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清华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周榕的话来说,随着现代建筑学这门学科的发展,它与社会、生活、艺术之间的关系日渐疏离,建筑师们变得越来越“专业化”。长久以来,整个社会对建筑师的印象,仅仅局限在建筑物本身。诸如扎哈·哈迪德这样的少数建筑师,偶然将触角伸向家具、配饰设计,便被大众媒体称为“跨界”,或者“不务正业”。可见,建筑设计所包含的“疆域”越来越窄。“建筑专业的毕业生不缺乏家具、配饰的设计基础。只是现代社会专业分工体系日益明晰,建筑设计作为‘服务行业’,自主创造空间日益被社会体系挤压、萎缩。”周榕认为,“这些现象,对建筑师和整个建筑设计来说,绝不是一件好事情。”脱离了大众生活,走向“孤立”,势必让建筑行业的创新能力走向枯竭,未来可能会走入一条死胡同。
现在,建筑师的数量越来越多,但具有鲜活创造精神、能够开宗立派的作品越来越少。“大师”头衔的含金量越来越低,建筑本身离大众生活的实际需求越来越远,在很多时候超出普通人能够理解的范围。建筑本不该这么不接地气?建筑师还是“业余”一点,才能保持创造力?这已经不是周榕一家之言。
有学者梳理过近些年来“逃离”自己专业的“建筑师”们。电影《遗落展境》导演约瑟夫·科金斯基,亲手用计算机软件在影片中建立“天塔”模型,向昔日的学业偶像、建筑大师密斯致敬。赫赫有名的舞台设计大师马克·费舍及舞美大师乔治·西平、安舒曼·萨拉普德、蒂诺·舍德乐都是建筑科班出身,他们曾经是建筑设计的理想主义者,却无法向社会分工和建筑创造力日益被压缩的现实妥协,转而投身其他设计行业。建筑设计的专业训练,为他们之后的风生水起打下了基础。
我们再来看看历史上建筑大师辈出的时段。美国普林斯顿大学艺术史博士刘晨认为,追根溯源,当今的建筑专业训练,有很多特点和重点都发轫于意大利文艺复兴时代。文艺复兴时代,建筑和雕塑绘画一样,跻身“博雅”艺术的行列,建筑师逐渐摆脱了中世纪以来工匠的身份,他们不再扮演受社会轻视的手工劳动者角色。建筑在彼时作为新兴行业曾经群星闪耀,拉斐尔、朱里奥、米开朗琪罗、帕拉迪奥、闪索维诺,他们为后世留下了不朽的建筑作品,入行之初却都不是正儿八经的职业建筑师,而是画家、雕塑家、手工匠人。“文艺复兴时代的建筑,从来不是刻板的学员训练的产物,这些建筑学的先辈们所受的专业训练比现代建筑师多面而复杂。”刘晨说。
如何重拾自主创造的能力?如何应对在信息爆炸时代,建筑设计行业创造力出现短板的挑战?越来越多的建筑师开始在“建筑之外”寻找灵感。张永和有了自己的服装品牌,马清运和陈展辉的玉川酒庄已经登上了国外美酒杂志的推荐榜单。建筑界已经开始自省了。近日,由《时代建筑》、思班机构等国内知名建筑学刊和设计机构主办的“建筑之外”展览,在上海风雨筑CBC建筑师艺术馆开幕,国内外一批知名建筑师和学者开始讨论“建筑之外”的命题。
曹晓昕
在其他领域呈现最自我的理念和价值观
建筑师在社会生活释放存在感的前提,就是保持对生活的想象力。很难想象,当建筑师在构筑空间蓝图时,不去想象在空间中发生的日常生活场景,人们如何在他所构造的空间之中活动,这位建筑师还能有多少创新的动力和理想的寄托?
但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建筑师的工作复杂、项目周期长,一个作品能否成功落地、受到社会的认可,需要天时、地利、人和等诸多因素成全。这份工作并不如人们看到的那么光鲜,过程中充满了挫折感。我想,这也是很多建筑师愿意“不务正业”的原因。在西方,一些建筑师因为副业进展得比主业更加顺利,投身他行。但无论如何,我都很支持建筑师去做一点“建筑之外”的事情。
首先,建筑师在工作中,通常会不断收到来自各方修改作品的要求,甚至将自己的得意图稿推翻重来。从专业角度看,其中有些要求未必合理,但作为提供设计咨询服务的建筑师,不得不按照这些要求为之。很多理想主义的建筑师内心不断受挫。此时,如果你像一些西方建筑师一样,小试身手创立自己的原创家具品牌,就会发现,那种几乎没有外界干扰、相对封闭而纯粹的环境是建筑行业设计无法提供的。在这个建筑之外的设计领域,建筑师凭借自己的专业优势,通常能快速呈现最自我的设计理念和价值观念,而这种满足感是任何一个建筑奖项都无法满足的。
这两年,我参与过一些类似于“非建筑”的建筑师群展,在其中,建筑师不只是把这些小器具作为自己建筑作品的衍生品,还把它们当作对生活保持批判态度的载体。像张永和、马岩松为某个意大利家具品牌设计的荷叶托盘、竹简茶托,在设计方法和思维上并没有另辟蹊径,而是按照自己做建筑的方式。但这些作品所凝聚的对当下的生活的观察和态度,却要比他们两个人的建筑作品来得犀利和清晰。这对主业来说也是一种促进,因为建筑的干扰因素太多,有时候,建筑师很容易迷惑、走进死胡同。跳脱开来,以一种轻松、投入的姿态实现自己的理念和价值,也会让自己未来的专业之路走得更加坚定。
另一方面,现在,各类计算机建模软件、绘图软件以及设计辅助软件,让越来越多的建筑师依赖于虚拟技术,放弃了亲自动手建模的机会。这也意味着,他们同时也放弃了以感性的方式认识材料构造的灵性和趣味,重新体悟真实生活的机会。你可以想象一下,当建筑师选择用木头或者金属去构造一把椅子的时候,与其说他在设计一把椅子,不如说是在亲自动手探索空间构造的另一种可能性。而在设计这些小件器具的过程中,他也通常会思考,普通人会如何使用这些器具,他们的生活是怎么样的。这样,建筑师才可能和生活、和普通人走得更近。
我对媒体经常在形容某个建筑师推出新作时,使用的“跨界”一词并不认可。当“跨界”高频率地出现在公众平台上,从侧面表明公众为建筑设计划定了明晰的界限。而国内建筑师出于各种原因,把自己拘束在这个狭窄的领域里,自己把自己特殊化了。另一方面,中国社会受到的设计启蒙教育也跟时代不合拍。白马也是马,建筑本就是大设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从建筑之外寻找建筑灵感,保持对生活的热情想象,我认为是一条健康的专业途径。套用现在的流行语,这是“成全了设计,陶冶了自己”。
王树声
中国传统建筑领域根本不存在“跨界”
人们谈现代建筑,总是想到西方的建筑事例。但据我了解,很多国内的建筑师在寻找灵感和方案的解决智慧时,希望从中国的传统建筑汲取养料。在现代建筑中发扬本土优秀建筑传统、探索中国建筑(2.98, 0.00, 0.00%)的独特语汇,已经是学界、建筑界逐渐达成的共识。
如果建筑师能够发挥中国传统建筑的精髓,我根本不担心建筑学会“孤立”地走向枯竭的“死胡同”。因为在中国传统的建筑营造中,从来不缺少其他艺术门类的养料滋养,诗歌、书画、哲学、戏剧无所不包。而且,这是一种自然而然、有机发展的过程。“跨界”一词在中国传统建筑领域根本不存在。
在明代造园家计成所著的《园治》,开篇就指出中国传统建筑是“三分匠,七分主人”的成果。也就是说,在建筑的营造过程中,文人雅士所起的作用相当之大。晋代陶渊明就是其中的典型。草屋、菊、南山、桃李、榆柳,共同组成了一组古时退隐文人的理想居所。对后世的传统建筑有着重要影响,开启了中国文人营造风气之先。
王维的诗句“独坐幽篁里”,竹林、山水与建筑共同构成一个环境。一方面,文人要在此居住,安生立命,另一方面建筑和竹林、山水相互依存,满足了王维表达内心人生态度的需求。而从郑板桥给其弟的家信“薄暮斜阳满树,立院中高处,便见烟水平桥”等句子中,我们也能窥看出,单一建筑很难适应心思旷远的文人。而李渔在《闲情偶寄》中也花了不少笔墨提到他的文人营造观,以朴实的整体环境营造为美。
当我们了解中国传统建筑所包含的文化背景之后,再来考察中国传统建筑,大到住宅、官署、书院、祠庙,小到楼、阁、亭、塔,都有一种环境营造的属性,都有一种诗性和文学灵性的滋养。文人凭借自己的艺术修养和精神追求,把对人性的体悟,以及对人生的经验诗意化地带入到传统建筑营造中。这让中国传统建筑得到了无穷的滋养。
在文人思想和境界的影响之下,中国传统营造的体系形成了和西方大相径庭的逻辑。重环境、弱建筑,近人情、贵境界。毫无疑问,中国传统建筑本身的创新力正存在于建筑之外,关乎整体环境,关乎天人合一。而且,这种观念也得到了国际建筑界有识之士的肯定。隈研吾在上世纪90年代批评现代建筑的局限性时,就一针见血地指出:“现代建筑的问题是把建筑本身作为核心。但是,我决定把建筑作为配角,把环境放到主要位置,一旦把西方的观念转变为东方的,我反而能从过去的建筑中延伸出无限的可能。”
随着社会的发展,学科专业和社会角色分工越来越细,也越来越狭隘。但古人留给我们智慧和经验,我们应该善加运用。中国现代建筑不应该脱离中国传统文化。作为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门类,中国传统建筑这种文人“意境”营造的模式,对期望恢复建筑设计自主创新活力的中国建筑师来说,也许会有所启发。
去古典乐中寻找空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作为建筑师,不惑之年应该是一个能在专业上驾轻就熟,逢山开路、遇水搭桥的年龄。但是我总觉得自己在专业上有太多的事情还没有想清楚,也在怀疑自己是否能看清整个建筑设计行业全局,已经走对了路。这两年,我逐渐喜欢上了古典音乐,它偶然间为我打开了另一扇门,让我得以从另外一个艺术门类来理解创造的基本规律,对我的建筑主业颇有裨益。
音乐和建筑其实同构异质。一首绵延半小时左右的作品,通过重复、对位、变奏等手法,将几个主题串联起来。这就如同建筑本身,需要用一种逻辑把简单的想法和创意,通过各种建筑语汇构筑成连续的空间。
在研究卡尔·斯卡帕设计的斯塔帕利亚基金会美术馆时,我尝试以威尔第的音乐作品《四季》中的《春》第一段快板作为配乐,竟意外地发现每个乐句都重复出现的副歌结构,和美术馆中连续的拱廊在形式和气场上都相当契合。前者不断重复水的主题,将一个个松散而精美的细节贯穿到同一个抒情的乐曲中,而后者则通过不断重复的立柱连接成一体,将不同的美术馆里的物什和各种艺术品衔接起来。
音乐与建筑的契合可能是个巧合,但很多时候,它能为建筑师提供一种严谨的想象力。当我走在罗马的大街上,看到建筑师波洛米尼(Borromini)因受音乐启发而用石材创造出的曲线和曲面,甚至感觉这位生活在巴洛克建筑时代的人物,作品风格比弗兰克·盖里还要现代和前卫。僵死的石头经过律动的处理,焕发出生机。
西方的古典音乐并不代表一种风格,而是一种气质。这些音乐作品中隐含着空间的向度,一种让时间和空间交错编织的思维方式。当建筑设计找不到灵感,找不到好的解决方案,我建议去听一听不同时代的古典音乐,去那里寻找空间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借用作曲家瓦格纳作品《帕西法尔》中的一句台词,“在这里时间将变成空间”。音乐停止了,在听者的脑海中留下的是一座建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