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冠中先生于4月29日将66件精品无偿捐赠给上海美术馆,雅昌艺术网记者就此事对吴冠中先生电话进行了专访。采访时间虽然不长,却能切实感受他的力量与智慧。
受赠机构上海美术馆的馆长李磊先生在5月5日也接受了本网记者电话采访,采访席间,他的一句话“责任重于获得捐赠的喜悦”也许是对这件事情的一个新的理解。
吴冠中:捐赠的都是我最好的作品
李 磊:是吴冠中先生选择了上海美术馆
李磊:是吴冠中先生选择了上海美术馆
时间:2008年5月5日
人物:李磊 上海美术馆馆长
谢慕 雅昌艺术网编辑
继去年8月将《1974年长江》等3件作品捐赠给北京故宫博物院之后,吴冠中先生于4月29日又将66件精品无偿捐赠给上海美术馆,本网记者在第一时间电话采访了受赠机构上海美术馆的馆长李磊先生,采访席间,深刻感受到这件事情的重大意义。
责任重于获得捐赠的喜悦
谢慕(以下简称谢):最早得知有希望得到这批作品的捐赠是在什么时候,当时您是怎样的感受?
李磊(以下简称李):春节之后,吴冠中先生打电话给我,和我谈到,自己年纪大了,马上就要九十岁了,人不可能一直活下去,有些事情必须考虑。许多自己喜欢的作品,一直不舍得卖,她们都是我的女儿,要为女儿找个好的归宿。当时得知这个消息的时候,并不敢奢望真正得到这批作品,只当作是吴冠中先生对于我的信任,所以和我商量一下这个事情。
我打算春节之后来北京正式拜访吴先生,此时正好是3.1在北京798吴先生的展览开幕,3.1上午就去到吴先生家,当天吴先生就给我们捐赠作品的清单。这些都是吴先生历年的代表作品,有些时候有些大的机构和收藏家想购买,都被吴冠中先生婉拒,因为他要把自己最好的作品留给国家。
我们十分荣幸,也觉得责任很大,这批作品也不是那么好拿的,拿到以后我们一定要做到 保藏好、研究好、弘扬好。怎么样研究好吴冠中先生的艺术成就,这个要付出艰苦的努力,所以我们的日子也不好过,可以说,责任重于获得捐赠的喜悦。
主要是吴先生的主动选择
谢:您认为这些作品捐给上海美术馆有哪些原因?
李:这是吴冠中先生自己的考虑,我想主要是来自几个方面,一是,上海这座城市发展比较快、具有开放的传统。在这个多元文化汇集的城市,他的艺术和这个城市性格十分匹配;二是,吴冠中先生认为,上海美术馆的管理和学术都做的比较规范,对上海美术馆十分信任;三是,来源于和吴冠中先生良好的交往, 2005在上海美术馆举办了吴冠中艺术回顾展,吴老对这个展览十分满意,因此之后保持密切联系。
谢:对于这次捐赠,您和美术馆的工作人员,做了哪些努力?其间是否遇到过困难?
李:得到这批作品并没有十分困难,这主要是吴先生的主动选择,我们并没有去做什么动员,捐给上海美术馆,我想这是吴老深思熟虑的选择,对我们来说,更重要的是如何把自己的工作做的更好。吴老把这么多作品捐赠给我们,我们觉得更多的是一种信任,对我们以往工作最大的肯定。
谢:为什么捐赠的仪式相对简单?
李:吴冠中先生将毕生的心血托付给我们,捐赠受到上海市领导的关注和重视。
原计划的捐赠仪式有两种方案,在北京或者上海举行捐赠仪式,但是吴冠中先生认为,这个事情只是了我的一个心愿,只要你们来我家把这个手续办了,把画交给你们就可以了。从这些小事上,可以体现了吴老最为看重艺术,对他来说名利都是不重要的,最重要的目标就是传播中国的文化。
谢:这次捐赠主要的是哪些作品?现在上海美术馆收藏的吴冠中作品能否体现先生一生的创作轨迹。
李:这次捐赠的作品都是吴冠中精心挑选的代表作,其中包括《鲁迅故乡》等30件油画、《狮子林》等36件彩墨作品,时间上涵盖了自上个世纪60年代至今各个不同的创作时期,展现了吴先生一生的艺术创作的轨迹。这是吴冠中一生历次捐赠中数量最多的一次,也是最具有系统的一次。吴冠中先生曾说,希望以后人家要看吴冠中,要研究吴冠中就要到上海、到上海美术馆,这是我的愿望。
这些作品不能锁在仓库里
谢:吴冠中捐赠作品展厅是否会成为上海美术馆的常设展厅?打算怎样保存、展示吴先生的作品呢?
李:上海美术馆有国内一流的画库,并一定按照最高的标准保持这批作品。上海美术馆展厅十分有限,只有5000多平方米,吴冠中先生是中国当代艺术上具有代表性人物,因此开设一个常设的展厅,对于弘扬我们中国的优秀文化、提升上海美术馆的学术地位和艺术水平,很有意义。
吴冠中先生境界是很高,他认为,我的艺术是属于人民,这是一句老话,但是这是吴冠中先生的心声。他认为,我的这些作品不能锁在仓库里,哪怕这是给我一面墙都可以。
估价在3亿到5亿之间
谢:吴冠中先生作品动辄千万元,您对这批作品的市场价格有无概念?
李:上海美术馆对于吴冠中先生的这批作品,根据雅昌排名指数做了一个估价在3亿到5亿之间。吴冠中先生并不看重作品的价格,这次捐赠是对上海美术馆的一个托付。这些作品的文化价值并不是用金额来评价的。这是上海美术馆接受的当代艺术家的最大笔捐赠,虽然不是数量最多的,但是影响是最大的。
这个事件代表了两种精神,一是,这些作品在20世纪中叶中西文化融合的艺术结晶,是中国文化的代表。吴冠中个人的成就来说,他的艺术是一个时代的代表。二 这是一种艺术家对于国家民族的责任,美术馆应该也是有责任去弘扬这种精神。
谢:吴冠中先生的家人是什么态度呢?
李:他的家人都是十分支持的。吴先生的大儿子吴可雨、二儿子和夫人都这件事情上非常支持吴先生的做法。签字当天,吴冠中曾说,我要实现这个愿望,如果我不在了,我的孩子也会协助你们实现这个愿望。
吴冠中:把最重要的作品捐给祖国
“我觉得自己的作品还是应该放在我们国家的博物馆里,加上这次捐赠的66件,我捐给国家几个美术馆、博物馆的作品超过了100件。”
“现在国家开始搞博物馆免费开放,这是个好事情,但就怕没有好东西。我希望更多的艺术家能够拿出好的作品来,让我们的博物馆、美术馆里也有好看的作品。”——吴冠中
吴冠中先生捐赠作品价值几何
•2008年5月吴冠中先生向上海美术馆捐赠66件精品
2006年8月吴冠中的重要作品《一九七四年•长江》、《江村》和《石榴》无偿捐赠给故宫博物院,这也是故宫博物院第一次收藏在世艺术家的作品
•2005年9月,向上海美术馆捐赠六幅精选作品。
•2002年3月,向香港艺术馆捐赠十幅精选作品。
•1991年8月,中国南方数省遭受洪涝灾害,吴冠中献出曾在国内外多次展出的精品水墨画《老墙》,委托新华社书画院投标义卖,所得50万港币全部捐赠灾区人民。
吴冠中:坚决不让坏作品流传
在吴冠中的艺术年表中,记载着他两次烧画经历,一次是1966年,“文革”初期,他把自己回国后画的几百张作品和从法国带回来的外国画册和书籍,全部毁坏后烧掉;另一次是1991年,他的画在市场上价格已经卖得很高了,他把自己在二十多年里不满意的作品集中起来,一次烧毁二百多张作品。
吴冠中对自己不满意的作品,他的习惯是一烧了之。他说,“作品表达不好一定要毁,古有‘毁画三千’的说法,我认为那还是少的。”
2008年3月1日吴冠中先生与李磊的谈话
2008年3月1日吴冠中先生与李磊的谈话:
“我年纪大了,马上就要九十岁了,人不可能一直活下去,有些事情我必须考虑。”
“我有两件是必须完成。第一,我要把想说的话说完。我们中国有很多问题,这些问题阻碍艺术进步和发展,我看到问题就要说。现在说真话的人不多,说了真话会得罪人,会砸人家的饭碗,但是我们要向国家负责,要向后代负责,总要有人把真话说出来。我这么大年纪了,我没有什么顾忌。第二,我一生孜孜以求的就是寻找艺术的真理,我画了很多画,自己认为是有一些成就的。以前为了做展览卖掉过一些画,但更多的代表作是捐给国家的,除了你们上海美术馆外,许多美术馆都有我的作品。除此之外我还留了许多自己喜欢的作品,一直不舍得卖,她们都是我的女儿,我要为女儿找个好的归宿。”
“我的画是从学习西方起步的,年轻时候也觉得中国的艺术不行,但是后来越来越觉得要从中国文化的根基中汲取营养。我的画有中国的味道,但又不固守传统,也不照搬西方,我有新时代的精神,我表现的是心里的真、善、美。”
“我的艺术是属于人民的。以前我对中国很失望,以为没有多少人能够理解我的艺术,甚至想把作品放在国外去,那样可能更加便于传播我的艺术。我现在不这么看了。中国这二三十年有了多大的变化!现在世界都羡慕中国的发展,我们要对自己的国家充满了信心。我觉得我要把最好的画留在祖国,大家要看吴冠中的画就要到中国来,要研究吴冠中就要到中国来。”
“中国的发展要有文化的支撑,要有自己民族的文化代言人,要有被世界广泛认同和喜爱的艺术作品。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文化落后人家就不会尊重你。我们有伟大的传统文化,我们更要有伟大的现代文化。”
“中国有很多了不起的艺术家,吴大羽就是一个。他是我们的老师,可惜他后来就不愿多说什么了。但他的画非常感动人。有些艺术可能很长时间不被理解,历史上有很多这样的情况。”
“你们上海美术馆是中国最好的美术馆之一,虽然还不够大,但是你们管理得很好,也很重视学术建设。上海是国际交流的中心,地位十分重要,我很喜欢这个地方。”
“我整理了30件油画和36件彩墨画准备捐给你们,这是我一直留在身边的东西,一直舍不得拿出来,许多人要买,但我不卖,这些是我最好的作品,在我的全集里都有收录,我要把他们留给国家。”
“我的愿望是我的作品要让大家看到。我画了一辈子画,也说了很多话,无非是要揭示艺术的真、善、美,我希望大家看了我的画可以体会什么是真正的艺术。你们哪怕给我一面墙,能够长期展示我的作品,可以经常换些作品,以后人家要看吴冠中,要研究吴冠中就要到上海、到上海美术馆,这是我的愿望。”
“我要实现这个愿望,如果我不在了,我的孩子也会协助你们实现这个愿望。”
吴冠中先生近期谈话:
“真正的艺术是感情的交流,对艺术的热情应该源于真挚的情感。我们现在的当代艺术太功利了,大家都急着卖钱,真正好的艺术是让人感动的,打动人,才能出好作品。”
“我们有很多好的传统,但更要创新,创新是有是冒险性的,很多创新都是对旧传统的殉道出来的。国学要研究,但不值得普及和倡扬,死掉的文化不能复兴,我们要在传统的基础上发展,但要记住,推陈才能出新。”
“
艺术学院的盲目扩招只会误人子弟。如果一个青年人学画的冲动就像往草上浇开水都浇不死,才能让他学。侯宝林的孩子就是偷着学的,这是个典型的例子。我的孩子没有一个学画画的,艺术家不是从小培养出来的,艺术家是对艺术有深厚的情感,得历经磨难,才能真正感受。”
“其实我很早以前就去过宋庄和798,我认为这些地方是民间的,更接近普通百姓,我觉得我的艺术要走到底层去,要让更多的普通老百姓能看得到。”
“我们那个年代,留学很不容易,很多人不懂外语,西方绘画虽能看一点,但是没有语言交流就不能更深的领会。绘画有很多道理,如果只是看看就只能学个表皮,有的甚至起反作用,最后出的作品就像是把茶倒进咖啡里。林风眠将西方的现代感和中国的传统就结合的很好。海外留学很重要,你只有看完西方的大师原作之后才能和我们的民族艺术有个比较。你只有比较和交流才能出人才,才能出袁隆平一样的大家。”
“老人走向遥远,虽渐远渐小,却背影清晰。有人追去摄其影,老人猛回首,被摄了前胸。他笑说:我的衣饰及肌肉都是透明的,你恰恰摄了我的心肺。这里展出的,是其血淋淋的肝胆、心脏。”
这个书出来了,是我88年来的历程
作为中国20世纪最伟大的艺术家之一,吴冠中先生不仅在绘画创作和艺术理论上影响深远,而且树立了中国近现代美术史的一座丰碑。出去早年失散、损坏及自己毁掉的作品外,他流传于世的画作仍有四五千件至多。湖南美术出版社经吴冠中先生授权,拟于2006年12月独家出版发行函精装9卷本《吴冠中全集》。
《全集》共收录他一生中各个时期各种风格的素描、速写、油画、水彩及水墨画等精品力作2000余件,并收入他所撰写的反映他创作观点与艺术理论的散文与随笔近百万字,每卷的作品按先作品种类再创作时间来排序。《吴冠中全集》的学术品质与出版特色主要表现在以下几点:
1.所有入编作品均由吴冠中先生亲自审定,保证了每件入编作品的真实性,避免了以往出版书画全集时对作品真伪的存疑。
2.所有入编作品均由吴冠中先生一生中不同时代创作的精品力作,原生态地展示出吴冠中先生艺术传承、变法与创新的过程。
3.每卷都有著名艺术家或艺术评论家对同时期吴冠中艺术的研究文章,权威地展现出该阶段吴冠中先生的艺术心路历程。
4.《全集》不仅囊括了国内外历年出版的吴冠中画集和文集,还增加了近年来的新作和新出现的故作,是当今研究吴冠中艺术最为全面、最为权威、最为完善的文献资料。
5.《全集》在出版大师及在世画家全集方面作出了一次大胆而有益的尝试。
《吴冠中全集》不仅展现了吴冠中各历史阶段代表性作品及各品类的精华之作,而且全方位、多角度、立体地展现了吴冠中一生的艺术追求与成就。《全集》的出版,不仅有力地弘扬了中国民族文化,展示了中国当代艺术的成就,也为中国现代绘画在民族特色与现代潮流的融合上提供了新的航标;不仅对国内美术研究、收藏和鉴赏具有重要价值,也将成为海外研究吴冠中、研究中国现当代美术发展的权威历史文献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