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术名家 > 艺术名人

杨再春—书苑体坛不解缘(作者 刘士裕)

●有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在冲击着我,对读者负责,对爱好者负责,对艺术负责!这是宗旨,这是良知,这是态度。

●作为人,不只是“安坐而食”,而是要做些事,且把事做好。

●“书中乾坤大,笔下天地宽”这幅联我偏爱,因为我从中受益匪浅,鞭策自己10年冷板凳,读点书,干点事。“乾坤容我静,名利任人忙”,忙着修身不能忙着功利,我想字会进步,学问也会增长。

——杨再春



体育寓动,书法寓静。

北京体育大学出版社社长兼总编辑杨再春既是国家三级跳远运动健将,又是全国著名书法家。这一动一静在他身上何以得到如此完美的融合?杨再春对我淡淡一笑说:“这是缘分”。2002年7月中旬,“杨再春返乡书法汇报展”在唐山结束后,他去辽阳开会。我们一路同行,听他讲述其许多鲜为人知的有关“缘分”的故事。

锋芒初露,黑小伙一跃拔头筹

杨再春1943年出生于河北省唐山市。在父亲的影响和督促下,杨再春6岁开始描红模子,一本颜真卿《多宝塔》始终陪伴他念完初中。

儿童的天性就是贪玩好动。在开滦西门小学,他下课就往操场上跑,翻斤斗,打把式,踢足球。为了看住顽皮的儿子,1956年,当淑德女中第一年招收男生时,父亲就为他报了名。上了中学,他如鱼得水,参加了学校田径运动队,每年寒暑假都要集中起来训练。到了初三,杨再春已经长成五大三粗的小伙子了,浑身晒得黧黑。市里开运动会,他猛然一跃,竟跳出5.6米,得了个跳远冠军。不久,在张家口召开的河北省青少年运动会上,他又为市里夺下一块跳远金牌。教练很高兴,带着运动员顺道逛北京。第一次走出家门的杨再春被吸引住了。庄严的天安门、宽阔的广场、美丽的北海公园令他目不暇接。于是他暗下决心:有机会一定要来北京上学。

父亲常年犯哮喘病,杨再春从小为父亲捶背、捏脚,还学会了打针。老人多么希望他当医生,将来为自己解除病痛呀。为此,初中毕业时,父亲执意要他报考医学专科学校。这时的杨再春,心早飞了,唐山哪里还拴得住他。他装着招生简章,背着父亲报考了北京体育学院预科,光着脚参加体育加试,竟然以优异的成绩被录取。父亲知道后,狠狠地揍了他一顿。理由是:搞体育的四肢发达,头脑简单,没出息。

书坛求艺,两恩师再度指迷津

杨再春15岁进北京体育学院预科,紧张的学习、训练之余,仍坚持每天练字。但真正意义上的书法训练,则是半年以后的事了。

“第一个寒假,不少同学结伴回家。有北大的、清华的,在火车上有说有笑,可我怎么也乐不起来。本来搞体育的就被人看不起,我还是个‘预科’,心里不是滋味,到厕所里偷偷摘下校徽放进衣袋。但我转念一想,别人可以瞧不起搞体育的,但我不能自卑。一种自尊、自信、自强的潜意识在我心里萌生:练好书法,让北大、清华的同学看一看,搞体育的也可以写得一手好字!”

杨再春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每个月两元钱助学金,先买牙膏肥皂,剩下一元钱每两周进一次城,去故宫博物院绘画馆临习历代碑帖。一次临帖,不小心把墨水瓶碰倒,墨汁洒了一地。工作人员批评他,他忙用废纸擦拭,但怎么也擦不干净,急得出了一身汗。这时一位老者走过来和蔼地说:“我每个礼拜天都碰到这个小伙子来临帖,让他找拖把拖一拖,不要再责备他了,他不是故意的。”被解了围的杨再春,边拖地边端详老人,大着胆子问老者贵姓。老人告诉他叫黄高汉。杨再春眼睛一亮,兴奋地说:“黄老,早就听说过您的名字,您可以教我写隶书和魏碑吗?”老人说:“青年人想学书法,是好事呀”。后来,黄老又把杨再春引荐给著名书法家,当时任中国书法研究社社长的郑诵先先生。不久便发生了一件令他受益终生的事情。

“一次,两位老师批阅我临的楷书。郑诵老突然问:‘你这字怎么倒着写呀?’我不解其意。他又补充说:‘我问你为什么从后边往前写?’我还是没听明白。这次又是黄老为我解了围。他说:‘小杨呀,你说汉字是怎么演变过来的?’我赶忙从甲骨文、大篆、小篆、隶书、魏碑、行草书,一直说到唐楷。‘这就对了,你怎么能从楷书开始练呀!’至此我才恍然大悟,忙说:‘那我就从甲骨文练吧。’这时,郑诵老耐心地说:‘不必,甲骨文讲究的是刀法,篆书又很难识别,你还是从汉隶、魏碑入手吧。’此后,我的书法学习才步入正轨。”

在黄高汉、郑诵先两位老师的点拨和指教下,杨再春扑下身子临习汉魏碑帖。经过10年的刻苦磨砺,掌握了各种名碑名帖的笔法和结构,这对他以后书法风格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许多熟悉杨再春书法的朋友都知道,他后来的行草书、楷书不时揉进汉隶魏碑的笔意,完全得益于黄、郑二老的教诲和这个时期的书法实践。每次谈及此事,杨再春总是充满了崇敬的感情,他至今仍珍藏着两位老人批改过的作业。

勤耕不辍,苦磨砺真功泄笔端

大运动量的训练,一天摸爬滚打下来,晚上上床都困难,他没有怨言。当时跳高还没有海绵垫,1.8米的壮汉从近两米高处摔到沙坑里,胳膊腿生疼,他二话不说。血水和着汗水,锤炼了他的意志,也铸就了他运动生涯的辉煌。当时学校7.36米的跳远纪录是他创造的,三级跳远15.20米的成绩使他荣获了运动健将的称号。

紧张训练的同时,杨再春对书法的研习,也正“走火入魔”。他笃信“好记性不如烂笔头”,遇有好帖好字便心追手摹,边读边记。发现报刊上发表书法作品,或是好的联语、格言、警句,便剪下来贴到本子上,几年下来竟积累了几十本。买不起宣纸,他便毛笔蘸清水在桌子上练,久而久之,油漆被抹掉一大片。晚上躺在床上,他琢磨字的用笔和结体,让白天练的字在脑海里浮现出来,以增强记忆。对书法的执着追求,又驱使他抓紧时间从多方面充实自己的学养。他喜爱中国传统文化,广泛阅读《红楼梦》、《水浒》、《儒林外史》等古典文学名著,范文澜先生的《中国通史》他曾通读多遍。他还参加了校文工团活报剧演出队,担任书画社副社长,有时也写诗歌,搞文学创作。充实、紧张的大学生活,丰厚了他的文化积淀。进入20世纪70年代,杨再春又刻苦研习王羲之王献之行草书,间习黄庭坚米芾董其昌诸家法帖。80年代后期,他的书法艺术日臻成熟,逐渐形成自己的面目。

杨再春的书法以行草书取胜,草隶篆兼备。他在注重中锋用笔的同时兼施侧锋,从而使笔法更加丰富,点画更加妍美。他的书作章法布局合理,聚散轻重适宜,线条粗者不臃,细者不弱,丰满润泽,变化无穷,精神气韵洋溢于字里行间。看他作书,犹如观赏体操表演,提捺得心应手,转折娴熟自然,笔走龙蛇,一气呵成。国内外一些著名书法家称他的书作“凝重中有飞动,庄严中寓活泼”,“重笔如山石坠地,轻笔如燕子点水”。

醉心普及,扬国粹广结翰墨缘

杨再春在多年的书法实践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他说:“第一,学书要有老师指导,这是入门的捷径。中国书法讲究师承,练习、创作要有法度,不能自撰,否则就要走弯路。第二,要持之以恒。一些朋友看我的展览惊羡不已。当年和我同时学书法的,许多人后来离开了书坛,但我坚持下来了。坚持就胜利。三是要有悟性,学贵有悟。比如临习王羲之的《兰亭序》,拿到字帖,不必展卷即临。你可先通读一遍,有个概略的认识。然后通临,分段分行临,仔细琢磨字的用笔和结体。临习一段时间后,再跳出字帖,认真体悟通篇书法的神韵。这样从形质到神采,从神采到形质,反复读,反复临,直到帖上的字‘印’到脑子里,笔意自然流落于毫端。”

改革开放以来,他以极大的热情奔波于大专院校、机关、部队、企事业单位,又担任了中央电视台书法讲座主讲教师。他还不辞辛苦地为素不相识的青少年学生、边防战士、残疾朋友复信,鼓励他们立志成才。

为了满足书法界和广大书法爱好者的要求,1985年,他总结多年研究成果,出版发行了《行草章法》,后再版十几次,发行量达300多万册。随后他又陆续出版了《杨再春书法集》、《字的结构与章法》、《中国书法工具手册》等37部专著,唤起许多人对书法艺术的热情。在书法界,杨再春为书法教育普及工作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并广为传颁。

触类旁通,发烧友摄影闯新路

书法艺术圈内,几乎没有人不知道杨再春的。然而鲜为人知的是,他还是个摄影“发烧友”。

1998年,应邀去瑞士进行书法交流。他用手中的傻瓜相机拍了一些阿尔卑斯山风光,回来一洗,效果很好。第二年,他又拍了一组题为《我的母校》的风光片,展出后引起轰动。有人说北京体育大学哪有这么美。杨再春说,美在于发现,体育大学到处有美,只是你没有去猎取。从此,他玩起摄影,且一发不可收拾。

杨再春以一个艺术家的视角,调动他丰厚的文化底蕴,走出一条独特的摄影之路。他拍照时经常留出一些空间,用蝇头小楷,以古诗词佳句或现代诗文装点其上,边角再配以红色印章,俨然一幅清秀的山水画。在塞北坝上闪电湖考察,他用逆光拍下美丽的一瞬,并借宋词的意境,命题为“画船枕夕阳”,爱到广泛好评。他对于一些人将作品冠以“无题”或“作品1号、2号”颇有微词,认为一个好的命题可以起到画龙点睛的效果。没有命题,作品就不完整。以古诗词佳句作为摄影作品的命题,已经成为杨再春的“绝活”。此外,他还经常为摄影作品配写诗歌,有感而发,相映成趣,令不少专家赞叹不已。杨再春认为,摄影与书法、绘画、诗词等艺术形式是相通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是不断拓宽艺术发展领域的一条重要途径。

杨再春说,他喜欢摄影的另一个目的,就是锻炼身体,将自己融合于大自然之中。照相机就是他的“健身器”。

你听,三句话不离本行。他一辈子也离不开体育。

来源:网络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meishujia/qianlifaxian/2019-09-18/51206.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艺术名人最新 艺术名家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