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社会形态巨变,文化形态也在发生着深刻转型,传统的文化形态,已无法完全满足社会需求。一批批前辈艺术家,置身于当时的文化情境,开始新的探索。例如:在水墨人物画领域蒋兆和、徐悲鸿等人,借鉴西方素描造型观念,用中国传统水墨表现的媒材,进行现实人物写生与创作。社会现实把艺术家从书斋中拉出来,要求艺术家深入生活、关注现实,铸熔人文关怀。之后在南方如方增先、周昌谷、吴山明等画家,在具象写实人物画中融入写意花鸟画技法,丰富了笔墨的表现形态,强化了东方的水墨情韵。在北方有卢沉、周思聪等画家。他们的艺术探索,通过自身创作实践极力推动水墨艺术的现代转型,对后来水墨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
上世纪80年代初至90年代中后期,思想的开放以及新观念的涌入直接影响了中国艺术。新水墨艺术的探索也正是在这一时期全面开花,在各大美术学院出现了一批实力派水墨画家,其主力军就是五六十年代出生的艺术家。他们艺术创作的实践,以构建独立的个人绘画语言为出发点,并以现代都市文化为依托,以西方现代艺术为参照,以传统水墨材质为媒介,以个我表现为本位,在当代水墨画领域开创出了一片新的天地。这批艺术家的创作实践有很强的原创性,他们也正是当今画坛的重要力量。而这一时期正是“70一代”成长与学习的过程,“70一代”受影响于他们的前辈,但在接受各种艺术观念的同时仍然保留了自己的选择。
显而易见,通过这一梳理过程我们可以发现,现代水墨艺术拓展的接力棒,似乎必然地传到了“70一代”的手中(在水墨领域“80一代”尚未成型)。水墨艺术的发展无法脱离本土文化精神的支撑。“70一代”水墨艺术家的任务在于:水墨语境的拓展与构筑当代人的人文关怀。“70后”水墨艺术家成长的过程,正是社会极速发展时期: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众文化的流行、本位文化的复苏、艺术方式的多元……这种成长经历也必然会对艺术家的创作有深远影响。“70一代”都具备良好的学院背景,又不乏对新观念的自我判断。经历十来年的创作实践,“70后”已初具面目。他们大都在各大艺术院校从事教学工作,具有较好的稳定平台,在不久的将来,将是水墨艺术的重要力量。
早在1999年及2000年,两届“多向选择――生于70年代的青年水墨联展”在中央美院美术馆主办,范迪安撰写前言并作为学术主持。范先生对于这群青年水墨画家的展览给予积极支持并评价颇高。“多向选择”展览活动可能是国内较早使用“70一代”这一概念,来择定参展艺术家的展览方式。这个展览有两个特点:其一是参展画家年龄限定为70后;其二是多从各大美术学院国画系科班出身,且以水墨人物画为主。科班出身使艺术家拥有良好的专业素质,它可以在继承某些成法的基础之上,使个人的探索不断往前延伸;而人物画又有别于其他画科,它贴近现实,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是能够切入当下文化语境的水墨方式。因而,以观照“人”在当下的生存境遇为主题的艺术创作及其展览,似乎是切入当下文化较为有效的方式。正如范迪安先生在前言中所说的“从他们的作品中,可以看到他们这一代对现实的体察方式和对“人”作为绘画主题的初步认识……他们在笔下人物的塑造中联系了自己的生活经历和思考,他们表达的更多是现实中‘具体的人’,是他们感受的具体空间、条件、环境中人的具体形态……他们切入现实与生活的视角有时候是非常生动和别致的。”
自此之后,易英、范迪安先生策划出版了一个“新艺术的后援――生于70年代的青年艺术家”的画集,近十年来在北京、武汉、上海、杭州、南京也相继出现多次有关于“70后”为主题的相关展览。譬如北京的“传承与开拓――70年代水墨画家联展”,武汉美术文献主办的“水墨欲望――70一代中国水墨艺术展”,南京的“学院在线――中国‘生于70年代’水墨画家2008提名展”,上海的“水墨状态――聚焦70后”等等。当代文化情境之中的“70后”水墨,更关注跟自己有关的话题,贴近自我的生活方式,从小的感受出发,注重细腻的生活情结。70后水墨画家在选取自己的绘画方式与主题时,一方面从水墨材质本身出发,从材质语汇丰富的表达之中,构筑语言图式的精神内涵。而另一方面又从艺术家个人的心性与文化体验着手。它们传达了当代人对传统语汇的全新感受。从个人的生活情景着手,直面现实,凸显问题,有所指向,并努力在传统媒材之上拓展新的水墨语境。在当代的新生活之中似乎有着无穷尽的选择,这直接导致了画面效果与精神指向的多元。水墨艺术在当代的多元以及丰富的表现样式的探索,必定会促进这一门类的繁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