试图探索艺术家个人对于“全球艺术”这个概念接受度、“全球艺术”的存在性、艺术家个人背景对他作品的影响、艺术家国际交流和国际化思维对作品的影响,所以我们邀请两位雕塑艺术家——他们的作品大英博物馆都有收藏,一位是英国的雕塑家、装置艺术家大卫·纳什、一位是展望。我们将邀请这两位艺术家在公众面前展开对话,对话将有同声传译。我们将请大卫·纳什讲述他从中国看到些什么、他对中国的思考和感受,这其中哪些对他雕塑作品产生了可能的影响;将请展望讲述他从西方传统中看到的和吸收到的。将中国和西方的两位艺术家邀在同台而坐,面对多元文化语言背景的观众交流。通常喜欢中国艺术的听众,会去接近中国艺术家;欣赏西方雕塑的会去和西方雕塑家交流。我们如何把这两部分听众融合在一起,这其实是我们举办这个活动的意义所在:无论听众对哪一方的艺术更欣赏、更有兴趣,都可以开阔思路、更随意、从跨文化的角度看待艺术。 北青报:大英博物馆拥有大量的中国藏品,但是对公众展出的部分却是冰山一角,这样的说法准确吗? 司美茵:是的,但那是“冰山的一个大角”。我们拥有大量的中国藏品,并会不定期更换展品。我们建立了一个可以更换主题的永久展馆,选择我们想做的主题,如“古代青铜器”、“不同年代的玉器”、“晚期宫廷艺术”、“漆器”等。我们会更新展示柜里的展品,但是有些珍贵脆弱的展品,比如漆器,并不适合长期暴露在外。我们还不时地更新学术部分的内容,就以漆器为例,我们会根据最新研究结果更新展品说明。出于保护藏品的考虑,众多绘画、纺织品、有机材料的藏品等都不会长期陈列在外。每隔几年,我们就从用于研究的永久藏品中选取一些举办特殊展览,对公众开放。我们将于今年4月以大英收藏的知名中国绘画为主题举办一个展览。此外,我们收藏了一幅非常重要的来自公元5-6世纪时期的中国绘画作品——《女史箴图》长卷。但这幅作品太古老、太脆弱了,因此每年只有几周的时间可以观赏。我们正在筹备一间新的展厅,为《女史箴图》的展示提供良好的展览环境。这个展厅将于今年6月对外开放,展期约为6周。 中国博物馆有硬件优势 管理体制可考虑借鉴西方 北青报:中国正在大量开设博物馆、美术馆,有数据显示,2012年新开博物馆、美术馆数量超过400所。但如果计算人均享有水平,中国仍然远落后于西方国家。除了数量方面的不足,在博物馆、美术馆的质量上,你如何看待中国博物馆的发展状况? 司美茵:坦白地讲,从目前中国博物馆、美术馆的发展水平来看,我认为我们应该与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互相学习。中国可以从大英博物馆等西方历史悠久的博物馆身上获得经验,但我们也在向中国学习。中国的一个优势就是,一切都是新的。这意味着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可以运用最新的科技,一切都可以达到现代水准。这些都是我们可以改进的方面。 从2006年开始,大英博物馆每年暑假都有一个为期6周的项目,邀请来自世界各地的青年博物馆专业人士来大英博物馆了解学习。通常,这个项目每年会有两位参加者来自中国。他们可以学习我们整个工作流程和方式,从我们如何编目、注册藏品、录入网上信息,到策展流程与文物保护者之间的沟通协调工作,再到我们如何与其他部门合作,比如,市场部如何面对公众推广宣传我们的活动和展览,如何进行教育项目、开展儿童项目、与学校课程合作、设计成人教育项目等。我们对设计提供大型培训项目也非常感兴趣,如果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希望和我们合作,接受更为系统的培训,学习我们在过去250多年中的经验,我们很乐于分享。 总体而言,我认为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有较高的水准,但有些部分显得“过于匆忙”。如果什么都是新的,什么都有一个很紧迫的截止日期,那么如何仔细地并遵循流程地完成工作确保展览和项目的质量?但我认为中国在这方面有自己的办法,而且还不错。 在西方,博物馆、美术馆推行一系列制度和流程,比如各种各样的评审机制。在英国,为了确保私人博物馆、美术馆达到一定的水准,由公益机构委员会(Charity Commission)评审博物馆、美术馆的章程和收藏,并以一种“相对轻松的方式”而非管控的方式去规范这些机构。中国的博物馆、美术馆文化非常活跃,我想这类制度在中国尚未成形,也许中国可以在这个方面向西方学习,并把这个制度因地制宜地用在中国自己的环境中。 北青报:大英博物馆在以往有过和中国艺术机构合作在中国举办展览的经历,未来还有这类计划吗? 司美茵: 我们非常开心能把大英博物馆的展览带到中国,我们曾在中国成功举办过很多次展览。在中国举办的展览多数是非中国艺术文化的,如古希腊、古罗马、英国艺术等不同主题,希望以后能有机会在中国举办古埃及展;仅有的中国艺术展,是在国家博物馆举办的中国瓷器和中国出口瓷器展,由大英博物馆和维多利亚艾伯特博物馆合作举办。所以我们办展的主题有很多,这是一个非常活跃的展览市场。我们把有可能办展的资源列出来介绍给中国的博物馆合作方,相关的博物馆决定他们是否愿意承办。承办方式是世界各地博物馆统一的,即要负担一定的运输成本和费用。但这是一个合作,是否承办,得由当地博物馆决定,由他们来考虑展览主题是否适合当地观众。我们非常希望古埃及展能在中国巡展。 关于大英博物馆和“明:盛世皇朝50年” 大英博物馆,世界上首家国立公共博物馆,始建于1753年。如今,它已成为世界顶级博物馆之一。其拥有的800多万件跨越世界文化史的珍稀藏品每年吸引世界各地的观众慕名而来。2013年,大英博物馆参观人数再创新高达到670万人次。大英博物馆免费对公众开放,但每年都会举办大规模的、有主题的、付费特殊展览。这些特殊展览精心的策划和难得一见的展品往往是吸引观众前来参观的重要因素。 “明:盛世皇朝50年”展览将展出一系列精美绝伦的物品——包括精致的瓷器、黄金、珠宝、家具、绘画、雕塑以及纺织品——它们来自中国及世界各地的博物馆,大多展品都是最近被发掘并且从未展出过的。展览内容包含5个部分:宫廷生活、军事、文化艺术、信仰和外交贸易。此次展览的目标之一是挑战过去过分强调的有关16世纪后西风东渐的中西交流史,把目光转移向亚洲各地之间长久以来复杂密切的关系,以及这些关系对中国社会文化曾经产生的影响。同时,展览会探讨明代本身的多元文化,以及当时多样而非单一宫廷的重要性。通过近年来对藩王王室文化的精彩考古发现,让艺术和物质文化有力地改变我们以往对这个时期的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