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推: 开通会员 艺查网 美术百科
当前位置:美术网 > 美术网-艺术官网 > 画家网 > 画家网

尼玛泽仁

( 中国美协副主席 )

 尼玛泽仁,男,藏族,1944年1月出生于四川省巴塘县,1962年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民族班。为十世班禅额尔德尼.却吉坚赞亲赐的班禅画师,一级美术师,中国美协副主席,四川省美协副主席,现为全国政协委员,教科文卫体专委会委员,供职于四川省文史研究馆,为副馆长。他致力于将一千三百年的藏传佛教绘画发展成为当代艺术,是开一代新派的艺术家。2009年11月13日,尼玛泽仁被聘为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

 
  • 中文名尼玛泽仁
  • 性别
  • 国籍中国
  • 民族藏族
  • 出生地四川省巴塘县
  • 出生日期1944年1月
  • 职业画家
  • 协会中国美术家协会
  • 毕业院校四川美术学院
  • 代表作品《元蕃瑞和图》《格萨尔王》
最新新闻更多
尼玛泽仁评蔡超

中国美术网 09-17 浏览

对蔡超的艺术,感觉是个很有艺术才华的画家;作品表现了中国画的神韵与情趣;他在这方面驾轻就熟,敏锐地抓住了生活中的细节,中国画的艺术风格,体现江西人杰地灵的文化人的气质。  蔡超的才能是多方面...
人物简介

 尼玛泽仁,藏族,四川巴塘人,毕业于四川美术学院。为九届、十届、十一届、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班禅画师,中央文史研究馆馆员,第六届中国美术家协会副主席,第七届、第八届中国美术家协会顾问,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院委、顾问,中央文史研究馆书画院院委,中国画学会副会长,中国少数民族美术促进会会长,国家一级美术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曾任四川省文史研究馆副馆长。曾被聘为2012年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艺术指导委员会总顾问。在西安 举办的2015年中华文化人物评审会颁奖典礼中获奖。  

曾在美国、英国、法国、瑞士、德国、西班牙、奥地利、卢森堡、意大利、比利时、澳大利亚、加拿大、印度、日本、韩国、墨西哥、及香港、澳门、台湾等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博物馆、美术馆举办个人大型画展和联展,曾获国务院新闻办、外交部、文化部嘉奖以及四川省文联特别为他颁发的特殊荣誉证书。作品多次参加全国大展,如“百年中国画展”、“开放的时代”大型画展和第二届、第三届中国北京国际美术双年展以及“同一个世界——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大展,曾获全国性美术大展金奖、银奖。曾获美国巴特鲁治市政府授予的“荣誉市长”称号,英国利物浦市政府授予的“国际杰出艺术家”称号.获国务院授予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称号,中国美协等颁发的“民族杰出美术家”奖牌,四川省文联授予的“德艺双馨”艺术家。被认为是当前中国具有较大影响力和取得突出成就的画家之一。中央电视台《大家》栏目、《东方之子》、《面对面》栏目、《发现之旅》、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国学频道等多种媒体拍摄有多部个人专题片,《中国文化人物》、《人民日报》、《光明日报》等多种报刊杂志均有个人专题介绍。其个人事迹录入多种人物传记和人才库

艺术历程

 尼玛泽仁先生致力于将一千三百年的藏传佛教绘画发展成现代艺术,是开一代新派的画家。

他的新藏画作品曾多次参加国内外的重要美术展览,并多次获得大奖。其中:《元蕃瑞和图》、《格萨尔王》(合作)、《牧马图》、《有故事的土地》、《自在天地》分别获得由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等颁发的全国画展金奖;《元蕃瑞和图》、《有故事的土地》分别获得四川省文艺最高奖——巴蜀文艺金奖。作品《雪域》获四川省国画大展金龙奖。

尼玛泽仁先生1993年分别在美国波士顿、洛杉矶、华盛顿三大城市举办个人画展。1994年在英国伦敦、曼彻斯特、利物浦、康沃、乌斯特五大城市举办个人画展。

1995年,在印度新德里现代美术馆、奥地利维也纳霍恩佛尔森宫、瑞士日内瓦联合国万国宫和瑞士苏黎世、西班牙马德里国家人类博物馆等国举办个人画展。1996年分别在香港中华文化城展览厅、美国亚特兰大罗斯威尔市市政府、中国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

1997年在法国巴黎皮尔卡丹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并在美国路易安娜州州立大学以”他山之石”为题进行学术展览。1999年分别在北京全国政协礼堂、美国路易斯安纳州州立大学博物馆举办个人画展,2013年在中央数字书画频道美术馆举办个人画展,同年在香港大会堂举办个人画展.2015年初参加奥地利中国书画新年音乐会中国画展,2015年7月,参加”视觉中国。洲际行”中意文化交流展曁佛罗伦萨国际艺术双年展中国展.并在日本、新加坡、台湾、阿尔及利亚参加过美术作品联展。2001年,作品《辉煌的遗迹》参加文化部、中国美术家协会、中国美术馆和中国画研究院主办的“百年中国画大展”。2003年,《极地的梦》等四幅作品参加中国美术馆建馆四十周年“开放的时代”大型画展。2004年,《天地间》参加澳门回归五周年书画大展。2005年,作品《最后的净土》参加北京第二届国际双年展。2007年,作品《共同的家园—阿尔卑斯山》参加“同一个世界_中国中国画家彩绘联合国大家庭艺术展”。2008年,作品《辉煌的遗迹》参加北京第三届国际双年展。同年,作品《珠峰圣火》,参展奥林匹克美术大会。2009年,作品《天路》等参加中国美术馆“灵感高原”画展。2010年,为上海世博会创作巨幅写意作品《黑白世界》,2012年,作品《雪域驰骋》参展伦敦奥林匹克美术大会。2015年,《空》等六幅作品参加全国文史翰墨精品展。同年,创作《中国远征军的回忆》参加抗战胜利70周年绘画展。

他在新藏画的创新和研究方面,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被认为是对世界文化作出了杰出贡献的人物,美国国际人物传记中心把他选入《二十世纪最杰出贡献人物传》并授予金质奖章。1994年,英国利物浦市政府授予他“国际杰出艺术家”奖牌;1999年美国路易斯安娜洲巴鲁特治市政府授予他“荣誉市长”证书,并请他亲自将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升在市政府门前,获得美国政府给予国际艺术家的最高殊荣。美国之音、英国BBC、中国中央电视台"大家"、“东方之子”、“与你同行”专栏、国家对外电视专题片专栏、中央数字电视书画频道美术大家、空中美术馆及访谈节目、山东时代美术专栏、以及《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人民画报》、《美术》等十多种国家级电视、报纸、杂志、广播电台均有专题报道。

入选《中国美术家辞典》、等十多种辞书,作品入选《中国美术全集》、《中国工笔画》等大型画册。(作品《天驹》作为该画册的封面)

出版有《十世班禅画师尼玛泽仁绘画选》、《尼玛泽仁》、《藏传佛教故事》、《藏画新篇雪域赞歌》、《大山无言》、中国名画家精品集《尼玛泽仁》、中国当代工笔画名家作品《尼玛泽仁》、《大美为真》中国国家画院研究员作品选尼玛泽仁等画册;《元蕃瑞和图》、《雪域》等多幅作品为中国美术馆、民族文化宫、国外博物馆以及著名收藏家收藏。

艺术经历

 确定艺术风格

四川美术学院毕业后,尼玛曾经有很长一段时间在尝试着各种艺术形式。“雕塑、版画、油画,我都实践过了,可是这些都离开了母体文化,而仅是西方现代主义内容的作品无法让我满意。”尼玛于是又重新回到了民间,开始使用这些受到漫长岁月洗礼的藏族文化内涵进行创作。他开始研究人类学、佛学、民族学。

对尼玛影响至深的正是唐卡画,“黑底,满版的金线流动,画面画得饱满,色彩对比强烈,人物造型生动、夸张,艺术的冲击力特别强烈,确实画得好。这些唐卡画震撼了我,我需要重新回到民族绘画去。”尼玛从母体文化中吸取了养料,再去吸收其它流派的绘画风格就会不一样了,他也从中找到了自己绘画的独特风格。他的作品题材不多,可是创作形式却是多变。

 

十世班禅的鼓励

与十世班禅的交往使得尼玛在艺术的道路上得到了很大的鼓励。1986年,尼玛泽仁被赐封为唯一的十世班禅画师,并让他把“十世班禅画师”称号作为作品落款。这是藏族画家的最高荣誉。与十世班禅的结缘是在1982年的全国首届少数民族画展上,尼玛泽仁的获奖作品<格萨尔王>引起了当时的全国人大副委员长,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的注意。“十世班禅曾对我说:“你既懂佛教文化,又懂汉文化和西方文化,应该将三者结合起来。”

在班禅大师的鼓励下,尼玛的作品风格在20世纪90年代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他在传统藏画的基础上,融入了中国绘画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元素,形成了画坛上从未出现过的风格,有人把它称之为“新派藏画”。

 

画作走向国际

1993年,尼玛泽仁带着他的《莲花生大师》、《极地的梦》、《雪域》等几十幅作品,来到美国波士顿,这也是他的作品第一次走出国门,这次展览在波士顿引起了轰动。这是美国人从来没有见过的藏画新形式,尼玛泽仁对他们说:“藏文化不可能永远地当活的化石,我们要同步发展我们的文化,所以这里展示的是发展了的藏族现代艺术。”

1999年~2009年十年间,尼玛也受邀在十多个国家办过展览。新形式的西藏题材的绘画获得了广泛的认同。有评论说,尼玛泽仁的作品不仅开拓了新的视觉空间,而且拓展了新的心理空间,接通了宇宙,自然和人在精神上的情感。《世界最著名五百名人录》和《二十世纪最杰出贡献人物传》收录了他的事迹,英国利物浦市和美国巴特鲁治市政府在1994 和1999 年分别授予他“国际杰出艺术家”奖和“荣誉市民”证书。这也是对他的新藏画的肯定。

 

寻根传统

 尼玛泽仁经过多年的艰苦探索,根植于藏画传统,发展这一艺术并使之走向世界。

他的代表作《元番瑞和图》、《雪域》、《有故事的土地》等体现了藏、汉族文化和西方现代艺术相融合的独特风格,充满了玄思妙想,涌动着庄严肃穆的宗教情怀,深刻地描绘出藏民族对世界的感知,,传达出藏族文化的内在精神。他的绘画是从藏民族文化的载体上生长出来的,“她的每一个形象,每一个符号都浸染着历史感”。

外界把尼玛泽仁新时期的画称为“新”唐卡。其实,尼玛泽仁认为唐卡是作为解读宗教存在的。过去作为宗教供奉品的唐卡大多以画佛像为主要内容,佛像的坐姿都是由历代高僧制定的,有其固定的模式规范,而新藏画则走出宗教殿堂,表现广泛的人民生活,新时代鲜活的文化精神。

尼玛泽仁的画中保留了藏画色泽鲜明、造型夸张和超时空的特征,融汇了中国画的线条和西方艺术的立体造型手段,拉开了与传统唐卡画之间的距离。

尼玛泽仁新形式的西藏题材的绘画征服了世界各地的观众和学者,荣誉和赞美接踵而至。《二十世纪最杰出贡献人物传》收录了他的事迹,英国利物浦市和美国巴特鲁治市政府在1994和1999年分别授予他“国际杰出艺术家”奖和“荣誉市长”证书。英国前BBC和中部电视台制片人安东尼·艾撒克先生说:“尼玛泽仁的画想象力丰富,结合了东西方的绘画技艺。欧洲用了整整五百年才把宗教绘画发展成新的艺术,而尼玛泽仁先生只用了短短几十年就完成了这一过程。”一位英国学者说:“尼玛泽仁先生的作品体现了宇宙感、历史感和文化感。难以想象有如此力度的作品,看了使人心灵受到震撼。尼玛泽仁的艺术不仅开拓了新的视觉空间,而且开拓出新的心灵空间,接通了宇宙自然和人在精神上的情感。”瑞士藏学家霍伊斯感叹道:“作为一名藏族艺术家,尼玛泽仁先生堪称奇才!我从未见过任何一位藏族艺术家能运用佛教传统和现代西藏这两个题材,创作出如此趣意盎然、富有生气的作品。”“赋予不可见的精神世界以生命形体和自然风格”。 

自觉创新

 尼玛泽仁认为,各民族的母体文化是民族存在的根本,继承和发扬民族的传统文化是每个有责任感的文化人责无旁贷的历史使命,把藏族千年的绘画步入新时代,是他毕生努力的方向,他还认为学习先进民族的文化元素,滋润发展母体文化,是人类文化的发展规律,发展是对母体文化最大的保护。中国的中国画博大精深,是人类东方文化的高峰,它涵盖了中华民族的精、气、神,中国画要求作者以形写神,气韵贯通,在神韵中贯穿着作者的学识、修养、人品和追求。因此写意画必须写,而且写的是意不是形。这条路,对人物画家来讲,特别艰难。从美院出来的画家,素描功底都不错,如果凭借素描功夫去刻画,往往伤笔伤意,缺少韵味,难求灵气。如果顺手拈来,又难免笔墨轻飘,潦草概念,一头扎进了传统笔墨情趣的专研中去,而后又把两者结合起来,翻来覆去炼笔炼意,久久为功,终于成就了放笔直取的能力。很好的把素描因素归纳成了笔墨,不同人物的个性,气质均在用笔的抑扬顿挫中完成,下笔不犹豫,浓淡干湿顺势而来,不刻意,不拘泥,从而获得通篇灵气的快感。笔下塑造的形象流畅而深沉,有个性,有内含,很有品味。形成中国绘画独特的审美,为丰富和发展人类文化作出贡献。

走出雪山

 1944年,尼玛泽仁出生于四川巴塘县。一个贫苦的手工劳动者家庭,父母都是裁缝,尽管手艺很好,但当地的土司、官吏做衣服经常不付钱,一家维持不了生计。父母感觉在巴塘实在无法生活下去,便带着儿女流浪到了德格县。

1950年,解放军进入德格县,德格县建起了新的小学,政府从内地调来很多青年教师,尼玛泽仁也跟藏区的孩子们一样都有了上学的机会。

德格县在青藏高原金沙江畔,被称为“雪山下的文化古城”,这里很多寺庙享有盛誉。尼玛泽仁常年随母亲在寺里,看到很多很精美的壁画,萌生了强烈的绘画愿望。他用火塘里的炭棒,在家里墙壁上画打仗、骑马的形象,描绘心里的梦想。

1957年,德格小学校长发现了他的天赋,就耐心地指导和培养他。时年,学校推荐他到四川美术学院民族班学习,14岁的尼玛泽仁第一次走出了雪山。四川美院在重庆,城里的一切对尼玛泽仁来说都是新鲜的。尼玛泽仁在这里学习了五年时间,打下了良好的艺术功底。

1962年,尼玛泽仁毕业,曾在甘孜州新龙县文化馆,甘孜报社、甘孜州藏画院工作.这个时期他接触了雪山草地的大量基层群众形象,成为日后艺术创作的源泉。但此时的尼玛泽仁还没有找到自己的艺术方向。

1980年,尼玛泽仁的版画参加了全国展览,著名美术评论家王朝闻看了他的作品,说如果把名字盖上,看不出这是汉族还是藏族的作品。这给了尼玛泽仁很大的震动,他由此踏上了艺术寻根之旅。 

班禅画师

 1982年,为准备参加全国首届少数民族画展的作品,尼玛泽仁进行了一次采风。在一个寺庙里,他看到三幅巨大的唐卡画,强烈的艺术冲击力瞬间把他镇住了。尼玛泽仁感到:苦苦寻求民族文化的方向,终于找到。”当时他就决定在民族绘画里确立新的创作构思。

这一年,在全国首届少数民族画展上,尼玛泽仁和画友合作的《格萨尔王》获得了金奖。那次颁奖结束后,当时的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十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坚赞约尼玛泽仁和画友第二天去他家里。

尼玛泽仁如约前往。十世班禅交给尼玛泽仁一个任务,创作吐蕃王国创建者松赞干布的雕塑。尼玛泽仁画了一个素描稿,十世班禅看了不太满意,就说:“过几天我带你到国家马术队,我已经想好了形体语言,到时候你就好好地参照着画。”随后在国家马术队,十世班禅把他对松赞干布的艺术构思骑在一匹神竣的枣红马上一一展示,使尼玛泽仁深悟创作思想,圆满的完成了此次任务。

为了让尼玛泽仁更好的学习传统唐卡,十世班禅还给尼玛泽仁开了证明,尼玛泽仁由此走遍西藏、青海、甘肃、四川的各大寺庙,看了数以万计的唐卡画、壁画,艺术鉴赏力得到了极大的提高。1986年,尼玛泽仁被赐封为十世班禅画师,这是藏族画家的最高荣誉。十世班禅对尼玛泽仁说:我赐封你做班禅画师,希望你发展藏民族的绘画艺术。

十世班禅的教导,对尼玛泽仁的作品风格发生了重要影响,他在传统藏画基础上,融入了中国绘画和西方现代艺术的元素,开创了“新派藏画”。

1988年,也就是十世班禅圆寂前一年,十世班禅对他说:“尼玛,你今后一定要把藏文化带到世界上去。证明藏族文化今天的发展。”

1993年秋天,尼玛泽仁第一次走出国门。他在美国波士顿,华盛顿举办画展引起了轰动。在华盛顿展出期间,接受了美国重要媒体的采访。回国后,受到有关方面的嘉奖。四川省文联在授予尼玛泽仁的特殊荣誉证书中写道:“尼玛泽仁以高超的艺术、渊博的知识、坚定的立场,宏扬了民族文化优秀成果,维护了民族团结和祖国统一。”

2005年10月13日,尼玛泽仁接到电话,说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确吉杰布要在峨眉山接见他,尼玛泽仁立即从成都开车赶到峨眉山。十一世班禅见到尼玛泽仁后说:你把藏文化带到世界上去非常好。

作为班禅画师的尼玛泽仁为了表现国家对宗教的重视创作了《佛门盛事》,描绘了十一世班禅灵童的超凡风采,这幅作品在全国画展中获得银奖。随后,相继为佛教四大名山创作了巨幅工笔重彩《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南无观自在菩萨》、《地藏王菩萨》,分别请十一世班禅额尔德尼.吉尊洛桑强巴确吉杰布白桑布亲书偈颂词,尼玛泽仁将这些珍贵的作品分别捐赠给了佛教圣地峨眉山、五台山、普陀山、九华山,为世界佛教圣地永久收藏。展示国家对宗教文化、民族文化的弘扬。  

Introduction in English

 Nima Zeren, male, Tibetan, was born in Batang County, Sichuan Province in January 1944. He graduated from the ethnic class of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in 1962. For the 10th Panchen Erdeni, but Jijian praised the personal Panchen painter, first-class artist, vice-chairman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f Fine Arts, vice-chairman of the Sichuan Association of Fine Arts, is now a member of the CPPCC National Committee, members of the UNESCO Special Committee on Health and Sports, serving in the Sichuan Museum of Culture and History, as vice-curator. He devoted himself to the development of Tibetan Buddhist paintings for 1300 years into contemporary art, and was an artist of the new generation. On November 13, 2009, Nima Zeren was hired as a librarian of the Central Museum of Literature and History.

 

Nima Zeren, Tibetan, Batang, Sichuan, graduated from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He is a member of the Ninth, Tenth, Eleventh and Twelfth National Political Consultative Conference, a Panchen painter, a librarian of the Central Research Museum of Culture and History, a vice-chairman of the Sixth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a consultant of the 7th and 8th China Artists Association, a researcher, an Academy Committee and an advisor of the Chinese National Academy of Painting, a member of the Academy of Painting and Academy of the Central Research Museum of Culture and History, and a member of Vice President of the Society, Chairman of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for the Promotion of Minority Fine Arts, State-level artists, experts with special allowances from the State Council, and former vice-curator of Sichuan Museum of Culture and History. He was hired as the general consultant of the Art Steering Committee of the London Olympic Fine Arts Congress in 2012. He won the prize at the awarding ceremony of the Chinese Cultural Persons Review Conference in Xi'an in 2015.

 

He has held large-scale individual exhibitions and joint exhibitions in museums and art galleries in the United States, Britain, France, Switzerland, Germany, Spain, Austria, Luxembourg, Italy, Belgium, Australia, Canada, India, Japan, Korea, Mexico, Hong Kong, Macao, Taiwan and other countries and regions. The Information Office of the State Council, the Ministry of Foreign Affairs and the Ministry of Culture have awarded him special honorary certificates. His works have participated in national exhibitions for many times, such as the "Centennial Chinese Painting Exhibition", "Open Age" large-scale painting exhibition, the 2nd and 3rd Beijing International Art Biennale, and the "One World - Chinese Painters Painting United Nations Family" art exhibition. He has won gold and silver prizes in the national art exhibition. He has been awarded the title of "Honorary Mayor" by Bartledge Municipal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States, the title of "International Outstanding Artist" by Liverpool Municipal Government of the United Kingdom, the title of "National Unity, Progress, Model" by the State Council, the medal of "National Outstanding Artist" by the Chinese Association of Fine Arts, and the "De" by Sichuan Wenlian Federation. The artist of "Yishuangxin". It is considered to be one of the most influential and outstanding painters in China. CCTV's "Everybody", "Son of the East", "Face to Face", "Journey of Discovery", "CCTV's Digital TV Calligraphy and Painting Channel" and "Chinese Studies Channel" have produced a number of personal feature films. Chinese Cultural Persons, People's Daily, Guangming Daily and other newspapers and magazines have personal feature films. Shao. His personal stories are recorded in many biographies and talent pools

 

Identifying Artistic Style

 

After graduation from Sichuan Academy of Fine Arts, Nima has been trying various forms of art for a long time. "Sculpture, printmaking, oil painting, I have practiced, but these have left the maternal culture, and only works of Western modernism content can not satisfy me." Nima then returned to the folk and began to use these Tibetan cultural connotations baptized for a long time to create. He began to study anthropology, Buddhism and ethnology.

 

It is Thangka painting that has a profound influence on Nima. "The black background, full-page golden thread flow, the picture is full, the color contrast is strong, the figure shape is vivid and exaggerated, the impact of art is particularly strong, and it is really well painted." These Tangka paintings shocked me. I need to go back to national painting. Nima absorbs the nourishment from the mother culture, and then absorbs the painting style of other schools will be different, from which he also finds his own unique style of painting. There are not many themes in his works, but the creative forms are changeable.

 

Encouragement of the 10th Panchen Chan

 

The communication with the 10th Panchen made Nima greatly encouraged on the road of art. In 1986, Nima Zeren was awarded the title of "Tenth Panchen Painter" as the only Painter of the Tenth Panchen Chan. This is the highest honor of Tibetan painters. In 1982, Nima Zeren's award-winning work King Gesar attracted the attention of the then Vice Chairman of the National People's Congress, Erdeniki of the 10th Panchen. "The 10th Panchen Chan once said to me,"You know not only Buddhist culture, but also Chinese culture and Western culture. You should combine the three."

 

With the encouragement of Panchen Master, Nima's style changed greatly in the 1990s. On the basis of traditional Tibetan painting, Nima integrated elements of Chinese painting and western modern art, forming a style never appeared in the painting world. Some people call it "New School Tibetan Painting".

 

Painting Towards the World

 

In 1993, Nima Zeren came to Boston with dozens of works such as "Master Lotus and Peanut", "Polar Dream" and "Snow Field". This is the first time that Nima Zeren's works went abroad. This exhibition caused a sensation in Boston. This is a new form of Tibetan painting that Americans have never seen before. Nima Zeren said to them, "Tibetan culture can't be a living fossil forever. We need to develop our culture synchronously, so what we show here is the developed Tibetan modern art."

艺术官网信息声明

1、本站美术网信息均来自于美术家自己或其朋友、网络等方式,本站无法确定每条信息或事件的真伪,仅做浏览者参考。

2、只要用户使用本站则意味着该用户以同意《本站注册及使用协议》,否则请勿使用本站任何服务。

3、信息删除不收任何费用,VIP会员修改信息终身免费(VIP会员点此了解)

4、未经本站书面同意,请勿转载本站信息,谢谢配合!

信息统计与维护
    浏览次数:15510次
    最近更新:2024-12-15 23:31:42
    百科修改:提交内容
    百科认领:VIP服务
陈了了
李小可
马海方
孙温
王元友
侯一民
徐悲鸿
廖静文
齐白石
吴冠中
历史上唐朝时的社会到底有多开放?
人民日报刊文:性教育不是洪水猛兽 应坦然面对
为了画“春宫图”,刘海粟敢跟孙传芳打擂台
这样浪漫的吻只需一次,人间爱情油画
画春宫图的高手,唐伯虎一生足够传奇!
一代帝王-宋太宗让画师现场画秘戏图
如何学术性地欣赏春宫画?
揭秘唐伯虎为什么画这么多“春宫图”?
你以为浮世绘里只有秘戏图?
因“春宫图”一炮而红,朱新建画的美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