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研讨会上,数位学者不约而同提到了绘画中看农民的视角的不同,有俯视、平视以及仰视的差别。不仅在绘画中是如此,中国的文学、影视、摄影等各个方面,都有大量涉及农村、农民题材的作品。本报采访了几位评论家,探讨了农民在绘画与文学中的视角变化问题。
从俯视、仰视到平等
在20世纪之前,中国虽然是典型的农耕文明,但是古代绘画中直接描绘农民形象的作品稀少,大都以“豳风”、“击壤”、“踏歌”、“醉归”的形式出现,是文人自己的浪漫化身。到20世纪初社会矛盾激发的时代,知识分子开始关注农民问题,文艺创作中有了越来越多的农民身影。最初,知识分子和艺术家以鲁迅式的“疗救”和“唤醒”角度表现农民、唤醒农民,以俯视为主导,而在解放区文艺五六十年代多采取仰视姿态,表现农民健康向上的风貌,而1980年以来崇尚平等观察,表现的角度更加多元,这很大程度上和文化观念有关。
比如裔萼指出,著名画家蒋兆和1948年《一篮春色卖遍人间》中的卖画女和1962年《一笛横吹万户歌》中欢欣的农村姑娘就形成鲜明的苦乐对比,之前批判现实的人物画家转而以歌颂的笔调表现新时代。
艺术与真实的困扰
值得注意的是,在1990年之前,小说、绘画这种艺术样式的影响非常之大,而到1990年后电视、影碟开始占据城市人的多数闲暇时间,到90年代末又有网络出现,在这些传播方式上,也有农民话题的表现。在80年代后期,曾经有《篱笆、女人、狗》这样的作品引起广泛关注,那时候的城市和乡村的关系还比较紧密,乡村情趣仍然让进城不久的人感觉亲切。而到了90年代后期,社会学家孙立平所谓的农村和城市的“断裂”开始加剧,在文化上也是如此。占据电视台黄金时间绝大多数是都市言情剧等城市人关注的话题,因为,城市人才是最有商业价值的观众。惟一引起轰动的,是喜剧明星赵本山主演的电视剧《刘老根》、《马大帅》,但是也有人认为故事和真实的农村生活有距离———“艺术”和“真实”的距离有多近多远才合适……继续困扰着那些喜欢思索的批评家和艺术家。
艺术家已不是农民的代言人
一个无法回避的问题是,绘画、文学、电影的创作是城市人,其中表现的“农民”也主要是给城市人看的———只有电视稍稍例外,农民虽然数量众多,却非电视台最想取悦的主流观众。批评家郭晓川指出,艺术家已经成为中产或中产以上阶级,与处在社会底层的农民属于两个不同的阶层,“虽然有少数出身农村或有过农村生活的艺术家,现在从思想和观念上已经与自己的出身产生了较大的距离。所以,现在的艺术家已经不是农民的代言人,也不是农民中的一员。农村题材所代表的范式与当代艺术的范式根本无法‘通约’,由此可见,农村题材的创作最终就是部分艺术家的‘怀旧’情怀的抒发。”有力量的作品仍然可以感动人,但是就现实而言,他认为真正的出路是通过改革和发展让农民阶层变小,甚至消失,“这可能也是最终的结果”。
■对话
绘画:视角的百年变化
记者:过去很长时间,画农民是受到鼓励和有经费支持的,但是现在很多画家是自由职业,他们的生存又依托在城市,是否让艺术家对农村题材没什么兴趣?
徐虹:这当然有影响,但是我到各地调查发现,还是有很多画家在画农民题材的作品,而且面貌也很丰富。以前虽然画农民的画家和作品数量多,但很多是配合政策的作品,从表现形式、内容上没有今天这样丰富。比如毕建勋的《惊蛰》、忻东旺的《装修》、《明天·多云转晴》等许多作品抓住了农民进城等时代问题,一方面表现了现代化过程中人与环境的紧张关系,而这种紧张关系在中国更突出地表现在农民与土地,农村与都市化的矛盾之中,同时也流露出温暖的人情关切。
鲁虹:实际上,一方面大部分画家还是用以前那种固定的模式、想像的方式去呈现农民和农村,另一方面,在当代艺术中确实很少有关注农民题材的,所以我觉得这是艺术家集体缺乏底层关怀,没有用艺术去反映农村真实的变化。80年代初有罗中立《父亲》那样的画,现在很少有了。
记者:二十年前很多农民题材绘画非常著名,而现在随着新媒体的出现,相比摄影、电影、电视剧来说,绘画的传播比较窄、影响也小,如今它还有怎样的力量?
鲁虹:新媒体对人的影响是很大,比如上世纪70年代、80年代出生的这批人,他们接受的主要是电视电影和网络,而不是传统意义上的绘画。现在电视是最普及的媒体,反映农村生活的电视剧也有不少,但是我感觉最近这些年并没有特别好的电视剧表现农民。
当然这也和农民身份、经济的变化有关,有一些是反映民工、矿工的作品,这实际也和农民有关。
记者:通常感觉农民自己喜欢的画是那种大红大绿、喜气洋洋的风格,但是“农民、农民”展中大部分是给城市人看的,也是审视的目光,是不是和农民的爱好拉开了距离?
徐虹:你说的主要是以前年画的样子,但是现在的农民喜欢什么样的绘画还要调查,不一定还是以前的样子。的确,这样作品多数是城市观众才能接触的,这主要是因为农村的文化基础薄弱,比如没有美术馆这样展览的地方,所以我觉得首先应该加强农村的经济文化建设,让大家能看到更多的作品。当然不一定是建美术馆,应该因地制宜。
文学:非虚构文学的崛起
记者: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农村题材的作品非常著名,比如《创业史》等等,之后感觉比较少,为什么?
何西来:这和社会的变化有关系,以前大家能写的面比较小,所以对农村这样的题材表现比较多,但是角度也很单一。80年代以来,还是有很多涉及农民的,比如“反思文化”中《剪辑错了的故事》、张一弓《犯人李铜钟的故事》等等,之后“文化寻根”热中王安忆、莫言、韩少功等也写了农村的事,但是他们是从文化角度看的,我觉得有一些问题,相当一部分脱离农民的现实生活。到90年代《白鹿原》《古船》出来,又形成文化反思的高潮,另外还有刘醒龙、何申这样反映社会转型期的农民问题的作品。
记者:当代小说领域,反映农民问题的作品、以及写作者有什么特点?
何西来:在这方面成名作家因为和农村接触的少,所以作品也越来越少,莫言看了《三农手记》说我们对现在的农村不懂了,以前的经验不管用了。反倒是地方上的作家能接触到核心问题,比如湖北的王建琳、云南的夏天敏写的《风骚的唐白河》、《好大一对羊》、《飞来的村庄》都是写三农题材的好作品,值得一看。另外就是一些报告文学比如《三农手记》的影响很大。但是相比三农问题在我们国家社会经济中的重要位置,这方面的文学创作还是比较薄弱的。
记者:90年代之前小说的社会影响非常大,但是随着社会分工的细密和传播方式的改变,感觉郑金兰《三农手记》这样的非虚构作品以及社会学、经济学研究三农的著作好像更有力,而小说的影响力下降了很多。
何西来:这是自然的,因为传播媒介的改变产生的影响大。现在大家关注农村的真实状况和变化,比如《三农手记》就采用了社会学的视角看问题,这样看得更深更透,比单纯的文学描写要更全面。
但是我想这并非意味着小说就没有作为了,小说表现的现实更集中,它把现实拉到读者面前来。
关键是作家应该到第一线去观察,让作品从乡间土地上成长起来,这样才能写出好作品。《三农手记》这样的作品有力量,也是因为作品就在农村,了解农民,也真的写出了他们面临的现实、希望。
记者:但是文学的消费着主要是城市人,这反过来对文学生产也有作用。
何西来:这是肯定的,多数读者还是城市里的人。但是城市人也会看写农民的书,而且,文学在农村还是有一定市场的,农民和民工也看书,不是很多人以为他们空闲了就光抽烟闲逛,他们也有自己的文化需要,有的地方农民年收入也在万元以上,关键是看怎么为他们服务,真正提供他们喜欢的作品。
■作家视点
不仅仅需要同情
目前描述农村状况的文学创作,从沈从文开始,仍然有相当一批作家作为田园牧歌式的描述,但是对于真正的农村、真正的现实本身,我们的思考、我们的观感是很乏力的。
当然也有一些作家把农村作为一个弱势群体看待,写了很多关注农民切身状况的作品,我觉得这样的作品也是值得肯定的,可是我个人并不满足,我觉得这里有很大的问题。如果把农民仅仅看成是一个弱势群体,仅仅是需要同情的群落,我觉得这就是对农民非常大的误解,他不是一两个人,他是八亿多人。
如果你用城市里人的眼光看农村,对于我们来整理、了解农村历史,现实或者文化是起了很大的遮蔽作用。我不太赞成底层社会、底层关注,作为社会学者,我们当然要关注农民的切身状况,但是作为一个作家,那就变得非常简单和狭隘。有没有一种不一样的写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