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摄影图像具备“纪实性”的特征?摄影图像“真”与“实”的特征从何而来?它的学理基础是什么?说明白了这个问题也就触及了摄影图像“纪实性”话题的根本。
复制视觉,摄影纪实性的基础
摄影图像的“逼真性”或“纪实性”特征源自于摄影模式与视觉机制的同构性。通过摄影与人类视觉的光学介质(镜头与眼球)、光感受器(银盐、CCD与视锥、视杆细胞)的比较,我们发现两者间在质量与数量上的同构性,揭示了两者的可比关系。其中最重要的是光感受器——银盐、CCD与视锥、视杆细胞在质量与数量上的趋同,也就是摄影感光材料银盐、CCD的精度与数量要达到或接近人的视锥、视杆细胞的精度与数量,这样,图像的精度与视觉的精度获得了统一。
作为手工产品的岩画、雕刻和绘画的运作模式不具备与人类视觉机制的可比性,所以人眼很容易就能检测出它们的手工劳作痕迹,也就是说,画家的写生作品与人眼看到的真实世界之间存在着巨大差距。是摄影提供了符合人类视觉精度的光学图像。摄影用简单的技术高质量地模仿了人的视觉机制,并且能够把镜头中的视觉图像固定下来,使我们有可能在视觉水平上复制一切我们认为有价值的图像。摄影使现实世界中作用于光的(与人类视觉相关的)内容能够以图像的方式获得再现、蓄存和传播。摄影的“纪实性”特征正是以此为基础的。
摄影是“符号”,不能“充饥”
那么摄影图像与被摄对象之间是什么样的一种关系呢?前面说过,摄影的逼真图像可以部分地再现我们眼前的世界,但是如果我们把摄影图像与被摄对象当成完全相同的事物,那就错了。有一个典型的例子,在某电视剧中,某小姐要与她所崇拜的京剧名角儿的照片结婚。这当然是很荒唐的,因为我们知道,照片只是这个男人的图像,而这幅图像并不能在现实生活中承担起做丈夫的职责,与照片结婚就是现代版的“画饼充饥”的笑话。
摄影者要清楚,摄影图像只是被摄对象的符号,符号就是“代表某一事物的另一事物。”这就说到了符号的“能指”与“所指”的二元关系。“能指”是摄影图像所代表的那个“某一事物”,“所指”是关于这一事物的解释项,也就是这一事物的意义。作为视觉精度的图像,摄影的“能指”功能是强大的,具有“原真性”特征,所以摄影图像可以用于身份证,因为它能够精确地指向某个特定的被摄者。而摄影图像的“所指”则仅仅具有象征性,例如一张食物的照片,“所指”是食物的意义——营养价值。它在摄影图像中则仅仅具有象征的意义,所以我们不会去食用一张拍摄了食物的照片。照片与被摄体是两种不同的事物,只是照片中的图像能够明确地指向那个被摄体。换言之,摄影图像只是获取了被摄对象的光的影像,而并不包括其他的内容,如此而已。
摄影的过程就是将拍摄客体转变为图像符号的过程,摄影者将拍摄对象从时间与空间中抽离并固定下来,复制了一个视觉精度的图像样本,同时它又具备了符号学“能指”与“所指”的功能。
再跨半步,可能就是“真实的谎言”
人类生存的这个世界是一个真假信息并存的世界,为了达到某种目的,个人、团体甚至国家都会散布一些虚假的信息,所以求真就成为了人们的永恒课题。
摄影作为一种视觉精度的图像,一旦成为造假的工具,就会让谎言披上真实的外衣,更具有了欺骗性,因为照片的内容在视觉看来都是真实可信的。一般而言,分辨照片作伪的痕迹是比较困难的。事实上从摄影术刚发明的时候就开始有了虚假内容的照片。19世纪,法国人巴耶尔(Bayard,1801—1887)为了抗议法国政府忽略了他对摄影术的贡献,拍摄了摄影史上第一幅自拍像,摆拍模拟了一个自杀的画面。1919年,纽约《傍晚画报》刊登了世界上第一张假新闻照片,因为不能进法院拍摄,画报找来演员并布置拍摄了一个法院场景,再将当事人的头像拼接到演员的身上。1958年6月,人民日报开始登载粮食亩产放“卫星”的浮夸报道,配发了让人印象深刻的几幅照片,其中有一张,一位少女坐在密集的稻穗上。
要说明的是,摄影的“纪实性”特征并不是绝对的,只要再向前多跨出半步,一幅照片就有可能成为“真实的谎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