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格胜,男,壮族,1950年9月生,广西武宣人,1970年5月参加工作,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研究生班国画专业毕业,研究生学历,教授。1990年12月加入致公党。
中国美术网 09-17 浏览
黄格胜,壮族,1950年9月出生,广西武宣人,1966年初中毕业后因文革辍学,1980年考取广西艺术学院研究生,师从著名画家黄独峰。1982年毕业留校,1987年任副教授,1992年任教授,1995年任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1998年任院长。
现任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院长,十届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广西区委主委,教育部高等院校艺术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国家级优秀专家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并任广西文联副主席,广西美术家协会名誉主席,广西中国画艺术委员会主任,广西民族书画院院长。
黄格胜擅长中国书画,特别是山水画。曾在美国的洛杉矶、旧金山、夏威夷,荷兰的阿姆斯特丹等地举办画展和讲学,作品被荷兰国家艺术馆、中国美术馆收藏;曾在桂林、柳州、南宁、广州、深圳、台湾等地举办个人画展数十次;出版有《漓江百里图》等个人画册十余本。曾获广西区人民政府文化最高奖——铜鼓奖。《漓江百里图》曾由中国驻美使馆赠予当时的美国总统布什(老),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以黄格胜作品相赠。广西首届十大杰出青年之一,广西首届铜鼓奖获得者,全国优秀教师。作品有《漓江百里图》、《侗乡月》、《我的中国心》等。1998年美国总统克林顿访华,广西壮族自治区领导以黄格胜作品相赠。作品《老屋纪事》入选2001“百年中国画展”。 2004年获“黄宾虹奖”。2005年中国画作品《漓江烟雨》随“神六”遨游太空。
1970.05—1977.08,广西灌阳县电影院美工
1977.08—1980.09,广西灌阳县文化馆美工
1980.09—1982.07,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国画研究生班学习
1982.07—1994.01,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教师、讲师、副教授、教授,广西书画院副院
1994.01—1995.02,广西艺术学院院长助理
1995.02—1998.05,广西艺术学院副院长
1998.05—1999.12,广西艺术学院院长
1999.12—2002.06,广西艺术学院院长,自治区文联副主席
2002.06—2007.07,致公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艺术学院院长,自治区文联副主席
2007.07—2007.12,致公党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艺术学院院长
2007.12—2008.01,致公党中央副主席、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艺术学院院长
2008.01—2008.12,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副主席、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广西艺术学院院长
2008.12—2014.12,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副主席、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广西艺术学院院长
2014.12—2017.01,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致公党中央副主席、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017.01—2017.06,致公党中央副主席、自治区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017.06—2017.12,致公党中央副主席,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6]
2017.12—,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第九届全国人大代表第十、十一届全国政协常委,致公党第十二届中央常委,第十三、十四届副主席,政协第七、九届广西壮族自治区委员会常委,第十、十一届委员。
黄格胜曾在美国洛杉矶、旧金山、夏威夷举办画展和讲学;在荷兰的阿姆斯特丹举办画展,作品被荷兰国家艺术馆收藏;在桂林、柳州、南宁、广州、深圳、台湾等地举办个人画展15次;
2012年 6月1日来自中国广西的著名国画家、广西艺术学院院长黄格胜教授1日在美国国会图书馆举行了其中英文新画册《黄格胜——漓江百景图》的首发式。
2008年12月国画家黄格胜任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
2007年 国画家黄格胜荣获高等学校教学名师奖。
2007年 国画家黄格胜院长被教育部评为全国高等学校教学名师,主讲的“国画山水写生”被评为国家级精品课程。
2006年 6月年黄格胜教授应美国国会图书馆邀请在国会图书馆举办画册首发及学术演讲会,成为中国画家登上世界顶级权威学术机构美国国会图书馆讲台第一人。
2005年 国画家黄格胜中国画作品《漓江烟雨》随“神六”遨游太空。
2004年国画家黄格胜获“黄宾虹奖”。
2001年 国画家黄格胜作品《老屋纪事》入选2001“百年中国画展”。
黄格胜谈《漓江烟雨》
《神州颂》有一幅画《漓江烟雨》为广西艺术学院黄格胜院长所创作。
据黄格胜介绍,原来按主办方的要求,是想请他以《清源山色》为主题来名命创作,但他却坚持要以广西的漓江山水为创作思路,并征得主办方的同意后,他花数天时间创作了3幅画,从中挑选出这幅笔墨、色彩、构图都比较满意的《漓江烟雨》。作为壮族人民的儿子,他对情有独钟的漓江山水画了几十年,但想到故乡的山水将随“神六”遨游太空,在创作这一幅画时一股神圣而荣耀之情油然升起,这也表明了广西漓江画派的影响力日益见长。记者从黄院长选送《神州颂》国画长卷的《漓江烟雨》国画作品中,感觉到其意境或气势磅礴、意境深邃,或端庄飘逸、质朴自然。黄格胜总是以精湛娴熟的技巧,淋漓流畅的笔法,豪情激越的水墨,色彩斑斓的画面,给人以高尚隽永的艺术享受和精神思想境界的升华。
物境?情境?意境——黄格胜山水画述评
评述当代中国画何其难!
今天的中国画再也没有了单一的模式,当代中国画坛可谓多元纷呈,谁也无法再拿出一个被大家普遍接受的标准来品评现实中的画家了。所以,作为当代批评家,理应根据自己的知识结构与认识判断,设定出属于自己的标准,客观公允地观照当代画坛。
中国画的20世纪,依我个人的认识,它既是个特色鲜明的时期,同时也是个向现代转型的过渡时期。在这一百年的中国画探索中,我们大体可以把画家们归为三类:第一类,为续接传统而不惜努力的画家,如吴昌硕、齐白石、黄宾虹、傅抱石、潘天寿等。这一类画家们的特点是始终坚持着传统绘画的笔墨造型,其作品是传统的,古典的,但又有新意,绝非重复古人;第二类,接受西方文化与艺术感染而致力于融合的画家,如高剑父、徐悲鸿、刘海粟、林风眠等。他们的作品特点为中国画变异的形态,强调现代性,广泛地借鉴西方绘画,移步换形,突破传统笔墨方式的限制,手段更加自由,面貌趋于多样;第三类,勇于创新,致力于全面改革的画家,如赵无极、吴冠中、刘国松以及实验水墨的画家们。其特点表现为中国画变异的极端形式,作品介于中国画与非中国画之间,尤其是以观念上、媒材上与风格技巧上多取自于西方,完全不同于中国传统方式,如果依据传统的标准,他们的所谓革新似乎十分糟糕,既无笔又无墨,可以说是不入流的。
与前三者相比,黄格胜们似乎是不入类的,这说明他们的中国画图式没有那明显的倾向性。但是,就绘画本体而言,他们却有着各自的独到之处,而且,这一独到之处恰恰标志着一种成功。
黄格胜的中国画,画得好!我这么说或许恰好是他的风格与艺术追求正合于我所设定的标准。我认为在当代山水画家中,他是位画得十分出色的画家。相对而言,黄格胜的作品比较倾向于第一类,所不同的是,他既受第一类大师们较大的影响,但又在不断地超越他们,他的作品生活气息更真实,更浓厚,意趣也更强。如果要说当代中国画中突出成就的画家,那么毫无疑问,黄格胜便是最典型的一个。唐代诗人王昌龄在其《诗格》中论及诗的境界时,认为诗有三境界,即物境、情境与意境,三境具佳者乃为好诗。中国诗画一律,黄格胜的画之所以好,我想可能就因为他的作品同时获得了这得之不易的三境吧。
物境——度物象而取其真
作为造型艺术,中国画同样重视塑造对象形态,虽然它不同于西方古典绘画刻意于表现对象的“视觉”真实,但对“物”之形态的表现仍属首要任务。所以,古人十分重视“物境”的表现。张璪“外师造化,中得心源”,首先强调的便是“师造化”,即对“物境”的追求。荆浩则有“度物象而取其真”,其“真”境获得的前提,是基于“度物象”的手段才得以实现的。王履说得更明了:“吾师心,心师目,目师华山,”连文人画大师石涛,也要强调“搜尽奇峰打草稿”。“物境”乃为中国画家们追求的第一境界,亘古不移。
谙熟于画史的黄格胜,当然早就认为到这一“坎”的重要性,所以他入手学画,以造型为切入点,黄格胜有大量表现“物境”的精彩速写,这种厚积乃为其求得画之“物境”起到了极好的筑基作用。
古人重视“物境”的表现,通常是借助于“目识心记”而获得的,即所谓观念在先,景致在后,无论是观察还是记取,均服务于画家所设定的观念。当然,在感受自然的过程中,这一观念有时也会获得修正,比如石涛的山水画。但这种源于自然的画面“生动”,还是远离了真实的自然之境的,有些画家干脆把这一“自然”叠合在前人表现的“自然”之上,于是就有了程式化的便利。“物境”成了躯壳,画家们更热衷于笔墨趣味的表现。“物境”被“情境”所淹没,这就难免千人一个“情”,一个“意”。近代学人们所抨击的对象当为这一式微的“传统”。
20世纪中国画的发展,首先表现在对这一“物境”摄取的纠偏过程之中。这一时期凸现出的大师级画家,没有一个不是重“物境”和表现“物境”的高手,从黄宾虹到李可染,从傅抱石到潘天寿、陈子庄、钱松岩……无一例外。黄格胜可能更感于这些同时代师长们作品的盎然生机,这是时代情致的链接所致,亦或是他在体验生活、观察生活过程中,更为“物”之所役,于是便有了一种发自内心的狂热。黄格胜的小品与长卷宏制,无一不是自然或生活的场景真实写照。就因为有了这一“物境”的呈现,他的作品更多了一份清新与自得。
情境——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白居易有诗曰:“感人心者,莫先乎情”。一件好的艺术品首先以“情”而感人,表现“物境”的最后目的还在于传情。黄格胜不仅是“物境”传写的狂热者,在表现“情境”上,他亦可称之谓“造情”高手,这更多地源于他对生活的真切体验与感受之故。黄格胜的作品虽然选取的对象极为简单、平凡,但是一旦进入画面,这些不经意的形象,经艺术家的巧妙处理,顿时鲜活起来,可谓情趣毕现,妙不可言!尤其是其小品型制,更为突出,也更精彩。
黄格胜画面的“情境”有着较为丰富的内涵。首先,是他乡情的流露。黄格胜山水画作品中,我们可以清楚地看出他那活生生的、带有童年印记的、平民化的日常生活气氛,这便是一种活脱脱的故乡之情。这可能与其儿时多活动于乡里民间,感于民情民风有关。其次,是他文人之情的表白。黄格胜受过较好的教育,有着极好的文化熏陶,加上他的勤学苦读,其文人修养当在同辈之上。另外,在对古代大师作品的学习与研究中,他以一种虔诚的心态在与大师们进行着对话、交流,这同样是其文人之情获得提升的最好途径。所以,他的画面让我们感受到了一种文化的品格,那种游离于古代文化传统与现代文明之间的一种高尚之趣。在黄格胜画面“情境”塑造中,更重要的还是其诗人之情的张扬,黄格胜作品一种明白显现的情趣便是诗意的表达。相比较于古代文人的闲情逸致,黄格胜的诗人之情更多豪壮与刚猛,颇有些“大风起兮尘飞扬”之感,这可能与其内在品格与气质有关。黄格胜作品阳刚大气的风格,客观上对于当代画坛的柔弱与颓废,有着较好的反拨之功,这是应当更值得我们特别肯定的“情境”追求。
黄格胜的“情境”,正是有效地将乡情的质朴与文人的修养,复合在豪放的诗人情怀之上而得以表现,这是生活的偶然与画家的主动追求共结的佳境。
意境——能到古人不用心处
画面最终由“意”而得“境”。黄格胜在物境与情境表现都获得成功之后,加上他对画理画法的透彻理悟,其画之“意境”自然而然进入了极佳境地。
黄格胜对中国画理、法的悟得,与其先从花鸟画入手而窥中国画之奥堂,再入山水画创作的理路直接有关。这一顺序并非清规戒律,但花鸟画在学习中国画理法过程中,确实有着得天独厚的优势。中国花鸟画语言纯粹,表现中特别注重画法的正确运用,画面的置陈不势,笔墨的灵动多变,都直呈其上,无法回避,没有办法不交待清晰明了。因此,这一画科对于我们训练中国画之理法特别有效。黄格胜笔墨的纯熟与驾驭画面的机敏,可以清楚看出他得力于前期花鸟画训练的益处。进入山水画创作之后,黄格胜在师造化与表现自然悟出的情致基础上,有效地移植了花鸟中对中国画理法的理解与运用,他的作品自然臻上佳境。
黄格胜山水画作品三境的获得,来源他的勤学苦练,同时离不开他对中国画艺术的执着与痴迷。当然,他的重于思考、多生想法的性格也促成了作品的不断完善。子曰:“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黄格胜的成功似乎正好应验了孔老夫子的至理名言。黄格胜正处中年,当为其创作的黄金时期,我真诚地企盼着他能有更多更好的中国画作品问世,这不仅是他个人的一种行为,在当代中国画从传统向现代转型的过程中,黄格胜的探索在标示着一种方向,这不啻也可算作是一种集体的企盼,一份我认为对中国画坛极为重要的贡献。
著名美术评论家苏旅指出:“《漓江百里图》是第一幅真正把漓江、把广西的自然地域环境、民族文化特色当作研究对象的美术作品,是‘漓江画派’真正的开山之作。即使在今天,依然是‘漓江画派’成长道路上不可替代的里程碑和代表作。”
2008年9月,中国国家画院为黄格胜先生开办了首届个人工作室高研班,在全国招收首批学员30人。而在此前后,黄格胜先生分别获的了国家教育颁发的“国家级高校教育名师”,山水画写生获得了“国家级精品课程”,和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黄格胜先生不但是著名的画家,也是优秀的美术教育家,教学与创作是黄格胜先生生命中最为重要的二个课题,在教学岗位上他已逾四分之一个世纪,从2001年后开始他开始招收研究生,迄今已培养了大量的美术人才,积累了丰富而宝贵的教学经验,而对于中国国家画院的学员,在年龄层次与知识结构的区别都非常大,其中有在画坛拼搏数十载名声在外者,也有刚持笔不久者,对于他们,教学方法都有所区别,对于已经形成风格影响者让其保持其风格,在这里给他补充一些他所不具备的知识和技巧,而艺术青涩者则多在其基本功上下功夫再提高其理论研究水平。
作为导师,黄格胜先生想传授给学员的应该是一种中国画艺术的观察、思考和创作的角度、方法,而不是作画的某种模式。面对艺术市场他笑着说“我应该教学生捕鱼的方法,而不是直接捕鱼交给学生”。
黄格胜先生说“拿文凭只是一个方面、一个过程。重要的是你在这个过程中要有所收获。用好自己的时间,自己把握自己的能力,这样才会成功。我从来不浪费时间。人就怕磨蹭,东摸摸西摸摸,好像很忙,实际上等于什么都没做。”
Huang Gesheng has held art exhibitions and lectures in Los Angeles, San Francisco and Hawaii in the United States, exhibitions in Amsterdam in the Netherlands, and works are collected by the Dutch National Museum of Art, and 15 personal art exhibitions in Guilin, Liuzhou, Nanning, Guangzhou, Shenzhen and Taiwan.
On June 1, 2012, Professor Huang Gesheng, a well-known Chinese painter from Guangxi, China and President of Guangxi Academy of Art, held the launch of his new English album "Huang Gesheng - 100 Scenes of the Lijiang River" in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of the United States on June 1, 2012.
In December 2008, Huang Ge, a Chinese painter, was qualified as Vice-Chairman of the Chinese Artists Association.
In 2007, Huang Gesheng, a Chinese painter, was awarded the Famous Teacher Award of Teaching in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2007, President Huang Gesheng, a Chinese painter, was named a famous teacher of teaching in national universities by the Ministry of Education. The course "Chinese painting landscape sketch" was named a national top-quality course.
In June 2006, Professor Huang Gesheng, at the invitation of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held the first album launching and academic lecture in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becoming the first Chinese painter on the platform of the Library of Congress, the world's top authoritative academic institution.
In 2005, Chinese painter Huang Gesheng's Chinese painting "Lijiang Smoke and Rain" traveled in space with "Shen VI".
In 2004, Chinese painter Huang Gesheng won the "Huang Binhong Award".
In 2001, the Chinese painter Huang Gesheng's work The Chronicle of Old House was selected into the 2001 "Centennial Chinese Painting Exhibition".
Huang Gesheng's Talk about "Lijiang Smoke and Rain"
"Shenzhou Song" has a painting "Lijiang Smoke and Rain" created by President Huang Gesheng of Guangxi Academy of Art.
According to Huang Gesheng, according to the request of the organizer, he wanted to invite him to create with the theme of "Qingyuan Mountain View", but he insisted on taking the Lijiang River landscape in Guangxi as the creative idea. After obtaining the consent of the organizer, he spent several days creating three paintings, from which he chose the ink, color and composition of the painting to be quite full. Yi's "Lijiang Smoke and Rain". As the son of the Zhuang people, he has been fond of Lijiang landscape painting for decades, but thinking that the landscape of his hometown will travel with the "Shen VI" in space, when he created this painting, a sacred and glorious feeling rose, which also shows the growing influence of the Lijiang School in Guangxi. Reporters from President Huang selected a long volume of Chinese painting "Lijiang Smoke and Rain" from "Ode to Shenzhou", and felt its artistic conception or momentum, profound artistic conception, or dignified elegant, simple and natural. Huang Gesheng always gives people noble and meaningful artistic enjoyment and sublimation of spiritual and ideological realm with exquisite and skilled skills, incisive and fluent brushwork, passionate ink and colorful pictures.
1、本站美术网信息均来自于美术家自己或其朋友、网络等方式,本站无法确定每条信息或事件的真伪,仅做浏览者参考。
2、只要用户使用本站则意味着该用户以同意《本站注册及使用协议》,否则请勿使用本站任何服务。
3、信息删除不收任何费用,VIP会员修改信息终身免费(VIP会员点此了解)。
4、未经本站书面同意,请勿转载本站信息,谢谢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