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评网 > 书法评论

脱胎换骨始成君 ——记李铎先生

 郭沫若书法造诣却有灵通之处,世称郭体恐非过誉。记得,郭老当年与我闲谈中曾谈及,当代有两位临摹他的字的人。一位在军事博物馆,另一位郭老没有说,我也不便问。而这位在军博的人,就是60年代后,名声鹊起享誉国内外的书法家--李铎先生。

  李铎号青槐,字仕龙,1930年生于湖南醴陵的一个贫苦农家,幼承庭训,酷喜翰墨,弱冠之年投笔从戎,南征北战。

  军旅之余,尤其在建国初期他调到军事博物馆工作之后,广觅名碑珍帖,刻意临摹。郭沫若先生书写的碑文,那凝重而又洒脱流畅的书风,倾倒了李铎,从此和郭体结下了不解之缘。“皇天不负苦心人”。李铎临摹郭体字惟妙惟肖,足以乱真。

  临摹郭沫若的字达到足以乱真的程度,在当今的书坛上是大可立足的。以此为本,了却了一生亦无不可,然而李铎先生并未满足。他主张学习书法应由“临”而“立”,临摹时,只有力求形神毕肖,才能立得住。然后“临”和“立”都不是目的。他说:“一个有出息的书法家,应在‘临’而能‘像’的基础上,再刻意小‘变’。融百家之长,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他是这样说的,更是这样做的,他用最大的勇气放下郭体而遍临历代名家碑帖。以秦篆、汉隶、魏碑、唐楷,直到苏、黄、米、蔡、王铎傅山等,近十年来,他走过了一段曲折、痛苦,但却又是成功的路。在李铎初变郭体之时,责难之声四起。这当中发生了这样一件事:有一位外地来京的采购员,通过辗转介绍找到了军博,请李铎先生为他所在的企业题写厂名。李先生感他一片诚心,又是远道而来,当即命笔。那位采购员兴冲冲地把写好的字卷走了。有谁料到,过了几天,还是那位采购员,找到李先生后,十分委屈地对李先生说道:

  “请您再写一张吧。”

  “为什么?”

  “我们厂长见了您的字大发雷霆,非说这字不是您写的,李铎的字比这字强多了!你给我找真李铎写。您听听,我有多冤。”

  采购员又用非常恳切的语调说道:“你还是写原来的字吧,这字没人认!”

  我没有目睹当时李先生的表情,是恼怒,是沮丧,是无可奈何,是痛苦,是后悔,还是别的什么?这只有当事人才最清楚。

  这无知的误解,并未影响李先生的进取之心。他反而更加刻苦了。我们渐渐地看到李先生的字在“变”,在发生脱胎的变化。我国著名的书法大家启功先生在评论李先生变化后的字时说道:“看到他有想学晋人唐人处,有想学宋人处,有想学明人处。例如:晋之二王、唐之颜褚、宋之苏黄米蔡……有时他以隶魏笔意入行,独具风格。但绝对无法说出他哪些笔法是专学哪个人的。”

  李铎先生以坚忍不拔的毅力,不断进取的勤奋,走完了那段令人苦痛、却极富启迪的路,逐渐形成了自己的书风,现已深受国内外书界推崇,他的作品多次到国外参展,美国、日本、苏联、英国、法国、香港、泰国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都有他的墨宝被收藏。我国的名胜古迹,到处可见李铎先生的题字。去年底,李铎当选为第三届书协副主席。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2/2019-09-17/49790.html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