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求字子求,号凤丘(一作凤山),长洲(今江苏苏州)人,移居太仓。工写山水,兼人物,学刘楹年、钱舜举而精妙不及。尝画小西门关庙壁作行军势。又画弇山藏经阁壁,作诸佛像皆绝技。兼长仕女,继仇英以名世,尤擅白描。隆庆六年(一五七二)作昭君出塞图,同年所作品古图,藏故宫博物院。万历十一年(一五八三)作七夕穿针图。《太仓志、五杂俎、无声诗史》。
《围棋报捷图》上,戴冠帽、着长袍的谢安,正与一位着宽袍者下围棋。旁边有一人在观棋,两位侍童在旁,其中一侍童手似手托文书。身后老松遒劲挺拔,枝干若苍虬,松针细健爽利。秀雅的奇石耸立,与葱郁的芭蕉彼此映衬,共同点缀出东山围棋场面的恬雅氛围。画面的最前面,左侧有一位戎装侍者和一侍童似有所语。画面右下侧有一仆人正摇扇烧水,瞬间侧身转头,平添几分生动感。
在恬静、悠闲的对弈环境之外,其实正发生着关涉国家生死存亡的重要历史事件——淝水之战。 公元383年,雄踞北方的前秦,其皇帝苻坚亲率领90万大军,对偏安江南的东晋王朝要进行毁灭性打击,东晋的形势相当危机。仅有8万军队的东晋王朝,朝廷命运危在旦夕。晋孝武帝司马曜遂命谢安为大将军,与其侄谢玄等共同领军御敌。受任于被动之际、奉命于危难之间。谢安叔侄面对劲敌,谢玄率兵冲锋陷阵,谢安却幽居东山运筹帷幄,从容指挥战局,一举击溃前秦军队。《晋书》上说,谢玄取得胜利后迅速派人赶往东山报捷,当时谢安正与客人从容下棋,看完捷报后便将文书放在了一边,面部“了无喜色”,下棋如故。客人着急了,问其原因。谢安如无其事地说:“小儿辈遂已破贼。”
《围棋报捷图》整个画面显示出恬静的格调,如果没有诸多信息暴露出是淝水之战的背景,或者说我们不知道这幅画的主人公是谢安,那么我们会不会认为这是一段“山中一日,世上千年”的隐居题材之作呢?貌似平静的画面之外,一场惊天动地的厮杀结束,一场关涉国家存亡的战争拉下帷幕,而这场战争的总指挥就是画中的下棋者谢安。谢安似乎始终就没有把淝水之战当回事——开战,我下棋;报捷,我下棋。似乎这场战争不用费一丁点儿心思,似乎打仗就是下棋,下棋就是打仗,一切都是预定之中,一切都是小儿科的玩意儿。
可以说,淝水之战中的谢安是魏晋时期名士中最有范儿的。谢安的范儿不是竹林七贤的损礼僭越,也不是官场失意的新鲜牢骚,他的范儿显示出那种雍容华贵、气度不凡,有的是本事,有的是胸怀——隐居东山,我可以;拯救家国,我可以。我不张扬,我不慌乱,我很低调,我做大事。似乎谢安就不是尘世的人,他超脱尘世并用超脱尘世的智慧和眼光来看貌似泰山压顶的世事,三拨弄、两拨弄事情就办成了。谢安这种范儿,谁不想拥有,谁不会膜拜,明代画家尤求创作《围棋报捷图》大概就是这种心理的映射。
淝水之战的刀光剑影已经远去,谢安的名士风范却留在了翰墨之间。尤求的《围棋报捷图》以平静的画面,渲染出一代名士谢安的风范,这种风范把洒脱、雍容、高贵融于一体,成为中国文化的一种特质,这种特质又点燃着世世代代追求完美人生的宏阔激情,薪尽火传、生生不息。
《寒山拾得图》是人物画中的佳作, “奇而不诡于正,真高流逸墨”。用笔大胆粗犷,线条流畅爽利。图中寒山右手指天,谈笔风生;拾得袒胸露腹,欢愉静听。两人披头散发,憨态可掬。从画面上,我们能够感觉到他是受了李唐画风的影响,两个人物安排在近处,给人一种很强烈的视觉印象,而远景的虚化处理,更强化了人物的形象。背景部分用笔较为豪放粗简,向外探出的树干向背分明,树枝行笔错落而不失坚挺,表现藤蔓的线条潇洒飘逸。
In particular, Qiuqiu, No. Fengqiu (one for Fengshan), Cheung Chau (now Jiangsu Suzhou), moved to Taicang. Work to write landscapes, and characters, Liu Ying years, Qian Shun and exquisite. Try to draw a small West Gate Temple wall for military potential. Also draw the mountain wall of Buddhist scriptures for Buddhist scriptures are stunts. And long ladies, following Chouying to the world, especially good white sketch. Longqing six years (1572) as Zhaojun out of the map, the same year the work of ancient plans, possession of the National Palace Museum. Wanli eleven years (1583) for Tanabata pin diagram. "Taicang Chi, Wuza ZU, silent poetry history."
1、本站美术网信息均来自于美术家自己或其朋友、网络等方式,本站无法确定每条信息或事件的真伪,仅做浏览者参考。
2、只要用户使用本站则意味着该用户以同意《本站注册及使用协议》,否则请勿使用本站任何服务。
3、信息删除不收任何费用,VIP会员修改信息终身免费(VIP会员点此了解)。
4、未经本站书面同意,请勿转载本站信息,谢谢配合!