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评网 > 个人文论

我说我画:王成功艺术自述

  屈指掐算,我画画也有三十多年了,尽管都是业余时间学画,但日积月累加起来的时间不算太短,多少年来,我总是“谢应酬、抢时间、秋葫芦”,利用休闲和节假日时间,刻苦作画,师古人、师自然、师吾心。挤出与别人调侃、打牌、喝酒的时间,在艺术的海洋里遨游,用画笔营造自己的世界。

  漫漫求索路 孜孜绘画情

  小时候,没有经过系统地美术教育,所幸遇到被打成“反革命分子”的湖南油画家张景森先生返回故里,便跟其学起了素描、学习油画。两年后,张景森老师被平反,返回湖南衡阳,我失去老师亲授的机会。当时农村条件差、环境恶劣,在没有老师、没有纸张和画笔的情况下,只能在废旧报纸上练习,粉碎“四人帮”之后,我为生产队一个夜上能写画十多平米的宣传栏,这些都为以后的国画学习做了铺垫。毕业分配后,由于机关环境不许可,我只能在班前、班后画起国画,在某种程度上,这也算是忍痛割爱吧。

  在国画科目的学习中,我选择了山水画。孩童时期,对大自然由衷地真挚地热爱,常常表现在,躺在大地上,面向蓝天,对朴朔迷离、变化莫测的蓝天白云造就的山水幻景的流连,看到瞬间即逝或凝聚定格的云霞,增添了对山水的神往。用“观山则情溢于山,看水则情溢于水”来形容一点也不为过。长大后,对山水的感悟渐渐地深刻,通过山水之形发现山水之灵——精神与山水之形相结合。更重要的是人可以在山水间自由地发挥、畅想。

  在从事山水画的学习和创作中,我如同他人一样也经历了三个阶段:师古人;师造化;探索求变。
  临摹传统是基础,也是最艰苦的阶段。为了提高兴致,我在临摹中,并不刻意追求摹谁象谁,而是看似临摹,时有自己的观点和创意,名日临摹,也有创作,并从中体会到一些乐趣。在遍摹“四王”、“四僧”的作品时,也发现自己闪光的东西,好的线条,好的墨迹,并留心保留或去发扬,这也就是哲学中常说的否定之否定即扬弃吧!

  在与传统笔墨的对话中,我也为古人的公式化、概念化构图模式而厌烦,时常觉得他们的作品距离我们这个时代太远,认识到走向大自然的的必要性。8 0 年代后期,我在苦苦思寻和沉默之后,大胆舍弃旧我,同时,摒弃陈旧的、传统的构图模式,去走向社会、走向自然。9 0 年代,我利用各种机会,登黄山、爬泰山、望秦岭、赏九寨、游三峡、走西口、看青藏高原,真真切切地感受到大山大川的雄伟,搜集了大量的写生素材,通过师古人、师造化,古今揉合、反复实践,有王蒙的茂密丰富、石涛纵恣清新,宋人的骨法、元人的墨韵,“江山之助”淘洗古人画法。 一时期,我的绘画作品发生了质的变化 。 山水结构严谨、意境清新、内涵丰实,个性突出、朴秀兼全、畅涩相映、笔墨姿肆放浪,扫除浮华尽显真谆。群山的雄伟、草木的幽情快意、流云的潇洒俊逸、阡陌的内蕴生机,西南山岳的沉厚质朴,江南水乡的空灵淡远,笔墨与色彩之间常常闪烁着诗意。经过多次反复酝酿,我再次把泼墨,泼彩揉入线条中,把油画色彩、造型的功夫、尝试在色彩与水墨的双向交流中,使雨山雾岭与野枭鱼艇及室舍的精心勾勒相映成趣,以达到境界旷远,淡雅而清纯的效果。大山、村寨、飞泉、游牧、浣沙等现实的东西,都在我的笔下亮相,成为一个个鲜活的亮点,给人以美的享受。
  著名美术评论家刘曦林先生看过我的作品,形容道:“成功的作品,有看头、耐玩味、高品味,可造就。”中国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刘文西评价“成功的画就象成功的名子,从古人中来、从自然中来,从自己的心中来,一定会成功。”著名国画家、中国美术家协会艺委会副主任、民革中央画院院长宋雨桂评价“法无定法、画无定法、必成大家。”

  千古辉煌 直取“二黄”

  古人给我们留下太多珍贵的绘画作品,这是千百年来铸成的辉煌。在灿若群星的大师作品面前,我总想在艺术风格上找出一个切入点,特别是2 0 0 2 年我从香港领奖回来以后,看到了黄宾虹先生的山水、花鸟画真迹。我竞被他那浑厚华滋、大气磅礴的作品征服了, 一时间 ,自己感到不会画画了,也不知道怎样画画了。三年多的时间里,我把能找到的黄宾虹、黄秋园书籍都找出来,潜心研究黄宾虹、黄秋园的作品来。“二黄”不仅作品在艺术界树立了丰碑,而且他们的精神更是我们的楷模。
  黄宾虹先生的作品,源于自然,又高于自然。结束了中国画坛上“衰微极矣”的状态,开创了浑厚华滋、大气磅礴的新时代,使濒临灭息的中国画获得了新生。 黄宾虹的山水画在“非正统派”山水画的基础上,以丰富的笔墨交错累积,减弱丘壑细明的明晰性,加强其浑然一体性,令笔墨与丘壑相互为用,形成了“墨团团里黑团团,黑墨丛中天地宽”的总体效果。我们在学习他精湛笔墨语言的同时,更重要的是学习他的精神。黄宾虹先生一生勤奋,黾勉求进。临终前还曾说:“有谁催我,三更灯火五更鸡。”闻之使人潸然泪下。在他生命的最后几年,他思考、探索、创作尤勤,即使在他去世前的几个月中,他每天的工作都超过十小时,作画至少每天一幅,甚至一天连作几幅,恒心和毅力惊人,见之者莫不深受感动。黄宾虹精神还体现在他变法图新的深度及其“超前性”,他以力学、深思、守常、达变为准则,达到“渐进”、“顿悟”而入“化境”的艺术实践。 对于笔墨的研究以及运用的成就,也达到远超前人的境界。最集中、概括的是他提出的“五笔七墨法”,这对中国绘画传统的笔墨具有总结性意义。 他的绘画笔法遒劲有力,刚柔得中,变化多端,乃来自书法。强调“中国画法从书法中来”,“画源书法”,“欲明画法,先究书法”。黄宾虹先生肯定“画中笔法,由写字来”、“诀在书法”的关键,是强调由笔墨而生产的线条(包括点)。线条(包括点)是中国画的基本造型手段,也是最高造型手段。
  黄秋园则集历代诸大家笔墨丘壑之长,糅合贯通,在丘壑笔墨两个方面同样机参造化,又令丘壑化于独抒个性怀的特有笔墨组合之中,使别成一法的笔墨组合渗入千变万化的丘壑之中,让无比丰富而又统一的笔墨与变态万千而浑然如一的丘壑在若即若离中结合为一。这便是他来源于前人又突出于前人的贡献之一。黄秋园的山水画没有春景的妩媚,冬景的惨淡,夏景的浓丽,有的主要是秋景,但绝非秋景的肃杀,而是它的明净与丰艳,成熟与饱满。他笔下的秋景也好,其他季节的景色也好,举凡优秀作品,一般均实在而又虚灵,神奇而又真实,在真境与神境之间,写境与造境之间,又具体,又宽泛,其成熟后的主流风格往往是:冈峦错综雄奇,草木丰茂多变,不太强调空间的纵深,却表现了高旷、雄深、博大、幽邃、奇险,能给人以千岩竞秀、万壑争流的奕奕生气,表达了密丽繁茂的充实之美。远观气势雄厚,富于整体感,近视则如可步入,使人顿觉近看岚气山光、朝霞夕阳,听着松风泉韵,走上曲折盘旋的山路,穿行于时见绝壁千寻、时睹悬瀑百丈的重山复水之中,领略那去蒸霞蔚,草木蒙茸的无穷生意与神奇变化,聆听那犹如一片天籁的山水清音,感受作者开阔的襟怀与超载一切物欲的心神。这样的山水画尽管无法代替与改造自然改造社会斗争关系更密切的山水作品,同样是人们精神生活所需要的,它至少可以作为积极参与变革现实征服自然,推动社会进步活动的心理补充,因此具备了不可替代的价值而为人民所喜爱。

  目极心象 畅神“二随”

  许多年来,我都是在不断地研究、修正、实践、积累,不断加压,在实践中,每一次发现,都有一个全新的感觉,每一成功之后都会扬弃旧我。
  绘画、做人我主张“二随”方针,即:随意、随缘。随意指的是画的技法,那是画画的最高境界,画画追求的是神似。即“似与不似”,黄宾虹大师曾说:绝似物象者,此欺世盗名之画;绝不似物象者,往往托名写意,也欺世盗名之画;惟绝似又绝不似于物象者,此乃真画。”“画贵神似,不取貌似。非不求貌肖也,惟貌似尚易,神似尤难。”东坡言:作画以形似,见与儿童邻。非谓画不当形似,言徒取形似者,犹是儿童之见。必于形似之外得其神似,乃入鉴赏。”由此可见,作画应放得开,留得住,随心所欲、随意生发,随类赋[1] 彩,h 潇潇洒洒,自然天成。在深厚的传统基础上,如果能达到忘我和挥洒自如的境界,一定是上乘的作品。随缘讲的是为人,不管是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只要有机会接触、见面,并且能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相互帮助,那就是一个缘份。

  在对传统与创新关系的理解与把握上,我认为应该学好传统,吮吸养份,深入乃知传统博大。我们是站在巨人的肩上发展,但是不能把传统当作包袱,要把传统视为立足点、起跑线,才能轻装前时,阔步向前。应该向传统学习,然而,进入创作状况,我选择感觉,试图忘却传统。我认为摆脱不开传统,就超越不了传统。让感觉退居二线,甚至排斥感觉,是创作不出属于自己,属于时代的作品的。为此,我在学习传统的笔墨情趣中,强调创造、创新精神,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不断开拓。
  对于各种艺术流派,我赞同拿来主义,所谓海纳百川,有容乃大,对各种有益的技法、画法、构图、立意等更要大胆地拿来,用自己的情感加以取舍,我认为目前,各画种没有了太多的界线、界定,可以说,正是艺术上的横向、纵向联系赋予了我创新的活力。综合传统、民间及现代诸种技法,开创属于自己的韵味独特的意象世界。置身于改革开放时代,画笔要展示时代风貌,讴歌时代精神,同时,在创作手法的运用上,也要取开放姿态,要博采东西方绘画艺术之长,博采各表现方法之长,什么技法都要大胆尝试。

  画乃心印。爱做梦、爱画画;梦所悟、画所现;画有梦、梦有画;画不停、梦不止。所以我自娱斋号“梦泽园主”,也就是“画从梦入,梦自心成”的意思。梦即为悟,画就要去悟去想,这种悟来自内心深处,来自自己各方面的修养。常常如此,我对着自己的作品,仿佛领略到山川旷野的清新气息,感受到自然与人文锲舍的丰富与博大,感受到生命与生活的美好和鲜丽。开朗质朴、乐观向上,这是我的追求,也是我的写照。一草一木、一山一水都饱蘸着我的情愫,非常真挚而且善于表现自己对美好事物的强烈向往,对自然生命的欢乐歌唱,我崇尚自然,赞美自然,讴歌自然,并坚持不懈地表现自然、超越自然,这是我一生的追求。
  艺术简历:王成功,1964年生于新疆、男、祖籍安徽濉溪,现任职于民革安徽省委宣传部,民革中央画院理事,安徽中山画院副院长,安徽省美术家协会会员,市政协第六届、第七届委员。

  相关展览:

  1994年(北京)《高山流云》入选中央电视台新铸联杯国画、油画精品展,并编入《藏品集》。

  1995年(北京)《东方风来满眼春》获中国体育书画大展佳作奖。

  1995年(南京)《满目青山夕照明》获全国三城运动会书画展金奖。

  1996年《雄关漫道》获全国交通杯书画大赛三等奖。

  1996年《皖南春早》获丁绍光全国美术大展优秀奖。

  1997年(加拿大)《巍巍青山两岸耸》获第三届加拿大国际枫叶奖。

  1997年(北京)《春来云飞扬》获全国迎香港回归中国画大赛佳作奖。

  1997年(北京)《春水东流归大海》入选北京首届国际扇面艺术大展,并编入《当代书画扇面集》。

  1997年、1999年(澳洲)《轻航》《走近大山》分获海湾翁真茹艺术杯中国名家绘画大赛创作大奖、优秀奖。

  1998年在淮北市举办个人展览。

  1999年《岷山之春》及艺术简历被编入《濉溪县志》。

  2000年(北京)《尘封的西南胜景》入选《今日中国美术》。

  2002年(香港)《山居高秋》获全国公务员书画大赛二等奖并应邀赴香港领奖。

  2002年(淮北)被授予淮北市艺术工作突出贡献奖。

  2003年(金华)《高山仰止》获全国茶花书画大展赛二等奖并应邀领奖。

  2003年(南京)被国家人事部授予“当代中国画杰出人才奖”。

  2004年(准北)中国民族团结进步书画大奖赛铜奖。

  2005年(郑州)2005年(合肥)参加第十六届国际美术大会并在安美艺术城举办个人画展。

  2005年(郑州)在第五届当代中国山水画大型学术活动中,被评为“新世纪中国山水画四百家”。作品《春溢新安江》荣获荣誉奖。并被授予“优秀人民艺术家”荣誉称号。

  2006年(北京)《天凉好个秋》获第三届全国青少年书法美术大赛一等奖。

  2006年(北京)《青山处处有忠魂》参加民革中央、全国政协、中国美协举办的“纪念伟大的革命先行者——孙中山先生诞辰140周年书画展览”。

  2006年(北京)当选民革中央画院理事,并参加民革中央画院成立大会。

  2007年(合肥)《但爱行云流水》等两幅作品参加《安徽中山画院第四届美术作品双年提名展》并在安徽中山画院第三届换届大会上当选为安徽中山画院副院长。

  2007年(北京)《独坐幽篁里》入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在中国美术馆举办的庆祝民革60周年书画大展。

  2007年(广西)《悠然看南山》参加广西庆祝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成立60周年书画大展。

  2007年(合肥)参加第二届安徽美术大展。

  2008年(北京)山水作品被中共中央党校收藏。

  2008年(黄山)参加民革中央画院第二届理事大会。

  2008年(合肥)参加“迎奥运献爱心”助残书画展活动并捐赠国画作品。

  2008年(合肥)参加合肥市人民政府、合肥市慈善基金会举办的书画名家抗震救灾义卖,捐出价值四万余元的国画作品。

  2008年(上海)两幅作品参加上海第四届扇面艺术博览会。

  近年来,出版有《王成功国画新作选》、《王成功国画作品集》《王成功国画展览集》等刊物。

来源:人民网-书画收藏频道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7/2019-09-17/36152.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个人文论最新 艺评网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