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望’85”,是为2007年度在武汉举办的“第二届美术文献展”策划的一个特展主题。
对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的中国美术最为重要的现象,“新潮美术”、“’85思潮”、“青年美术之潮”等等,均表征为一个共同的话语对象,而“’85美术运动”概念的明确提出,则来自高名潞1986年发表于《美术家通讯》第4期的《’85美术运动》一文。
自上而下的“解放思想”,是中国现代形态的艺术得以展开的一个时代背景。在这个时期里,风起云涌于各地的美术群体及其运动性的“思潮”,使得中国美术的理论和实践都突然具有了“突变”的态势。就艺术史的角度而言,“’85”概念,既指向一个具有特定社会内涵的时段,同时,它也指向中国现当代艺术转化过程中的一种具有特定价值倾向的观念方式。事实上也是如此,在目前几乎所有关于中国当代艺术的著述中,“’85美术”一词,在不同的上下文语境中均能获得不同层面和角度的丰富蕴意。
本文无意就中国的“’85美术思潮”作全面而完整的评价,但是,借“文献展”之际,以湖北的地缘关系,回望并审视二十年前现代中国社会整体观念变革之中的那一场“视觉革命”,在整体性的运动特征之外,我们似乎更能够体会到某种区域性文化的独特性格。
《美术思潮》
1984年10月,周韶华以湖北美协主席团的名义宣布由彭德主持创办一份美术理论刊物。1985年1月,经过酝酿和筹划,以《美术思潮》为刊名发行试刊号,4月正式出刊,原计划为月刊,年底以后又改为双月刊,至1987年底被迫停刊时的第6期终刊号,前后编辑三年,出刊22期,总印数近30万册。创刊之时,彭德任主编,副主编为鲁慕迅、周韶华,编委有皮道坚、陈方既、刘纲纪,编辑部主任戴筠。1986年底调整,皮道坚为副主编,严善錞为编委,鲁虹为编辑部主任。
从前一个时代凝滞的思维定势中走出,八十年代的中国美术界,理论与实践的互动是一个极其鲜明的特色。艺术家与理论家们在特定的文化与思想背景***同思索艺术的价值与走向,从而也促成了理论的先导意义。而在此之际的“美学热”、“哲学热”、“文化学热”等等思想热潮的相继兴起,则充分显示了美术的“思潮”所能形成的前提。
《美术思潮》是应运而生的,作为一个现代型的美术理论刊物,它力主探讨与争鸣,并尤其显示出对年轻一代富于锐气的思维的宽容和鼓励,因此在创办伊始,它就在中国美术界激起波澜。就刊物本身而言,我们在诸如“观点鲜明”、“方式灵活”、“富于思辨”等等的特色之外,还可以继续分析出它在当时更多新鲜的创意,但是所有这一切的根本,是彭德在《美术思潮》第一期“答客问”中所宣告的:“以推倒现存的教条和建立新的理论为己任”。这无疑是对长期以来空洞乏味的体制内艺术及其理论基础的蔑视和冲击。“一些有朝气,有才智、有锋芒,有远见的美术青年不是被埋没就是被异化。《美术思潮》强调刊物的青年化,正是试图打破这种令人痛心的局面。”然而勇气的凸显并不意味着方法的实现,作为一份敢为天下先的现代美术理论刊物,《美术思潮》的明确立场,就是“将不遗余力地给这一代美术理论家提供阵地,并从他们身上寻找出路”。
检索《美术思潮》的编辑历程,我们可以发现,除了编辑部的彭德、皮道坚、严善錞、鲁虹、祝斌等人,编辑部之外的栗宪庭、杨小彦、黄专、邵宏、李松等人,也先后参与并主持了《美术思潮》的编辑。在《美术思潮》最后一期的最后一页,我们还可以注意一份“部分重点作者名单”,其中有:郎绍君、水天中、高名潞、刘骁纯、刘曦林、索菲、王小箭、贾方舟、范景中、王林、殷双喜、张蔷、邓平祥、李小山、陈孝信、朱青生、费大为、邹跃进、陈丹青、丁方、陈云岗、王广义、舒群、张培力、黄永砯、李路明、王川、尚扬……实际上,我们不妨把这一页看作是’85之后一个新的批评时代的开端,因为这一串名单所显示的,正是此后中国当代艺术批评的活跃力量。时至今日,我们可以毫不夸张地认为,《美术思潮》是在’85美术运动中成长起来的一批中国当代艺术批评家集中演练并迈向成熟的一个重要摇篮。那是一个纯粹的批评时代,是一个着力追求艺术的社会学意义的时代。尽管这些批评的思绪,往往超越并大于了艺术的本身,但是,在中国美术界激情燃烧而又充满着迷惘和困惑的时代,《美术思潮》与其他少数几个精神相通的刊物一道,共同担当了不可或缺的思想“启蒙”。
1986年底,香港《九十年代》杂志专文推介了大陆美术界的“两刊一报”,即《美术思潮》、《江苏画刊》和《中国美术报》。1987年底,在终刊号的《蓦然回首说思潮》一文中,彭德以编者的角度归纳了刊物的几个主要特征:倾向性、青年化、非名人化、非区域性,并藉此针对芸芸刊物中的那种“没有追求、没有个性、没有表情的东西”。
来源: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