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完话剧《天朝1900》,非常失望,疑惑剧作者的创作水平难道就是这样吗?回家后找到李龙云的剧本《天朝上邦》三部曲看了一遍,明白了演出为什么失败,导演的胆子太大了点儿,背离剧本太多、太远了。剧本剧本,一剧之本,本之被肆意肢解和破坏,演出自然可想而知。
原剧本是李龙云费十余年心血积淀而成,可以说是他最为重要的创作。它是由“家事”、“国事”、“天下事”三部戏组成,由家事走出而进入国事乃至融为天下事的,有着剧作家对历史与国民灵魂的宏观而深沉的思考和把握。将三部戏删繁就简演成一出戏,删汰掉的内容,不仅伤了皮肉,更是断了筋骨,关键是失去了一剧之魂。这从剧名的改动就可以看出导演删改的基本思路,先改为《我杀死的德国公使》,后改为现在的《天朝1900》,将剧本演绎成一个特定历史事件的表述,愣是取心析骨从剧本中牵出刺杀的一条情节线来,透露着迁就市场的媚俗信息,将一部壮观的大戏弄小了,弄俗了。
李龙云的剧本向来以人物和语言见长,《天朝上邦》三部曲所描写的人物众多,不仅旗人,也不仅平民,出现了形形色色的知识分子,囊括了儒释道各派,以及鲁迅笔下那种帮凶、帮闲、西崽等诸多“智识阶级”的前朝人影,反观今日,互为镜像。它每一场戏都极其完整而朴素细腻,戏剧性是靠人物的性格和命运辐射交织完成的,而绝对不是一条刺杀德国公使的情节线。现在演出的拼贴、夸张且碎片化,那些鲜活的人物不见了,戏剧张力不见了,成了一场闹剧、活报剧以及小品和歌舞杂耍的串烧。
导演是以导演主旋律大片出名的,让我难以理解的是他却对原剧本中“但看国破家亡后,毕竟书生是丈夫”那种千忠戮、正气歌的漠视,诸如看到洋人的火车径直从城墙垛口开进天坛愤慨说道“都快开到皇上家炕上去了”、然后撞火车殉身的汉人文瑞,以指血写就《金刚经》视为《广陵散》、用生前纷至沓来的订单作烧纸而慨然赴死的大书法家文子臣,被侵略者如同十字架绑在未来佛身上而活活烧死却决不屈服的报国寺方丈朗月大师……如此多荡气回肠的人物均悉数被删,实在令人匪夷所思,致使如今的演出仅仅沦为国民劣根性的展示,中国人成了小丑式可悲的亡国奴,使原剧本不仅缩小变俗,更是将其主旨彻底扭曲,将惊心动魄化为杯水风波,将李龙云一直渴望表现的中国人血液里流淌的那点东西,变成了脸面上演出涂饰的油彩和夸张的表情。
于是,那些删削下的时空,被有人赞赏的所谓跨界电影手法所得意扬扬地挤占,我们看到的则是场面铺排的花里胡哨,民俗展览的喧宾夺主,人海战术群戏游离的支离破碎,将剧本隐藏在幕后的历史背景都端到台前,甚至让慈禧太后皮影戏一般过场,而完全无视话剧自身咫尺天涯的艺术规律,演成了走马灯和拉洋片,或剧中人物嘲笑洋人的那种“折箩”。一部好端端的戏,就这样被糟蹋成这般模样。
一部好戏,导演当然要进行二度创作,天马行空也是需要的,但这都必须是基于对剧本本身的尊重,和对话剧艺术规律本身的敬畏,而不是唯新是举毫无节制的随心所欲和好大喜功的奢靡浮华。值得我们反思的,是近来话剧舞台上这种奢靡浮华,并不仅止于导演,也不自《天朝1900》始。只不过,《天朝1900》创立了高峰,据说,仅国家话剧院一家投资就有400万元之多,舞台布景和服装制作两项开销数字不菲,莫非只有这样的数目才可以匹配于国家大剧院吗?这样的数目,足可以排几部话剧了。这样开了头,话剧岂不要和电影大片看齐了吗?其实,好的话剧,从来都是朴素的,古希腊悲剧的演出都没有如此奢华过,我们前辈导演的那些经典名作,也从来没有这样奢华过。大道无形,大味必淡,任何优秀的话剧包括所有的艺术在内,都不是靠奢华的大制作来唬人,来魅人,来取悦人的。它也许可以邀宠市场于一时,却离艺术很远,因为它只是一具徒有其表的衣裳架子,一袭有曲线勾勒却没有生命依托的华丽旗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