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头条 > 艺评网 > 书法评论

中国画作品

袁运甫教授对中国画的探索和实践是从60年代人物画开始的。他运用简练的线条、墨色、笔韵,以及自己限定的色彩和颜料,综合地表现客观对象。他十分讲究画面造型、色调、结构与内涵。显然,40年前他已经把艺术视角注目于东西方艺术互为比较、吸取和融合的实验。他的实验紧紧地关注于民族艺术本体的弘扬和发展。他曾说过:“这样学习不是西方化,而是化西方所长为我所用。”特别是对色彩、色调的认识和把握,以及中国画面向社会、贴近生活的艺术题材的多样化的选择。同时,传统艺术的发展还必然地面对着要从士大夫宫廷化的审美趣味中解放出来,这是因为艺术走向了更广阔的天地,是现代公民社会的必然选择。

  在中国画所限定的传统形式的规范中,扩展的本身意味着发展、创新。袁运甫的彩墨画、水墨画、线描画蕴涵着真挚的情感。写景抒情,是他的美学精神之凝化。在他许多不同题材的作品里,总是以体现不屈的生命精神为主旨。他的荷花也多是体现“静谧秋塘有傲骨,残枝横斜亦风流”的思想境界,这是他在形式美追求中深惜的精神品格。这种把意趣情怀与艺术美感的表现融合一体的追求,也同样体现在他对待笔墨和技法的求索之中。如他倾心于兼工带写,他说:“工笔写意各有大妙,余难舍一失全。但关键在工笔重色,写意重韵,色韵为彩墨之魂,必兼而有之。”

  他自幼受到良好的传统文化熏陶,包括中国画的临摹和基础训练,后来又经历南北两所美术学院名师指点培育,及中西艺术双重教育,所以几十年来他脚踏实地的攀登深究,轨迹明析。他十分清楚地认识到“传统”和“现代”,是当代艺术前进不可缺少的双翼,都是不可能简单地逾越或是抄近路而能获取的。坚定地热爱民族主体文化,吸取他人之长是必要的。中西艺术的交流融合也是必然的,谁都无法排斥对方而孤芳自赏,谁都不可独霸天下为我独尊。重要的是“融合”。文化本身的多元化特色,应是多量度的演化、多视角的吸取,相互容纳和消化都存在逐渐的深化的过程。立竿见影、表面模仿,只能会烟消云散,那只是商业运作一阵风。我门不能在知识爆炸的年代里做“掩耳盗铃”状了。只有投入求知的真诚,才有可能获得真知卓识。袁运甫先生在中国画的几十年钻研中,总是从历史高度认清艺术发展的轨迹,极大地投入,默默耕耘不息。

  他说:“搞艺术也应当对历史负责,这也是艺术家的社会责任。”不难发观,袁运甫和许多画家相似,都异常地喜爱画荷。但古人作荷,多以工整圣洁为经典。袁先生却更酷爱荷塘野趣,从他的作品中能隐约感受到生命主题的永恒魅力。同样题材,但表现了不同的美学理想和追求,也可以说这是“深心托豪素”,意在非凡。也许这正是中国画为很多画家作为艺途归宿的重要原因,是情之所趋。
注:本站发表的所有内容均为原作者或投稿者的观点,不代表本站的立场,请浏览者自行判断取舍,若有观点错误或侵权等信息请联系管理员删除,谢谢配合!转发请标注:美术网(meishu.com) ,多谢支持!本文网址:https://www.meishu.com/news/1/2/2019-09-17/48984.html

美术网相关文章 书法评论最新 艺评网最新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