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心而论,顾景舟先生一生创作的新品并不是很多,但却都经得起时间的检验,且广为流传,成为壶艺的宝贵财富。特别是鹧鸪壶的创制,充分显示了先生坚韧的毅力和高超的技艺。
1983年春,顾景舟大师的夫人徐义宝,因患鼻咽癌到上海就医,先生万分焦虑,在沪陪伴。因此时经济尚不宽裕,先生的住宿由上海的朋友周圣希和顾国栋两老师帮助解决,借居上海淮海中学内。在沪期间,先生做了小供春壶及鹧鸪壶,在壶的底部均自撰刻,其中一把有铭文:“癸亥春,为治老妻痼疾,就医沪上,寄寓淮海中学,百无聊中、抟作数壶,以纪命途坎坷也。景舟记,时年六十有九。”其中几把,分赠上海友人.以谢关爱。
这一年春季广州交易会期间,我与沈蘧华、周桂珍、谢曼伦、张红华等去广州参观,途经上海去看望先生,先生领我们去看了他做壶的场所,那是淮海中学的植物房。摆放植物的水泥长桌就是工作台,木工用的刨子替代了搭只,其他制壶工具也只是常规的几种而已。就是在这种条件、环境、心情下.先生竟然制作出鹧鸪壶这样高水准的作品,真不愧是大师级的人物(尽管此时他的职称尚是工艺师)。
我是这样欣赏鹪鸪壶的:刚柔相济是主旋律,壶身、提梁、壶钮,乃至壶嘴的嘴面处理,围绕主旋律,协调统一,恰到好处。特别是提梁的前叉,柱枝遒劲,力透与命运抗争的勇气。而视觉上饱满的壶口,微凸的壶盖,既是造型上的衔接过渡,也是先生追求的精神状态。从此壶的构思设计到制作,可以看到先生技艺的炉火纯青。特别是在了解了先生当时的艰苦条件后,更使人佩服得五体投地。
我曾问先生为何取名“鹧鸪壶”?先生说:一是抽象的形似,二是取一种名茶叫“金镂鹧鸪斑”之意。山谷先生在《中国紫砂大师》一书中,引用辛弃疾词《菩萨蛮·书江西造口壁》名句“江晚正愁余,山深闻鹧鸪”为诠释,倒也十分贴切。
《中国紫砂图典》一书中,说鹧鸪壶是由著名工艺美术家韩美林设计顾景舟制作,此说值得商榷。据我所知,韩美林先生与紫砂合作是在1982年(知情者有储立之、鲍志强),当时在紫砂厂研究所三楼半的一间小屋内,韩美林先生在紫砂挂盘上书刻了一批字画。我也曾特地为美林先生制作了几只腰圆子母线挂盘。如果我没有记错,韩美林先生曾设计了几件小品,是供书画案头用的水滴之类,由汪寅仙为其制作的。此时顺景舟先生与韩美林先生尚是初识,并由此渐至深交。“此乐壶”的合作,则已是1986年的事了。《图典》中刊登的鹧鸪壶图片,原刊载在《壶锦当代紫艺珍品集》上(1992年l 2月出版第1次印刷),两者完全相同,同一把茶壶,同一个角度拍摄。在《壶锦》书中,此壶共刊出四帧同片,其中一帧提粱上书刻“古阳羡之景舟制并刻”,另一帧有”壬申年美林书”字样。壬申年即1992年。由此可知,此壶是后来顾景舟大师为香港锦锋公司办紫砂珍品展而作,由韩美林先生在此壶上书画。
顾景舟大师创作的鹧鸪壶,从造型到工艺及其文化内涵,都不失为一件传世佳作。据一位台湾收藏家告诉我,他在上世纪90年代,曾以折合人民币97万元之钜,购买了一把底部有记文的鹧鸪壶。
好壶共赏,疑义相与析。这对缅怀顾老,继承传统,了解过去,走向来来都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