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随着一些外资画廊的陆续撤出,中国内地的画廊业加速了优胜劣汰的步伐。或许,画廊业并不是市场泡沫的始作俑者,但当泡沫破灭后,也必将波及它的生存发展。
3月底的周末,北京的798艺术区又迎来了新一波的展览开幕。佩斯北京、当代唐人、北京索卡艺术中心等知名画廊纷纷推出了大型展览。但画廊的展览似乎并没有聚拢太多的人气,一直以来不温不火的画廊业,仍然经受着寒冬的考验,翘首企盼市场的“春江水暖”。
在北京的798艺术区,几乎每个周末都能看到一些大大小小的展览开幕,但是,来往参观的人群中真正的买家却寥寥无几。买家们大多更愿意从拍卖行获得信息,然后在画廊找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尽管,北京索卡艺术中心的群展中有朱德群、闻立鹏、毛旭辉这样的名家作品,但是,没有刻意的学术主题,没有盛大的开幕,甚至没有重要的藏家出现,让这样的展览显得有些冷清。很显然,画廊只是想把藏品做一次精品展。这种“常规展”投入成本较低,也并不指望达成现场销售,似乎只是为了画廊的开年聚拢一下人气。
实际上,如今的画廊业越来越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些成熟的画廊不仅有着较为稳定的客户群,而且,在经营上能够把握市场的风向,有着相对灵活的策略。即便经济大势不好,这些画廊的销售也能保持稳定。但是,一些缺乏艺术家和客户资源的画廊大多在半死不活的状态下勉强维持,一旦出现资金周转不良、房租涨价等问题,就只能关门大吉。
相比那些淘汰出局的画廊,一些具有灵活经营策略的画廊在逆境中生存下来,可谓“几家欢喜几家愁”。
佩斯北京的一位工作人员告诉记者,去年以来,佩斯北京一直在中国香港物色场地,想要尽快在香港开设分支机构,以缓解内地日益加剧的成本压力。
索卡艺术中心负责人萧富元告诉记者,去年,北京索卡的销售情况也不好,他们用在台北和台南两家店的利润来弥补北京索卡的亏损。尽管如此,他仍然对大陆市场的未来充满信心。
据AMRC艺术市场分析研究中心统计,截至2012年11月,仅北京798艺术区,画廊数目由年初的207家画廊减少至173家,已有34家画廊关门。
近些年,当代艺术市场的泡沫消退,很多价格一度虚高的作品缺少后续接手买家。
此外,近些年随着手握大量资金的艺术品基金、艺术信托等艺术品金融类行业对拍卖市场的助推,拍卖行业成交额连年报喜,这让画廊业在市场中的地位显得更加微不足道。一二级市场的倒挂,也使得一些画廊开始与艺术品基金公司、拍卖公司合作,通过他们销售手中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