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吴老的自传和他的散文,我常常被感动。这感动并非完全来自吴老所经受的坎坷,更多的是在他遭受磨难时却仍然保持着对艺术的执着。这执着来源于他视艺术为生命的真情以及视艺术为己任的怀抱。吴老曾发表了许多“不合时宜”的言论:“绘画的形式美”,“关于抽象美”,“孤立的笔墨等于零”,“一百个齐白石的社会功能也抵不上一个鲁迅”……吴老的这些观点,引发了许多争论,但毫无疑问的是每个问题的提出都是他对艺术深刻思考的结果,都基于对艺术的独特感悟,充满着真诚。他是一位挚爱亲人、苦恋故园、痛恨虚伪的老人。他带给我们那么多美丽的作品,却是“带血的鸡蛋”,他把“苦难的人生”留在画布上。他用心血来绘画,用真诚来创造美,把生命赋予艺术。他的作品是他生命的痕迹。
张公者(以下简称张):您好!吴老。
吴冠中(以下简称吴):你好!你们的刊物每次都给我寄来,我也看过。我看你们的杂志主要还是以传统的居多。
张:《中国书画》分为古代、近现代和当代三大部分。古代和近现代部分已成为传统了。当代部分过了若干年之后,优秀的东西也会成为经典。就请您谈谈“经典”和“流行”的话题。
吴:艺术品的来源、创造与冲动,都与感情有关。当时的画家都是有感而画,当然有些是奉命画的。到后来,不是任务的,不是画院里的,多半都是很市民的。艺术最重要的,其实还是感情的冲动。画家要主动地画,冲动地画,是用形式表达一种感情。他有话要说,有感情要传达。真正好的作品是传达感情、流露感情的。技法各异,是因为感情各异。超越技法,才能突出感情。感情所产生的能量比技法所产生的能量还要大。比如在西方,从文艺复兴开始,虽然画有很多,但是流传下来的却不多。有些被淘汰掉的画家画得也很好,和那些名家拉斐尔、达芬奇等人的技法都差不多,但是为什么却没有留下来呢?同样的技法有的留不下来,主要就是一个情感问题。情感的深度、广度以及所产生的反映,对后代的影响、延续等等,都是一个重要的因素。就是说,当时的感情与后代的感情之间是有一定联系的。
张:您是说有感情的作品才可以流传下来,可以成为经典。我想不管是前人还是后人,他们在创作的时候,都会要投入自己的感情的,应该说每一件作品都是充满着创作者的感情,那为什么很多作品并没有流传下来呢?
吴:这个感情也有真假之分。当然不是说他们没有感情,有些感情比较虚伪。
张:怎么来区分作品所流露的作者感情的真假呢?
吴:应该在作品上看。行家在作品上应该能看得出的:这个感情是真的,另外的感情是很假的。同样画的是梅花,这个人画的梅花是有真感情的,而那个人画的梅花可能就没那么动人——他没有感情。比如说陈老莲画的梅花是非常有性格、有性情的。还有王冕的梅花,都表现了作者的一种真性情、真感情。感情这个东西是可以跨代的,跨越前代后代的,人情一代代传下来,虽然有发展,但是相通的是情。技法在变,古代的技法和现代的技法差异很大,而感情却有连贯性,真正的人性和感情是相通的。所以我觉得艺术作品流传久远的,依靠的是它的感情,真正的人性被抓住了。文学作品更是这样,唐诗宋词元曲留下来的都是比较动情的,包括李清照等都是“情圣”。李清照留下来的作品不多,但是她的情永远是打动人的。
张:具备真感情的人也很多,但是具备真感情的不一定具有绘画的技法。
吴:技法不具备,那他也成不了大画家。技法是最起码的创作基础,没有技法的话,诗人成不了家,画家不能画画。技法好的人比较多,但是感情的素质每个人都不一样。要改变一个人的素质很困难,但要改变一个人的技法,这个却相对比较容易。
张:您认为,作为一个艺术家,要在绘画史上占有一定的位置,要打动读者,必须首先具备这方面的素质和感情。
吴:是的。人家爱的是素质,爱的是感情,通过画来爱作者。感情的发现是通过历史来呈现的,技法是随着历史的改变而改变的。感情能永远流传。历史选择的第一是感情。当时有些传下来的名作,不一定是杰作,因为成名有一定的条件。在西方,有名家和杰出的画家之分。名家不一定就是杰出的画家。杰出的画家一定是靠作品来说话的。杰出画家的名气不一定大,但一定是很好的。一直到后来,杰作就更加普及了。“名作”不过是名作而已。
张:您曾经说过:“文盲不等于美盲”。那么作为一个创作美的画家,需要很多的情感积淀和修养;而对于欣赏者来说,是不是有没有这方面的积累都可以去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